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磁生電教學反思

  電磁感應現象本身既是電學部分重點又是難點,初二物理的教師們要準備哪些關於磁生電的教學反思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本節是在:“電生磁”和“電動機”後進行的教學,使學生對“電與磁相互作用的內容”有了較完整的認識,具有承前的作用,是知識的自然延續;同時,這一節發電機的內容為以後學習能的轉化和守恆提供前置知識,具有啟後的作用。

  本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包括電磁感應現象和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發電機的原理與應用、磁記錄等,如果要面面俱到去講述,時間安排上肯定比較緊張,所以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探究電磁感應上面,其他內容採取課下自學,教師課上知道的方式處理。

  成功之處:本節教材安排了一個探究實驗“什麼情況下磁可以生電”。探究實驗突出了學生的探究活動,把科學方法的學習和科學知識的學習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更加註重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物理規律的得出過程,幫助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重視實驗和規律,親自感知獲得知識過程的一個很好的機會,也是提高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好素材。演示實驗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從而培養為社會做貢獻的意識。

  不足之處:對學生引導不充分,急於求成。由於缺少發電機模型,對發電機的結構和原理的講述生硬,不好理解。

  ***二***

  進一步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學習科學家執著探究科學真理的精神,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比、逆向思維、空間想象、抽象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堅韌不拔的優秀科學品質。

  我在教學中是這樣提出探究問題的:

  1、創設情景,引起思考,形成初步猜想。

  課件展示回顧奧斯特實驗的過程和結論,並且板書:電→磁***方向,強弱***。然後引起學生的思考:後來許多科學家順著***重讀此二字,同時指著黑板上的箭頭方向***奧斯特的思路繼續研究,發現了電磁鐵,繼而有了電磁繼電器、電話等,同學們都是愛動腦勤思考的,還有的同學喜歡逆向思維,應該不滿足於這些發現,你會對奧斯特實驗現象提出什麼新的問題?有了板書的直觀支援,有了這樣對學生心靈的撞擊,學生能順利提出:磁能否生電?怎樣讓磁生電?磁生電產生的電流大小、方向與什麼因素有關等。

  2、梳理思路,設計實驗,問題引領探究:

  教師簡單介紹什麼是電磁感應現象和感應電流。問:只有磁體和一個電路放在這兒,電路中就會產生電流嗎?學生回答:當然不會。教師引領學生分析:磁生電是有條件的,探究磁生電的條件和研究影響感應電流的方向,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有哪些變數需要控制?通過什麼現象能顯示出磁確實產生了電流?如何設計實驗步驟?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展示設計方案,教師點評,強調控制變數法的運用,確定簡單可行的方案,小組合作探究,觀察記錄,總結概括,得出結論,小組彙報,教師點評,總結出電磁感應的條件和影響感應電流方向的因素。

  ***三***

  教學中要敢於大膽捨棄自己喜歡的內容,以突出主題。在引導學生歸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時,如何理解磁通流量的變化是難點,在學生總結出該條件時,沒能把實驗一中條形磁鐵插入、拔出線圈過程中磁感線變化的情景和實驗二中電鍵閉合、斷開、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時磁感線變化情景通過動畫片形象的展示給學生,是這節課的一個“敗筆”。當時我認為學生回答得已經很清晰了,沒有必要播放這兩個動畫片***備課時,為防止學生分析不清楚,課件中已準備了這兩個動畫***,其實真正原因是為後面的發電機的教學爭取時間。通過張主芳老師和學員的評課,我意識到這個環節省略掉,只是以個別同學的認知情況為標準的,沒有考慮大部分學生的認知情況,犯了教學中大忌。課堂上在第三個實驗的處理上,出現了匯入的目的性不強,實驗現象分析不夠充分,明顯的偏離了預設的方案,現在分析起來,其原因也是想為後面的發電機的教學爭取時間。如果當時教學中能忍痛割愛、魄力再大一些,把所喜歡的發電機的內容略去,就會有充足的時間處理上述問題了,現在想一想,真可謂“丟了西瓜揀芝麻”,得不償失。

  2.通過一個演示實驗,製造懸念引出學生要探究的目標,雖然效果很好,但演示實驗與學生將用的一個實驗相同,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效益,這是我在備課時處理得比較草率的一個地方。3. 在評課過程中,對我這節課的三維目標的制訂和落實情況給予了比較好的評價,尤其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這將激勵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更加註意三維目標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