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負利率

  ,負利率就是將通常的存款利率改為負值。有時適用於央行接受民間銀行存款時的利率。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纖細內容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負利率的定義:

  負利率是指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負利率=銀行利率-通貨膨脹率***CPI指數***。這種情形下,如果只把錢存在銀行裡,會發現財富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隨著物價的上漲縮水了。在負利率的條件下,相對於儲蓄,居民更願意把自己擁有的財產通過各種其他理財渠道進行保值和增值,例如購買股票、基金、外匯、黃金等。

  負利率現象概述:

  所謂的負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經濟情況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於同期CPI的上漲幅度。這時居民的銀行存款隨著時間的推移,購買力逐漸降低,看起來就好像在“縮水”一樣,故被形象的稱為負利率。在負利率的條件下,相對於儲蓄,居民更願意把自己擁有的財產通過各種其他理財渠道進行保值和增值,例如購買股票、基金、外匯、黃金等。所謂負利率,即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存銀行的利率還趕不上通貨膨脹率就成了負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負利率=銀行利率-通貨膨脹率***就是經常聽到的CPI指數***。

  如果銀行利率不能高過通貨膨脹率那麼就這意味著:存款者財富縮水,中國進入“負利率時代”。

  負利率計算方法:

  利率=銀行利率-通貨膨脹率。

  銀行利息***利息稅於2008年10月9日取消***=本金*利率;

  通貨膨脹利息=本金*通貨膨脹率。

  例如:2011的3個月定期存款率是2.85%,2011年4月CPI為5.4%。

  假設你在2011年初存入1萬元的3個月定期,存款到期後,你獲得的,銀行利息=10000*2.85%*90/360=285/4=71;通貨膨脹利息=10000*5.4%*90/360=540/4=135。

  71-135=-64***值為負值,即為負利率***。

  也就是說10000元存在銀行3個月,表面上增加了71元,實際上減少了64元。這樣,你的10000元3個月定期存款,實際收益為-64元

  負利率國內現狀:

  基準利率。2007年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利率升至3.87%,扣除5%的利息稅後實際利率為3.6765%。人民幣一年期定期存款的稅後利率與11月份CPI資料6.9%相比低了322個基點,所以是“負利率”[3]。

  如果在過去一年,你既沒有買房又沒有炒股,連基金也沒有買一份,而只把錢存在了銀行裡,你會發現自己的財富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隨著物價的上漲縮水了。這也就是所謂的存款實際收益為“負”的負利率的現象。

  存在銀行的錢所得的利息趕不上錢貶值的速度。你所說的負利率實際上應該是指“實際收益率”,通貨膨脹。如果銀行的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那麼我們就說實際收益率是負值,因為這樣把錢放在銀行實際上錢實在貶值的。西方經濟學裡的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通脹率,銀行的利率實際上就不足以彌補物價上漲所帶來的貶值程度,所以儘管央行幾次提高了利率,但是股票市場、基金市場依舊有遊資不斷加入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