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下鄉學習心得3篇
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大公無私、甘於奉獻,下面是帶來的教師培訓下鄉學習心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教師培訓下鄉學習心得
作為任何一位教師都有同樣的感受,每每到了學期末總會有一種成就感——又教會學生一本書的知識,又完成了一個學年度的教學任務;同時也不約而同的想放鬆一下一直緊張的精神,終於放假了,可以不用天天陪著孩子們了…
在這種情況下的我們,往往都要放縱一下自己,吃飯、唱歌、打撲克等,總之得自娛自樂一下下。但是今年的此時此刻卻與往年不同,因為我們全縣的教師迎來了省教育教學研究院與我縣教育局公共組織的“送教師培訓”下鄉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聆聽了陳景華等幾位專家的講座,還欣賞了王開傑等幾位教師的精彩課堂,可以說這次活動的開展為我們每一位教師又提供了一次再提高、再充電的機會,也讓我收穫頗多,更引發了我的幾點思考。下面就將我的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自從我縣全面進入課程改革以來,我先後多次學習了《多元智力理論》《走進新課程》《有效教學》等教育教學用書,從中也學到了許多新的理念和做法,但是今天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以後,使我真正地感覺到了我與專家的區別,這種區別就在於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和應用。
首先教學目的不同。我們在教學中還是追求每一位學生都要學會我們所教的知識,追求德智體全面發展,想方設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優秀,學校乃至教育部門也都是用這個標準來考核。這不能說是錯的,但是我們卻忽視了學生們的內心感受,多年來一直強調我們教師要給學生減負,可是最終學生們的學習狀態並沒有發展變化,相反卻在來自社會、學校、家長等多種壓力和強迫之下學習,在這種狀態下的學生們怎麼能夠去主動快樂的學習呢?而專家的建議是:不求學習最優秀,只求身心最健康,教學是關注而不是管住。
其次對教師的職業的理解不同。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大公無私、甘於奉獻,學生都怕老師,都聽老師的…教師就是在這樣的高帽子下努力工作著、生活著,所以在老師的教育下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成才,成為好學生,好孩子,如果不是就是老師沒有教育好,沒有教好,總之教師的責任是永遠也推不掉的。專家給我們講了這樣的一篇博文《我只是教師》,在這裡強調的是教師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和社會上從事其他職業的人一樣,既不神聖也不全能,而更多的怎是對學生的無奈、對教育的無奈、對社會的無奈,他們能做的只有盡力去做好,其實也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在這次活動中我還聽了省王開傑老師的《比的認識》《整理和複習》兩節數學課,還聽了我縣王豔麗《美麗的小興安嶺》及王春晗《分數的初步認識》。可以說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設計都各有千秋,教學的重點也不同,王開傑老師的課注重的是知識的深入挖掘和擴充套件,兩節課的教學情境創設別具一格,教學中注重知識間的連線、梯度教學非常的明顯,教學的思路也特別的清晰,教學語言更是幽默豐富。我縣的教師的教學設計則是注重書本知識,以書本為依託,抓基礎教學。
我們還參與了課後的研討活動,在研討的過程中與會的教師們都積極地發言,大家都針對每一節課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激發了我對教學的幾點思考:
1、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對知識的理解必須正確、深入,來不得絲毫的馬虎和遷就,不能只限於教材的學習,更多的是學習哪些與教材相關的教材之外的知識,特別是知識間的縱橫聯絡與區別,語言要講究嚴密。
2、恰當的情景教學對於學生學習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恰當的情景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使教學知識簡單化、生活化、興趣化,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3、對於教學目標的把握是一節成功課的關鍵。不同的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各有不同,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前一定要認真的解讀教師用書,要把握好教學的尺度。如在小學低年段淡化概念教學,對於一些像“分數”“自然數”“射線”“角”“平行四邊形”等只要求學生知道,能用描述性的語言說出其特徵即可。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既要要求科學嚴密又要靈活多變,既要深入挖掘又不能挖的太深、太遠,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先抓好基礎,然後在基礎之上適當的提高一下要求,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抬抬腳就夠得著、用用心就聽得懂,否則就會揠苗助長、事倍功半。
篇二:教師培訓下鄉學習心得
2月25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尚志中學舉行的黑龍江省“送教師下鄉”活動,為期3天的學習,分別聆聽了省教育學院的副院長張曉明的“以學定教,課堂轉型”、省教育學院的高孝天老師的“課堂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齊齊哈爾教育學院副院長薛傑的"關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傳授新的教學理念的講座;觀摩了4節名師現場講授的優質課;2位名師談自己的教育成長經歷的精彩報告。為期三天的學習培訓,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尤其是通過學習使我改變了教育教學理念。
首先,我覺得這次培訓具有及時性。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乾渴的心靈。在現在這個教育體制頻繁更新的年代,我很是彷徨,也很猶豫。一邊素質教育,一邊創新教育,甚至有的又說還是傳統教育好......搞得我應接不暇,我學習,摸索,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那一條路。培訓中,我認真的傾聽專家的講解,瞭解了教學的動向,我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開闊,我茅塞頓開。所以,我認為這次培訓,真的是一場“及時雨”,化解了我心中的“困惑”,給我今後從事教學工作指引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從而,能有的放矢,愉快的投入到“以學定教”的課堂轉型教學中去了,在學校的“雙研”教學中爭取有所進步。
其次,這次國培也是切合實際的。如:做公開課的共四位教師,大慶市接晶老師講授的《普羅米修斯》;尚志市一曼小學於芳老師講授的《只有一個地球》;牡丹江市王海霞老師講授的數學《三角形的特性》;尚志市一曼小學王會茹老師講授的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四位教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活躍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的精彩情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常常苦惱公開課怎麼上,總想弄點花活,這次培訓學習,我名教師的教學風采,才恍然大悟,最好的就是不做作,不虛偽,不浮華,是真實的,自然地師生共同交流的一堂課。一節好的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教學:抓住教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教學思維方法的滲透,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樂學、愛學。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教學方法,體現教學課的靈魂。
最後,我覺得這次學習加強了和教師的共鳴性。我就是在一邊聽講座、聽課時,一邊思索我是不是這樣實踐的呢?我以後應該怎麼樣呢?所以培訓學習中有很多方法、經驗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是應該產生共鳴的,這恰好是體現了此次學習是深入廣大教師的心中的。
總之,這次學習的意義遠大而且重大,單是我們教師的聽講人數就說明了這一點,座無虛席。感謝這次培訓學習,它來的真的是太及時太實際且很有必要!
篇三:教師培訓下鄉學習心得
2月25日參加了寒假省“送教師培訓下鄉”活動,收穫頗多,現將我的點滴感慨與收穫記載如下。
這次培訓在實驗小學的多功能廳,感覺到的不僅是多功能廳的豪華,感受更多的是這裡的溫暖與舒適。培訓三天,天天座無虛席。這樣的環境更加提高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
在這三天裡,我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還有新的教學模式。省教育學院的馮麗老師告訴我們,成功的人生始於策劃,告訴我們看重自己,告訴我們享受課堂、愛上閱讀、走出迷茫、學會休閒、提高情商。
大慶市的馬麗華老師講的《荷花》更是給我耳目一新的印象。《荷花》是一篇精讀課文,這一課馬老師講的很精彩。讓我感覺這一課和以往不同的是1、在字音字義,詞語理解方面做的非常到位,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牽著孩子走,而且順著孩子的思路進行教學。好的詞語滲透為後面的品讀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以往精讀課文以讀為主,一讀到底。但這節課不同,在這一課結束前10分鐘,馬老師又對孩子進行了寫字指導。當時聽完課,覺得很奇怪。後來聽馬老師反思,又聽專家講座,才知這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才豁然開朗。
訓過程中還聽了齊齊哈爾市大學教授田麗君的報告。感受最大的是教授的才華,還有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之情。我們所為學生付出的點點滴滴,跟田教授比那就是杯水車薪微不足道。
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逝,但專家名師的教誨,仍然在耳邊迴盪,在心中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