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胃的方法
腸胃是人的重要之本,不好好保養容易得胃病,那麼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胃穴位按摩法
1.捏脊療
捏脊療是通過刺激身體某些經絡和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尤其適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厭食積滯等病症的孩子。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兩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經絡中的督脈所在,脊柱的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經活絡,調和氣血,及調整臟腑的作用。
2.飯後揉肚:
飯後先散會步,然後或臥或坐,用手輕輕按揉腹部,先將雙手搓熱,分別以左、右手,按順或逆時針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強胃腸機能,對治療腸胃病有一定效果。
3.捏腿肚:
小腿肚內側有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和足少陰腎經,按捏這一部位,對上述經絡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足太陰脾經與脾胃相聯故而捏按此處可治療胃之疾患。當然這隻適用一般胃病,能緩解輕微的胃痛,嚴重胃病者,應去醫院診治。
4.選擇合適的高跟鞋: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足部的健康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由於足底多個穴位與多個體內臟器相連,所以不同款式的鞋子,在刺激足底穴位的同時,還有可能對與胃腸道造成一定刺激和影響。所以腸胃不好的人,最好選擇坡跟鞋,鞋跟在2—3釐米左右最佳。前腳掌內側正是胃部的按摩反射區域,這個高度與足弓正好形成一個合適的弧度,使得受力點控制在前腳掌內側,使其周圍的穴位得到適當的按摩。經常穿這種高度的坡跟鞋,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護腸胃,緩解胃部不適。
養胃食療法
1.牛奶
味甘、性平,歸肺、胃經。
作用: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宜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祕;近代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祕。腹瀉、脾虛證、溼證者忌食。
2.粥類
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裡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確定適合養胃的早餐食物,原則有三: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如:雞蛋羹、雞蛋湯、煮雞蛋、大豆、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推薦食譜:酸奶1瓶或新鮮牛奶半磅、燕麥粥、蒸或煮雞蛋1個、水果***西瓜、香蕉***或麵條。建議時長:20分鐘左右。
3.湯水
比較養胃的東西首選不是粥,而是湯,湯還不能是肉湯。肉湯也含酸多,菜湯較好,什麼菠菜、粉絲、雞蛋能上的都上。再加點雞精調味。
4.主食
最養胃的,是麵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另外就是餅乾。
5.蘋果
味甘、性涼。
作用: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宜於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
日常習慣養胃
1.不吃宵夜
變每天三餐為四五頓,晚飯吃得晚一些,這樣就可以避免吃宵夜。夜晚,機體大部分組織器官代謝緩慢,開始進入“休整”狀態,但不包括胃,因為有宵夜存在。胃腸道被迫處在“緊張的工作”中,大量分泌胃液,此時的分泌非常“不理智”,會因為過量而腐蝕胃黏膜,產生糜爛、潰瘍。
2.餐桌邊的輕鬆情緒
溫馨的餐桌、吃飯時只說愉快的話題、用餐中的背景音樂……這些可以幫助男人在進餐時放鬆情緒,避免不良情緒導致的植物神經紊亂——那會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去腐蝕胃黏膜,並收縮胃血管、降低胃動力,使食物在胃內停留過久,造成胃疲勞。
3.餐後休息
餐後食物集中在胃,需要大量消化液和血液來消化。此時即使只是散步,血液要運送到全身各處,胃腸血液供應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另外,消化液由吃進食物的條件反射產生,胃部飽滿,胃液才能分泌旺盛。所以餐後休息一會兒,食物營養才能得到充分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