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範文
高考材料作文,考查學生對材料的把握和審題立意的能力以及所具備的語文素質。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當牧場主幾次讓獵戶把狗關好,但獵戶都不以為然;當牧場主挑選了幾隻小羊送給獵戶的兒子,獵戶做了個大鐵籠,把狗關了進去。從此兩家相安無事,還成了好鄰居。這就告訴我們,面對敵人的氣勢洶洶,與其兩敗俱傷,不如握手言和,化敵為友,合作然後共贏。
人生在世,總有站在你對立面的人,面對敵人的的怒目,與其回瞪,不如報之一笑,化敵為友。
林肯在當選美國總統後,有一位將軍對他十分不滿,他曾說:“我們何必去動物園裡看猴子呢?總統府裡就坐著一位,正抓耳撓腮呢!”有人建議林肯罷除他的官職,但林肯反而重用他,升了他的軍銜。有人問林肯為什麼不消滅自己的敵人反而助長他的氣焰,林肯笑著說:“當我把敵人變成朋友時,不就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這位將軍最終被林肯打動,成為立下赫赫戰功的美國將領。
林肯對待敵人,沒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魚死網破,沒有憤怒地拔劍相向,相反,與“敵人”合作,增加自己的朋友,懂得化敵為友,合作共贏或許是他贏得南北戰爭的勝利、贏得大選、贏得民心的原因吧。
有大成者,必有眾人相助而獲得成功,必定懂得合作的要義。傅作義便是這樣一個人。
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夕,解放軍獲得了平津戰役的勝利,兵至北平。傅作義是北平的國民黨軍最高將領。此時,他深知自己與解放軍決不能成為敵人,北平這座古城也不能丟!於是,他開啟城門,接受和平改編。解放軍進入北平的那天,他親自迎接,古都北平免受了戰火的摧殘,重獲新生。
一直有人不斷地稱讚傅作義的英明決策,其實很簡單,想要北平得以完全就必須化敵為友。化敵為友,才能合作共贏。
與他們相反,不少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於是終釀失敗。三國時有一諸侯名叫袁表,他十分有才能,可惜實力較弱,他的同族袁紹想與他合作共奪天下,但他卻態度強硬,堅定地把袁紹看做競爭對手,看做與他爭霸天下的敵人,堅定地向同族袁紹開火,終被滅。
作為即將跨入社會的高中生,我們面對的道路必然會有許多擋路人,不必與他們戰鬥,只要牽起他們的手,人生道路便一路開闊。
敵人在所難免,將敵人的力量轉化為自己的,與其對立,不如統一。化敵為友,合作共贏。
二
人生在世,總有自己的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便是處世之道。哲學家尼采曾將人生的處世之道比作高山。山腳、山腰抑或是山頂,每一處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景。然而人各有志,必然會對其中之一偏愛。那麼,選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處世之道吧,它會給你帶來精彩而又豐富的人生。
處世之道可以選擇山腳,在那裡有著種下安逸人生所必需的土壤。讓你懂得知足,懂得長樂。選擇山腳,是智慧的處世之道。在平淡之中的不驕不餒,自然能讓你享受人生的樂趣。
田園詩人陶淵明幾經官場的腐敗黑暗,終於棄官選擇了山腳。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智慧的。結廬田園,隱逸山林,雅賞秋菊,閒看山的自在生活為多少世人所向往。試想,如果陶淵明仍想擠上山腰追求官場頂峰。他那磨不去的性格稜角又如何會讓他一帆風順,最後怕只會只落個壯志難酬鬱鬱而終的下場也說不定。他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山腳,使人生獲得了更多樂趣。
山腳處世有其獨特之美,山腰處自然也為適合他的人準備了別具一格的風景。選擇山腰的處世之道,那麼自然也能感受到中庸之美。
至聖孔子既身處百家爭鳴的時代,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選擇了在山腰處世的中庸之道,他既沒有像老莊那樣唯我自在,周遊列國說服諸侯以期建立禮樂齊備的完美社會,也沒有像法家韓非吳起之流到政治旋窩之中拼命掙扎。而是杏林設壇,收無類弟子三千因材施教。把適合發揚自身學說的中庸之道發揮的淋漓盡致。法家子弟均遭刑盡歿,道家成教,偏隅於小觀之中。即使數千年已過,儒家這邊風景卻獨好。山腰處世之道,讓孔子收穫了別樣精彩的一生。
說山腳,山腳處世有其獨特智慧。說山腰,山腰處世有其獨特魅力。然而天下有大勇大志者,誰不向往山頂美景呢?
回想我們的開國周恩來,山頂處世不為財富不慕名利,少年立志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崢嶸歲月,戎馬一生;開國之初,力挽狂瀾;風雲外交,鐵嘴聞世。山頂身份,讓他事事以大局為重,時時為人民著想。
山頂處世,是一種擔當,更需要一種勇氣。山頂處世,是一種大氣,更是一種成就。
山頂處世,讓周恩來的志向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讓我們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正所謂:居功至偉周,傳奇一生美名揚。
人生處世之道,每個人自然有每個人的偏好。但若有大志,就不必安於山腳;追求寧靜,又何必偏向山頂?找準適合自己的處世之道,那麼我們必會收穫豐富而精彩的人生。
三
順德區樂從中學:謝植宣
臺灣著名學者龍應臺曾寫過一篇時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此文一出,曾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全社會對中國人何以不生氣的大討論。是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呢?身為一公民,生氣是你我的權利。
千百年裡中國自稱“禮儀之邦”,以德治天下,即使處理與鄰國糾紛也多秉承“先禮後兵”之傳統,除非迫不得已,極少勃然大怒,兵戎相見之舉。具體到個人,也多強調“修身養性”,以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能稱得上君子的,定然是內外兼修、溫文爾雅、不嗔不怒之人。“生氣”之舉,是能避則避,否則就欠缺風度了。久而久之,中華民族產生了一大批的“順民”,稍有反抗,敢於生氣的,神話如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歷史如逼上梁山的水滸好漢,則一律定性為以下犯上的“刁民”。由此,魯迅說中國只有想做奴隸而不得和做穩了奴隸的兩種時代。魯迅這話儘管略顯偏激,但中國人缺乏生氣的基因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時代發展到今天,中國人,不是奴隸,已是公民,生氣,該是你我的權利。
生氣,不是發洩,不是蠻橫,而是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官員是人民的公僕,決策也應該體現民意的決策。我們不能苛求政府的盡善盡美,但也不應對決策的失誤置若罔聞,必要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公民應該敢於生氣,大膽地站出來,表達我們的意見。還記得廣州地鐵“統一化”改造的時候,敢於站出來的“舉牌哥”陳逸華嗎?還記得質疑廣州亞運後還要再花1.5億搞光亮工程的“拇指妹”小陽嗎?他們都是一些敢於生氣者,儘管他們還是學生,但只要是這個國家的公民,就有生氣的權利,就有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而他們的行動最終也改變了政府的決策,調整甚至修改了原來的計劃。生氣,也是法制國家賦予我們每一個公民的權利。正如《好漢歌》裡所唱:“該出手時就出手”,生氣,必須的!
法治社會,公民的生氣、社會的監督也是促使政府廉潔,官員自律的有效途徑。還記得“表哥”的落馬嗎?事情起因就是網民的生氣。車禍現場,身為陝西安監局局長的楊達才居然一臉微笑,結果網民生氣了,一調查,這位微笑的局長居然擁有多塊名錶,繼而又查出貪汙受賄等不法行為。公民一生氣,貪官就害怕。一個人的生氣可能微不足道,但全社會的生氣則可以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祛除歪風邪氣,還社會朗朗乾坤,青天白日。
一個公民、一個社會如此,一個國家、民族更要敢於生氣。近日日本罔顧歷史事實,大搞“購島”鬧劇,妄圖通過所謂的“國有化”侵佔釣魚島。面對這一醜惡行徑,我們必須生氣。生氣不是潑婦罵街的無理取鬧,也不是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腳的蠻橫衝動,而是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有理有據的自我捍衛。一個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應該是一個敢生氣,能生氣的民族。
不要說:“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這看似闊達、瀟灑的話語背後,不僅飽含無奈、無助,更是對權利的放棄,對責任的漠視。必要之時,我們要大聲地說:“我很生氣!”,然後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