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也能賺錢創業致富
?這不是開玩笑,真的可以靠著種花養花年入百萬,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賺錢創業致富1.未來10年暴利行業:養花賺百萬
這個專案不是噱頭,是創業僕交流群裡的真實案例,在群裡一說養花賺了大錢很多老朋友都知道是孫德鴻,從創業開始5年不到的時間,輕鬆養養花年賺上百萬,選對了行業,瞄準了商機,一下子就做大了。
水生花卉的盆花市場隨著人們精神追求的提高正逐漸形成,園林工程的園林造景和水體綠化對水生花卉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所以此專案有一定的市場前景。另外水生花卉喜光,喜溫,耐溼,病蟲害少,繁殖係數高,栽培管理粗放,栽培工作量小,生產成本低,管理簡單,一次引種當年就能見效,適合女性創業。
水生花卉來改善河道水質和美化環境的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抓住這個商機,寶坻區口東鎮西李各莊村的村民孫德鴻靠著種植水生花卉成功緻富。
一走進孫德鴻的種植園內,就看到大片奼紫嫣紅的荷花、千姿百態的千屈菜,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水生花卉品種。孫德鴻說,他最初是因為特別喜歡荷花才開始種植水生花卉的,平時自己也喜歡研究種植技術,培育新品種,這裡既是他的種植園也是他的實驗室。
業餘也搞點科研,有的東西快瀕臨滅絕了,像大蘆、澤蘭等等好多呢,十幾個品種,我都把他們保護起來,這樣有一百四十多個品種,有銷量的有市場需求的是40多個品種吧。
經過幾年種植經驗的積累,孫德鴻已經成了水生花卉種植的專家,周邊市場也都認可了他種植的花卉,今年市區幾個公園就在他這裡定了400多萬元的水生花卉。雖然市場拓寬了,但是僅靠自己種植根本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因此,孫德鴻又成立了一個水生花卉種植的專業合作社,帶著周邊村裡的村民共同種植水生花卉。
賺錢創業致富2.藏在農村的暴利小生意:高階花卉錢景好
花卉苗木產業是一項新興的產業,是近幾年林農產業結構調整中最為活躍的產業,也是城鄉綠化美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高效生態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特別是一些名貴花卉如月季、蘭花、牡丹、臘梅等,投放不高,技術並不複雜,種植效益卻不低。在農村可用充分利用現有田地和人力,收入不菲。
放棄打工回鄉種植高階花卉
“這些年,我一直在廣東、深圳等城市裡打工,過著背井離鄉的生活,那種滋味只有我自個兒知道”,26歲的湖北大冶大箕鋪鎮小箕鋪村85後小夥李細文說,其實,他一直想帶著老婆回鄉自主創業,但苦於一直沒找到什麼好的致富路子,回鄉的念頭他只是想想而已,也不敢“輕舉妄動”。
李名付與李細文是同一個灣子的人,他們兒時更是一對要好的夥伴。這些年,李名付一直在大冶的花卉市場搞鮮花批發生意——按季節不同,從雲南昆明、北京等地空運回來一些銷量好的花卉,再賣給大冶的一些花店老闆,賺點兒中間差價。
“以前6塊錢買來的花,我倒一手最多賺2塊。現在只要種個幾毛錢的苗子,等長成型了再賣能淨賺5元。何樂而不為?”今年春節,李名付打電話給李細文,告訴他這個好訊息。
“我當時就心動了,決定回鄉跟他一起搞花卉種植。”李細文回憶道,今年3月份,他投資了40多萬元來打造他的花卉基地。他選擇鑫東生態園旁邊的一片荒蕪多年的、20多畝的田地,按一年400元/畝的價格從村民手裡流轉過來,接著還搭建了45個鋼架大棚。5月份開始,陸續種植了非洲菊、百合、黃英、玫瑰等4種高階花卉、幾十個品種。
認準行業狠狠幹
雖說李細文從小喜愛養花種草,但對於種植花卉大棚來說,他還是個“門外漢”。“當時什麼都不懂,也不知道大棚該咋蓋。”李細文說,就這麼學著把大棚建起來了,可農戶們的大棚是用來種菜的,種花還待考究。於是,他的大棚不但沒保本,還倒貼了好幾萬元。
除了大棚蓋得有些偏差,在選購花苗及後期養護上,也讓李細文頭痛不已。“香水百合市場價格貴,但也是最不好養的。當初,由於對它的生活習性不瞭解,我一個大棚裡的百合根系開始腐爛,最後只得將腐爛的花苗全部扔掉。”李細文說,有了那次沉痛教訓後,他對那些花卉的種植知識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惡補”,他從整地、施肥、移栽開始學起,瞭解到各種花卉的生長不同特性,掌握了給花施肥、打藥、噴水等技術。現在談起他的養花經,他已是一個行家了。
“今年9月份開始,我種植的花卉已陸續上市了。”李細文說,他種植的那四種花卉,現在不但銷往大冶、黃石的花卉市場,其中像西伯利亞、索邦兩個品種的百合目前是市場上最主要的,銷路最好的品種,已經銷到武漢花卉市場去了。
“九、十月的銷售額在7萬元以上,11月份由於百合的上市,其銷售額達到了10萬元。初步估算,只要管理得好,年收入幾十萬元沒問題。”
賺錢創業致富3.窮人賺錢門路:回鄉發展特養創業賺大錢
火雞在國外很受歡迎,早已進行規模工廠化養殖。我國雖然引進時間不長,但因火雞生長快、個大、肉嫩味美、營養豐富、食草節糧,被列入“國家星火”開發致富專案,火雞養殖前景十分樂觀。
火雞投入產出比高。火雞是草食動物,投入精料很少,正常飼養除青草外,每隻每年只需投入水電費20元,即可達到科學飼養的效果,每隻可收入80~100元,投入產出比1∶4~1∶5。具有投入少、產出多、成本低、效益高的優點。
火雞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家禽,也是著名的傳統美國菜餚,而在距離北美洲萬里之遙的歙縣仁裡村,村民程淑貞養殖了火雞千餘隻,被鄉親們稱作火雞“達人”。
白色或黑色的羽毛,比一般土雞大一倍的身形,有的雄雞還能“開屏”,在程淑貞的養殖場裡見到了這些來自美洲的火雞。因為正值冬季,養殖場只留下幾十只用於育種的火雞,這家名為“山裡人家”的養殖場,佔地30畝,規模並不大,卻是全市最大的火雞供應商。程淑貞告訴創業僕,她養的雞口感和品質較好,不用叫賣,通過預定就被搶購一空。
雖然現在的程淑貞是名副其實的火雞“達人”,5年前養殖場剛起步的時候,程淑貞也經歷了幾番波折。當時她在溫州打工,為了照顧生病的兒子,選擇回到仁里老家。
“我以前養過火雞,知道這種雞特別好養,耐寒、抗病、雜食。”程淑貞說,比起普通土雞,火雞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屬於營養價值高的肉類,而火雞肉在歙縣乃至黃山市場都尚屬稀缺食品,有廣闊的經營前景。
賺錢創業致富藏在農村的暴利小生意
2010年,程淑貞投入10萬元積蓄,建了一個小型火雞養殖場。然而,一開始她就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因為經驗不足,程淑貞第一次進雞苗就買了1200多隻,由於路途遙遠,這批雞苗在運輸過程中折損不少,而剛運到的頭三天小雞就死了200多隻,這一下程淑貞就損失了近5000元。
還沒開始養殖就遭遇虧損,程淑貞急得睡不著覺,她反思自己一次購買過多雞苗的行為,並通過和供應商的溝通、上網查詢,她一點點掌握了火雞養殖技巧,並積極加入創業者QQ群和全國各地的養殖戶交流經驗。
程淑貞說,現在她還和一所大學專門研究火雞的學者進行技術交流,有時候還會上門求教,如今她的雞苗成活率基本達到95%以上,育苗率也能超過平均水平。
養殖場建立的第二年,程淑貞的特色養殖事業就逐漸步入正軌,她的成年火雞存量達到近千隻,兒子和丈夫也開始幫忙養火雞。程淑貞建立了一個火雞交易群,在網路上叫賣。因為養殖環境好,飼料基本是純天然的,火雞很快被周邊地區的收購商搶購一空。
這兩年,嚐到了甜頭的程淑貞又開始養殖孔雀,希望能夠擴大養殖場規模和種類,但由於周邊地形崎嶇,交通極其不便,運輸飼料和活雞都需要使用半人力的單輪車,擴大養殖規模的計劃被擱置了下來。
如今的程淑貞希望能將火雞養殖推廣出去,帶動更多的人蔘與進來,共同致富。“我的想法是,聯合更多的養殖戶,提高火雞的養殖量,這樣就可以減少運輸成本,將更多的生態火雞運輸到外省外縣去銷售。”程淑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