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種植的方法
只要遵循西洋參種植技術,掌握其生長習性,營造適宜生長的環境,就能種植出品質好的西洋參。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選地整地在我國低緯度地區,宜選擇海拔高度800~1000米的山地闊葉林地帶或肥沃的農田。具腐殖質土層較深、pH在6.5以下呈微酸性、地下水位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腐殖質壤土;以周圍有灌溉條件的休閒地或生荒地、坡度在5~20度的平緩坡地為好。參地選好後,於播種前1年的春、夏季進行翻耕,忌現整現用。播地深度20釐米左右,不宜太深,使土壤風化熟化,使枯枝落葉充分腐熟。休閒1年以後,再翻耕一次,篩除石塊等雜物,每平方米土壤拌以50%多菌靈8克、腐熟廄肥2~3千克、骨粉1千克或過磷酸鈣2千克,施入土中作基肥。然後,淺耕1次,整平耙細,作成寬1.2米、深20釐米的高畦,作業道寬80~100釐米,以利排水、空氣流通和接受散射光。
2.移栽種子播種育苗的,西洋參苗要培育2年才能出圃定植。定植時期,以春季2~3月萌動前進行為宜,在此期間,愈早愈好。最遲不過4月下旬。也可於秋季植株枯黃後進行,但以春栽為好。於栽參的前一天起挖參苗,隨起隨栽。栽時,按參苗大小分級,分別栽種。按行株距25釐米×12.5釐米比較合理。栽植方法,現多采用斜栽法,即栽植溝與地面保持40~45度的斜度,栽時芽胞向上,根部在溝內舒展,覆土厚5釐米左右,畦面覆蓋4~5釐米樹葉或短節麥草***長5~8釐米***;或加蓋3釐米厚的鋸木屑,以保護參苗安全越冬和防止雜草滋生。
3.搭參棚西洋參原是林下陰生植物,忌陽光直射,人工栽培需要架設蔭棚遮蔭。架棚時間,一般在4~5月上、中旬,在撤掉參地畦面上的覆蓋物的同時開始架棚。棚架的形式有弓形棚、單透棚、雙透棚、平頂棚等,要因地制宜。
4、蟲害危害西洋參生長的病蟲害有立枯病、斑點病、葉鏽病、繡腐病、象鼻蟲、螟蟲、螻蛄、地老虎、金針蟲。
防治西洋參病蟲害須做好以下三點:
1***、加強肥水管理,培養健壯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及時疏鬆土壤,注意各個生長時期的水肥匹配供應,並噴施新高脂膜,保墒保肥效防水分耗散,確保植體有一個良好的、長環境和條件。
2***、及時預防,防治結合。結合生產季節和天氣變化,及時用藥,並加施新高脂膜增提藥效,防病蟲侵襲和有效滅殺病蟲。在越冬前,要對土壤作滅殺病蟲處理,並噴施新高脂膜,防寒保溫防病蟲遷徙。
3***、壯根狀莖,提高含量。葉片開始擴充套件的時候,向葉面上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
人工種植西洋參雖然很便宜,但是不具備像抗癌、滋陰清熱這些功效。西洋參種類複雜,質量也有優劣,甚至還有假冒的,因此,選購時應加以鑑別。進口西洋參口感好、香氣足、苦中帶甘醇,功效也最好。市面上和藥房銷售的幾塊錢一克的西洋參大部分均為國產引種的,進口的西洋參僅有像福臨門、同仁堂等少數大型品牌能夠買到,價格在十幾塊到二十幾塊一克不等。其中以同仁堂最貴,包裝也最為漂亮,適合用於送禮;福臨門西洋參面向家用客戶,價格較為實惠,適合居家自用。西洋參人工栽培技術的巨大成功,為今後規模化人工栽培的實施,提供了有效的科學依據和技術保障。西洋參的藥效主要取決於西洋參產地和品質。人工種殖西洋參雖然很便宜,但是藥用價值較低,一般是用來製作保健品的。
西洋參栽培技術
選地
在我國低緯度地區,宜選擇海拔高度800 ~ 1 100 m的山地闊葉林地帶或肥沃的園田。此處土壤呈微酸性,富含腐殖質,土層較厚,且易於排水,氣候涼爽而溼潤。以周圍有灌溉條件的休閒地或生疏地為好
整地
選好的參地,應在播種前1年的春、夏進行深耕,深度30 cm左右,休閒1年,使土壤暴晒風化,每平方米分別拌50%多菌靈8 g,進行土壤消毒。再施入2 ~ 3 kg腐熟廄肥、1 kg骨粉或過磷酸鈣,與畦土混勻,整平耙細,築成寬1.2 m、深2.5 cm的高畦,作業道寬70 ~ 80 cm,以利排水、空氣流通和接受散射光。
移栽
參苗經培育2年後,按株行距12.5 cm ×25 cm進行移栽。栽植時期以秋季10月底地上部枯萎後進行為好,也可春栽。按大、中、小分級栽培。多采用斜栽法,栽植溝與地面保持40°~ 45°的斜角,栽時根部朝下,芽向上,溝內撒施一些骨粉,然後覆土厚約5 cm,然後畦面覆4 ~ 5 cm樹葉或麥草短節,或再加蓋3 cm的鋸木屑,以保持幼苗安全越冬和防止雜草滋生。
種子處理
種子屬胚後熟型別,具有長期休眠的特徵,因此,必須通過種子處理,使其
完成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西洋參種子的形態後熟最適溫度為10 ℃ ~ 15 ℃。將種子拌清潔的細沙儲藏,保持7%的溼度,置於地下室內,在10 ℃ ~ 15 ℃溫度下處理60 d後,其裂口率可達80%以上,胚長達4.25 mm以上。在完成形態後熟階段之後,還須在0 ℃ ~ 5 ℃的低溫下處理120 d,才能通過生理後熟階段而發芽,其發芽率達85%左右即可播種。
播種
採用點播。宜在春季2、3月進行,或在秋末冬初。株行距5 cm ×10 cm,每穴播入種子2粒,播後覆土3 cm,上蓋腐熟落葉或稻草等10 cm,澆水保持溼潤。每667 m2播種量為5 ~ 6 kg。[3]
田間管理
架棚遮陰
西洋參是林下陰生植物,忌直射陽光,無論在山地或大田栽培,都需要架設陰棚遮陰。陰棚的透光度為25% ~ 30%,即隱蔽度為70% ~ 75%。林下栽參,也要按畦搭棚適當遮陰,棚高2 m。伐林栽參,可採用弓形棚或雙透簾***同人參栽培***。農田栽參,用細竹子編成簾子,搭成平頂大棚,棚柱高2 m,邊緣棚柱高1.2 m,呈弓狀。竹簾長4 m,寬2 m,用鐵絲固定在棚架上。每年4月中旬出苗前架棚,9月倒苗後把棚架上的竹簾取下翌年再用。
施肥
於每年10月地上部枯萎時,在株間開3 ~ 5 cm的淺溝,每平方米施入腐熟肥2 ~ 2.5 kg、骨粉0.5 kg、複合肥0.05 kg。生長期要重視追肥,如6、7月生長旺盛時期,用2%過磷酸鈣加0.3%尿素,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3:00後進行根外追肥,每年1 ~ 3次,效果明顯。
覆蓋
“夏至”後至“處暑”前,為避免陽光直射,在作業道空間及畦面上要覆蓋腐熟的落葉、稻草及鋸木屑等。尤其要蓋上一層厚厚的落葉,冬季既可以保暖防寒,夏季又可以防止水分蒸發,避免棚內和畦面溫度過高,對西洋參生長極為有利。
灌溉
水分是西洋參生長不可缺少的條件。在西洋參生長期應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 ~ 50%,除自然降水外,可通過灌溉來滿足西洋參對水分的要求。
病蟲防治
常見病蟲害
①立枯病
春天土壤板結,通透性不好,一年生小苗在氣候變化大時易發生在乾溼土交界處的莖部。初呈淡黃褐色,嚴重時呈黃褐色斑腐爛,植株倒伏,並向四周擴散。
防治方法:注意觀察,有病株立即拔掉燒燬,病穴深挖換土,並用硫磺粉土壤消毒***每10平方米用0.005千克***,播前混合撒,每1000平方米撒9千克。用代森鋅500倍液:水10升,代森鋅0.02千克。特別3-4年生以上的植物,注意噴灑莖部。每月打1~2次。
②斑點病
又叫黑斑病,主要發生在葉部也叫葉斑病。嚴重時危害植物的花、果實、種子、莖等。多雨季節斑點病發生流行蔓延。雨季到來交替打波爾多液。在6~7月份氣候乾旱、無雨、空氣溼度大,溫度在20℃左右,潛藏在種子是、土壤中,枯枝落葉的病原菌,開始活動,侵害植株。在這種氣候條件下,一年可發生多次。
防治方法:
①選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播前種子消毒,用福爾馬林10%浸種15分鐘左右,或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鐘,取出用清水洗淨,或用大蒜液25%浸種1~2小時,陰乾備播種。
②撤防寒物後,對參棚內進行徹底消毒,除打掃田間衛生外,用10%硫酸銅全面消毒。
③發現病株,剪除病葉,掛簾擋陽,展葉開始至7~8月份,每7-10天打一次藥。波爾多液160倍、代森錳500~600倍液,代森鋅600~800倍,多抗黴素100-200單位液,敵克鬆900倍液,敵菌靈500借液,多菌靈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