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為何要吃童子雞

  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大暑吃童子雞的原因

  童子雞,是指還不會打鳴,生長剛成熟但未配育過的小公雞;或飼育期在三個月內體重達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過的小公雞,後來也有專門的品種稱為童子雞。之所以要選擇童子雞,是因為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即使是年輕人,體質虛弱的也未嘗不可一試。

  除此之外,母雞、鴨子等都是大暑進補的上選。中國傳統的食療學認為,雞肉具有溫中補氣、補精填髓的功效,大暑天胃口差、出汗多、身體虛弱、消瘦的人食用後可改善症狀,具有開胃強體的作用。鴨肉性涼,具有滋陰補血、益氣利水的功效,對於咽乾口渴、飲食減少的人特別適合,尤其適合熱性體質的人大暑進補。鴿肉性平,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祛風解毒的功效,可氣血雙補,還有安神的作用,特別適合腦力勞動者、神經衰弱者進補。

  從營養學角度分析,家禽肉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礦物質等,相對於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質也屬於優質蛋白。

  童子雞烹飪方法

  童子雞煲湯:選擇大約2-3斤***最好不要超過三斤***的整隻童子雞,剁好了以後放入黑木耳,香菇,筍尖等一起煲就可以了。

  蟲草老鴨湯:老鴨一隻,清洗乾淨,冬蟲夏草5~10根塞入鴨腹中,加些蔥、姜、料酒等煲湯或清蒸都可。

  雞丁炒毛豆:把雞肉切成丁,加適量毛豆油炒,還可放入蘑菇丁等。雞肉和毛豆的組合,具有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結合的優勢,使營養更加豐富、全面。

  這些都是經典的烹飪方法,清蒸和煮湯的方式對於食物的營養保留是最好的。至於那些胃口差,吃不下雞肉、鴨肉的人群,可以將肉剁碎或絞成肉茸,包入餃子、餛飩中食用,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此外,還可配上山藥、黨蔘、當歸等中藥材一起烹飪,氣血虛弱人群食用,食療效果更佳。

  注意事項

  夏天不宜用熱性調料:八角、茴香、桂皮、辣椒等調料為辛溫之品,夏天用於食物烹飪中,易助熱上火。

  不能只喝雞湯:很多人認為雞湯是最有營養的,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雞湯中含有維生素、礦物質等水溶性或脂溶性的營養物質,卻缺乏蛋白質這一雞肉的主要營養成分。所以,大暑進補一定要吃雞肉或鴨肉,而不能只喝湯。

  腫瘤患者不宜吃雞:中醫食療學認為,雞肉為發物,可誘發疾病,腫瘤患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