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幫爸媽做家務四百字

  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會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認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該而且必須完成一份家務勞動,為家庭集體承擔一份責任,從而逐步形成一種家庭責任感。這種家庭責任感,便是今後社會責任感的基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以前喝的豆漿都是媽媽在市場買的,不知道豆漿是怎樣做出來的,也沒有想過要學做豆漿。但是今天,我學會了,喝起來比市場買的甜多了,香多了,心裡很有成就感。

  早上的時候,嬸嬸問我會不會打豆漿?想不想學打豆漿?詩詩姐姐會打豆漿,如果我想學的話,讓詩詩姐姐教我,我連忙說好。

  終於到了打豆漿的時候了,我興奮地把詩詩姐姐叫來,讓她教我打豆漿。準備的工具有:裝豆漿的大杯子、黃豆、一雙筷子、白沙糖,最後還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 豆漿機。

  首先,黃豆用水清乾淨,裝進裝豆漿的大杯子裡,之後把豆漿機清理乾淨,把黃豆裝進豆漿機裡,蓋上蓋子,插上電源,大約20人分鐘就可以了。就在等待的時候,把一勺白糖倒進裝豆漿的杯子裡,20分鐘過去了,豆漿弄好了,把熱騰騰的豆漿裝進大杯子裡攪拌均勻,一杯香甜的豆漿就出來了。

  自己親手做的豆漿果然很好喝,我學會了自己做豆漿,真開心!

  篇二:

  殺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僅僅在刮魚鱗片這件事上就有許多學問。平時看著媽媽那麼熟練,於是我便也想試試。

  那天,我抱出那條養在浴缸裡的桂魚,桂魚很不聽話,搖頭擺尾的,好不容易才把它運到廚房。媽媽在一旁提醒我,先用菜刀拍幾下魚頭,將其拍暈,可便於便於操作。我拿起掛在廚房的菜刀。啊!可真是沉甸甸的。我用力把菜刀向魚兒頭上拍去,過了一會兒,魚兒便不動了。媽媽讓我在魚底部尾鰭處用刀往魚嘴處劃5釐米左右深度的口子。不一會兒,魚肚就被剖開了。媽媽幫我把魚內臟清理乾淨,接著就教我刮魚鱗。刮魚鱗可是逆著魚鱗的方向刮的,而且要不輕不重,輕了刮不了魚鱗;重了會損傷魚肉。不容易啊!才刮完一面就用了半個小時,兩面全刮好時我的手都酸死了。媽媽把魚放進鍋裡時,我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次殺魚我明白了:看看別人做事時是多麼簡單,但實際上要真正的掌握卻很難。

  篇三:

  暑假裡,我最喜歡喝的是奶奶做的米湯。那味道又香又甜,讓我對米湯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有一天,我對奶奶說: 奶奶,米湯這麼好喝,能教我自己煮一次米湯嗎? 奶奶說: 可以啊。 說幹就幹,我按照奶奶所說,先準備好一勺米放在桌子上,然後舀了七八碗水倒進鍋裡。這時候,奶奶幫我點上柴火。火點燃了,我怕它滅了,就加了好多柴,雄雄大火燃了起來。我把鍋蓋蓋上,繼續加柴,過了約15分鐘,水沸騰了,我把鍋蓋開啟,把米放盆子裡洗乾淨後倒進鍋裡去煮。奶奶說: 這時候火不能太大,煮的時間越長,米湯越好喝。 我聽了奶奶的話,用小柴火又煮了約半個小時,終於米湯煮好了,看上去奶白奶白的,上面還飄著一股香味呢!我覺得今天的米湯比任何時候的米湯都要好喝,因為這是我自己做的。

  暑假裡,我終於學會了煮米湯,心裡別提多高興了,我更高興的是,奶奶誇我長大了,學會了幹家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