有關成長的優美散文隨筆

  成長是無盡的階梯。一步一步的攀登,回望來時路,會心一笑;轉過頭,面對前方,無言而努力的繼續攀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我們的文章你能喜歡。

  篇一:青春之窗,成長之門

  青春之花已如此輝煌,何愁聞不到成長之暗香。——題記

  青春,被這個年紀的我們詮釋得有些熱烈和狂躁。我們用每一天短暫不短暫、漫長不漫長的時間揮霍我們的青春年華。歲月的年輪自以為是地一圈圈按原速度繼續著遙遠的軌跡,所以,不知不覺我的青春就在大學的時光中悄然離去了。

  開啟青春的天窗,開啟成長的天門,一切變得多思,一切變得夢幻,一切變得神祕……

  青春的腳步馬不停蹄,猶如不經意間撕去的日曆,偶然翻閱往事,只留下一片淡淡的留白。成長的足跡歷歷在目,猶如成群大雁向南飛去,時而回首,形似萬點沙坑。青春與成長,是相守相隨,相伴而生的。青春的稚嫩需要成長的沉澱,成長的喜悅需要青春的歡唱。

  青春是一份懵懂,成長是一種睿智。大一的我是迷惘的,不一樣的生活節奏讓我像一頭迷路的小鹿一樣到處亂撞。每天盲目的上課下課,碰到不喜歡的課也只有強迫自己接受,總是被舞蹈課和數學課折

  磨得身心疲憊,那個時候覺得遠處的天空都是灰暗的。但是隨著思想的成熟,接受能力的增強,我對這些事的看法有了一定的轉變,不再只有小女孩式抱怨,而是學著對自己的人生做一定的規劃。

  青春是一種資本,成長是一種歷練。帶著對青春的好奇,攜著對成長的質問,漫步雲端,在風中暢遊。以前我們憑著大好的青春肆意揮霍,雖歷經許多美好風景,卻並沒將它們珍藏心底,那些猶如蜻蜓點水的年華豆蔻僅僅是淺嘗輒止。只有在成長的道路上,才真正體會到悲歡離合、情隨事遷的刻骨銘心。不得不說青春是一種很好的資本,當然它可以化成動力或阻力,我相信我的成長道路上充滿著的是青春的動力,瀰漫著的是青春的陽光,它讓我揮舞著行動的翅膀,在風中自由翱翔。

  青春是一個夢境,成長是一個過程。青春是短暫而美好的,青春,意味著不再為落紅憔悴,不再為花謝感傷,不再沉迷於瓊瑤小說,不再迷戀古龍的神奇傳說,也不再悲嘆流水東去,太陽西沉……雖然韶光易逝,曇花一現,但也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精彩。成長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它連續不斷,永不老去。從嗷嗷待哺的嬰兒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我驀然回首,思忖著這度過的漫漫二十載。我在這條人生道路上匆匆的行走著,踏著青春的鼓點,唱著成長的樂譜,懷揣著曾經的夢想來到了大學的校園。儘管現在的生活不怎麼如意,但是就當這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青春的天窗為我們開啟,成長的大門還期待我們繼續進入。想起我們的過去,不論是歡樂還是痛苦,心緒都如潮湧動,畢竟那是曾經的年輕。青春的血液在體內激盪,過去的快樂,如今已是其情難在,過去的痛苦,現在也其景難現。唯一的留痕便是那無數次的挑燈夜戰。回憶不再純粹,而今天我所能做的唯有抓住時間的腳步,珍惜美好光陰,讓青春不在寂寞、無聊中度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時光老人總在告誡我:四年的大學生活是短暫的,但它卻是人生征途中的黃金時代。在這最重要的人生驛站裡,你需付出無數多的汗水和淚水,從而獲取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大學生活即將過完一半,我想我應該抓住青春的尾巴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儘管在這之後的道路會更加坎坷曲折,但是我相信經歷過風雨必定能見到彩虹。“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始終堅信:有付出,必有回報。我相信黎明不會失約,打破生活的平靜,讓青春滋潤我乍暖還寒的風中的花蕊,讓成長餵養我骨骼支撐下的空殼兒。經過這般努力,青春之花定會輝煌,一直開到天窗的邊簷;成長之暗香準會撲鼻而來,飄進天門,衝溢著我的生命。

  篇二: 願我們的成長,不是來自傷害

  作者:晚情

  我的朋友鈴鐺,長相和條件都不錯,在二十出頭的年華里,愛上了一個男生。彼時,我們都是如花年紀,基本單身,紛紛嚷著要見一見,替她把把關。

  鈴鐺面露難色,最終還是答應了我們的要求。

  然而,這次見面我們每個人的感覺都相當不好。舉個例子,鈴鐺把選單遞給我們,示意每人都點自己喜歡吃的菜,我們很有默契地每人點了一個菜。

  然後把選單遞還給鈴鐺他們,鈴鐺也點好自己愛吃的菜,把選單給了男友。那男生掃了一眼我們點的菜,毫不猶豫就把其中兩個菜劃掉,一口氣點了自己喜歡的三四個菜。

  鈴鐺小聲提醒他:“每個人都點自己喜歡吃的菜,你點自己喜歡的就好,幹嗎把人家喜歡的劃掉啊?”

  男生皺著眉頭說:“這兩個菜是我最討厭的,看見它們我就吃不下飯。”

  鈴鐺好聲好氣地說:“那你不吃這兩個就可以了,這樣換掉多不好。”

  男生的臉頓時拉得老長。

  我們趕緊打圓場說不要緊,隨便吃什麼都可以,心裡卻紛紛對這個男生打了一個大叉叉。

  事後,鈴鐺對我們解釋道:“你們別怪他,他家就他一個孩子,全家都特別寵他,所以他比較自我,脾氣就像個孩子一樣,不成熟,再過幾年就會好的。”

  還有一次,我們幾個閨蜜去逛街,曾在商場裡目睹這樣一幕:鈴鐺看上了一款早春碎花裙子,興奮地問男友怎麼樣,男生滿臉嫌棄地說村姑才穿這樣的裙子,土得掉渣,營業員不高興了,說這是我們今年的新款,賣得特別好。鈴鐺非常喜歡這款裙子,就哄男友說穿到身上就會好的。男生白了她一眼說你要喜歡就自己買,反正我是不會掏錢的。鈴鐺委屈地解釋說,我沒想過要你掏錢啊!男生撇撇嘴說那最好。

  我們紛紛勸她,這個男人太不尊重你了,要不咱再考慮一下?

  鈴鐺苦笑道:“他就是情商低,本性不壞的,都是被他家人寵壞的,等畢業工作後就會好的。”

  我們不忍心她跟這樣一個男人在一起,繼續勸她,天下好男人多得是,何必給他當另一個媽呢!

  鈴鐺卻很認真地對我們說,其實有時候,他對自己也蠻好的,我們不知道而已,她願意給他時間,等他心志成熟的那一天,就算最後沒能如願,她也不怨任何人,誰的感情永遠一帆風順,誰的一生不曾受過傷害呢?

  看著她固執的樣子,我們知道她陷在愛情裡,誰的話都聽不進去的。

  鈴鐺還是愛著這個男生,但是,我們誰都看得出來,她不快樂,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和我們的聯絡也越來越少。偶爾約她,她都說有事走不開,漸漸地,我們也不再約她了。

  大概是兩年後,有一天鈴鐺突然給我們群發訊息,約我們喝茶。

  見到她的那一刻,她不好意思地看著我們:“姐們,我和他分手了,你們還願意再接受我加入你們嗎?”

  鈴鐺說,這兩年來,男生一點點改變都沒有,經常讓她寒到恍如置身於冰天雪地之中,再熱的心,也漸漸涼了,痛定思痛,終於受不了選擇了分手。

  我們紛紛安慰她,放下不好的,才會遇見好的,就當是吃一塹,長一智吧!

  鈴鐺用力地點點頭:“對,能夠從傷害中成長,那也不失為一種收穫。”

  但,鈴鐺第二個男朋友,依然重蹈覆轍,自私小氣到令人髮指。這段經歷,是鈴鐺分手後才告訴我們的,用她的話說,從兩人戀愛到分手,對方連一片白菜葉子都沒有送給她過,她知道男人家境不好,小時候窮怕了,所以對金錢表現出狂熱的追求,但她並不是愛慕虛榮的女人,就算是一盒小小的巧克力也好啊!

  而最終促使她做出分手決定的是,有一天晚上,她肚子痛得厲害,打電話給男友,希望他給自己送藥或者帶自己去醫院,可男人說:“我已經睡下了,肚子痛你喝點熱水就好了。”

  那一刻,她心冷如鐵,從此再也沒有聯絡過對方。

  兩次感情失敗後,鈴鐺辭職去了別的城市,我們之間的聯絡,漸漸只剩下節假日的問候,只是偶爾得知,她一直都沒有開始新的戀情。

  但上個月的一天晚上,她突然打電話給我:“親愛的,我剛剛看到你的一篇文章,《當你擁有智慧與見識時,你根本不會愛上人渣》,寫得太好了。”

  然後,我們整整聊了一小時,鈴鐺說這些年一直都在看書、學習,有很多新的感悟。

  她說,原本一直都認為,傷害沒什麼大不了,只要能從傷害中成長,那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可是現在完全不這麼想了。

  能從傷害中成長,這是一件好事,起碼比受到傷害,還原地踏步要強得多。可是,這樣的成長代價太大,若內心脆弱一點,也許就會一蹶不振,而它所帶來的成長也相當有限,若每一次成長都源於一次傷害,人生得經歷多少次傷害,才能成為自己想要的人。

  真正的快速成長,絕不是來自傷害,而是學習、反思、覺悟,如果不懂這些,受再多傷害也不會成長,只不過是不斷重複犯錯而已。

  鈴鐺說過完年,就三十歲了,雖然依然單身,但已不再為年紀所困,也不再變得焦慮,只想在未來的歲月裡,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這些年來,我結識過很多深具智慧的人,她們在事業和婚姻上都幸福美滿,睿智得令人驚歎,她們看待事物的視角與普通姑娘不同,她們提出的見解獨到得令人叫絕。她們比一般人更能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質,也更能預見事情的發展,可是再瞭解下去,就會發現這些人大多都不是被傷害後才成長為見識卓絕的人,而是她們都是超級愛學習,愛思考的人,她們從來不是一頭扎進一件事中,眼中再無其他的小女子,更不會天真到自欺欺人,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實,她們的眼界和智慧絕不輸給任何優秀的男人。

  前兩天,聽到一位姑娘跟我抱怨這個社會太黑暗,人性太複雜,自己經常被人算計,防不勝防,感覺活著都是件不容易的事。

  我多想告訴她,如果可以,請靜下心來好好學習,仔細觀察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也許,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早就可以一目瞭然。

  親愛的,我希望如果有一天,當我們成為智慧滿滿、內心強大的人時,不是因為我們被傷得體無完膚後的絕地重生,也不是因為我們經歷過別人所沒經歷的痛苦,而是因為我們在普通平凡的生活裡,用自己的努力,早早就具備了洞察力和卓絕的悟性,能夠從別人的故事裡看清規律,從別人的經驗中悟出自己的道理,隨著歲月,告別那個懵懂迷茫的自己,成為一個通透睿智的人。

  篇三:沒有誰的成長是容易的

  作者:謝可慧

  兩年前,我和好友s去參加一個電影釋出會。坐在觀眾席的前排的時候,臺上有一個姑娘一直盯著s笑。

  她只是一個配角,就是那種長長的名單裡要滾動很久才會有她的名字。全程,她和所有配角一樣也沒有什麼說話的機會,主持人介紹到他們的時候,幾乎是還沒等觀眾的掌聲響起落下就結束了。在橫成一排的演職人員裡,她站在最角落的位置,是最不起眼的人。

  她對s笑的時候,s說,她也並沒有在意那麼多。似乎以為是演員的職業性,於是站在臺上就自成表演地微笑。而這從開始到謝幕。

  釋出會結束,那些成了明星的演員早已被記者團團圍住,不留縫隙地把其他人擠下了臺。而她與其他人一起笑著走下臺。她在門口的時候攔住了s:你好,還記得我嗎?

  s近距離地看她,才認出她。粉妝之下,我也記起了那一年她的容貌,好像比現在要清澈一些,也樸素一些。

  七八年前,我和s去劇組玩,當時在拍一部電影,名字我不記得了,至少最後沒有在我的城市上映。那一天正好召開見面會,臺上的主角、配角站成一排,所有的演員享受著鎂光燈,所有的影迷也享受著這一場近距離的面對面。臺上許多人,其實是叫不出名字的,但你也知道有一種假性的瘋狂叫做與明星拍照。而記者所有的相片都對向了舞臺。那一年的她還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姑娘,她安靜地坐在臺下,周圍圍著一群的攝像大叔,熙熙攘攘,把她埋了進去。可她一直對著臺上笑,其實,根本沒有人注意到她。在每一個主角或是配角名字出現的時候,她又禮節地拍手。你知道什麼叫不卑不亢嗎?就是當你發現所有人都不在意你的時候,你依然用自己想象中最美的樣子迴應。

  s說:我要和她拍照。s舉起相機扔向我,她當時很意外,往旁邊一挪,給s騰出半張椅子,她們使勁地湊在一起,我記得當時她是挽著s的,或許在許多人眼中,她們都只是路人而已。

  她們跳著抱在一起。在大廳之外,聽著她寒暄著許多事,我知道她每年要輾轉10多部影片,前些年拿著並不高的收入,住最簡陋的房間,有時累到洗衣服的時候睡在洗手間裡。最長的記錄是5天只睡了12個小時。有時為了捕捉一個鏡頭,不得不整宿不睡。比從前更瘦,是因為長期飲食不規律又不夠愛自己,於是落下了胃病。她說:有時也會覺得很累很辛苦,不過,所有的工作都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大多數人的成功都是需要一天天慢慢努力,慢慢熬的。

  s後來與她留下了***,s說:她現在慢慢有了更多的機會,名字出現的機會也比從前多,我一點都不意外。我時常看到她在凌晨兩三點更新朋友圈,看到她不停地輾轉在不同的城市,覺得那麼努力的她,配得上現在的一切。其實,我永遠記得她坐在臺下為別人鼓掌的樣子,也記得她站在臺上又笑得燦爛的樣子,這一步之遙,她走得足夠努力,才跨過去的。

  其實,人生多少如一場劇,所有高潮迭起之後,好像比從前有更完美的故事可以繼續。而我們每個人的生長軌跡都是不同的,無論放在哪一種環境,你都會發現,自己在成長的路上,從來沒有那麼笑意盈盈過,而那些曾經讓你委屈和心酸的事,最後都變成了華麗轉身的序幕。

  《廣告狂人》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劇,裡面有一個姑娘叫佩蒂。佩蒂剛進單位的時候,在別人眼裡,幾乎是青澀而無用的,然而她很快地完成了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一個祕書成為了初級文案師,後來又有了自己的獨立辦公室,有了自己的祕書。

  你可以認為她的成功具有偶然性,比如那個口紅廣告的創意,比如因為佩蒂正好要減肥,所以試用了要推出的減肥產品,而使其重新定位;又比如後來他的上司因為生病,由佩蒂臨時扛下任務,佩蒂出色地給予了創意,也因此又獲得了一次升職的機會。

  但你也幾乎可以看到,這個姑娘的成長史,似乎也沒有時間給予她的一切看起來那麼容易。她入職的時候,在陌生的環境裡,沒有人給予最初始的溫暖,取而代之的是,所有人都在看她的笑話——這個可有可無的新人,這個一無是處的新人。工作也是致命的打擊,當所有的一切一股腦兒撲面而來,她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前路漫漫,視野不明,於是,不得不靠著自己尚存的對工作的念想,一邊爬一邊走,直到慢慢看到亮光。可你總覺得佩蒂身上有著一種最淳樸的狠勁,而這股子狠是一種不妥協於周遭帶來的一切,心甘情願地與它們慢慢走下去的決心。

  前些日子,我的好友群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碰上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又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怎麼辦?那陣子,無非是其中的一個姑娘遇上了人生的瓶頸——與一個同事有了矛盾,於是在有限的空間裡成了形同陌路的人。這自然是最尷尬的,所有抬頭不見低頭見,是躲也躲不過去的。這也直接導致她開始厭惡當下的工作。

  當時,我想到的是工作的第一年,一個老領導與我說的話,他的大意是:七平八穩的樣子,是不可能成長的,你永遠要記得,只有走過足夠多的路,見過足夠多的人,做過足夠多的事,才會真正長大。

  後來,我慢慢感覺到,成長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那個時候在農村工作,遇到過最深刻的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在一個下雪天與單位同事去田間做測量,我蹬著高跟鞋,翻不過大片大片的鬥丘。那時雪一直下,我又翻不過,於是不得不扔下傘,爬過去,那一天,是我人生中最髒亂的一天,而那雙溼了的襪子一直涼到我的心裡。從那件事之後,每一次下基層我都沒有再穿過高跟鞋。第二件事是我剛工作的時候,因為一個表格的資料錯誤,不得不來回開20多公里路,重新敲一個印章。但我記得那一天,領導面對我失望的表情,因為這是一件最簡單的工作,可我卻錯得離譜,用他的話說:感覺不如一個初中生。當時,我一個人在車裡大哭,年輕的時候,對許多事會敏感,比如對他人的評價,比如戰戰兢兢地面對新的工作,生怕出錯可真的出錯了,又比如被否定。可又沒辦法,於是一邊哭,一邊回單位改資料。而從那以後,我保持著一個習慣,就是儘量在每一次過後進行校對,在有限的能力內保證正確。

  之後還有一些小事,雖然不足掛齒。但這讓我在後來農村工作的幾年,變得不那麼辛苦與慌亂。

  我時常覺得,許多時候,生活就是一場跋山涉水的旅行,你慢慢地,就會遇到許多從未遇見的人,碰到從未遇到的事,你手足無措,甚至垂足頓胸,可你知道,是一定要走過去的。待走過這一段,你也會慢慢開始摸索出一條條道路,而這些路只是屬於你自己的,是別人走也走不了,學也學不了的路。

  當你年輕時,以為什麼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時候,你可能又覺得其實人生從來沒有所謂的答案。這句話是《墮落天使》裡的經典名言,是,沒有誰的成長是容易的。人生所有的答案其實都在路上,而這些答案僅僅屬於你自己。

  而你在多年之後,再回憶過去的自己,才會知道,如今的你就是過去的一場蛻變,而這一切真的是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