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過敏性疾病防治指南

  由於兒童的免疫系統不成熟和易感性,所以過敏性疾病發生的人群會比成年人比例高一些。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兒童過敏性疾病防治,希望對你有幫助。

  兒童過敏性疾病防治

  1、避免到人多擁擠的環境去。

  2、保持居住環境清潔,通風。

  3、適當運動、合理飲食、合理作息增強兒童體質。

  小兒過敏性疾病的中成藥治療

  支氣管哮喘篇

  哮喘發病,病在肺、脾、腎。

  支氣管哮喘與遺傳、過敏、感染有關。中醫認為,這與痰液留伏體內有關。小兒肺臟嬌嫩,脾常不足,腎氣未充。脾有將攝入的水谷分解吸收的作用,脾虛時運化能力差,水谷積溼生痰,上貯於肺;腎也有調節水液代謝之用,腎氣虛衰,則水液停聚,化生痰溼;肺臟本來給體內水液執行提供順暢的通道,肺氣不足的話,抵禦外邪力就弱,一旦感冒、過敏原等侵犯肺臟,水道不再暢通,水液凝聚為痰。

  所以,肺、脾、腎三髒虛衰,都可導致痰液留伏體內而發病。

  辨證論治,發作期和緩解期大不同

  發作期:

  起病急,症狀重,屬於外邪壅盛的實證。

  寒性哮喘:

  氣喘,喉間哮鳴,咳嗽,胸悶,痰稀色白、泡沫多、易咯,噴嚏,鼻塞,流清涕,脣青,形寒肢涼,無汗,口不渴,小便清長,大便溏薄,咽不紅 , 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滑,脈浮緊。治以溫肺散寒,滌痰定喘。小青龍口服液口服,每次5~10ml ,每日2次。

  熱性哮喘:

  氣喘,聲高息湧,喉間哮鳴,咳嗽痰壅,痰黏、色黃、難咯,胸悶呼吸困難,鼻塞,流涕黃稠,身熱,面紅脣乾,夜臥不安,煩躁不寧,口渴,小便黃赤,大便幹,咽紅,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浮數或滑數。治以清肺滌痰,止咳平喘。哮喘寧顆粒沖服,5週歲以下兒童每次5克,5~10週歲每次10克,11~14週歲每次20克,均每日2次。

  外寒內熱:

  氣喘,喉間哮鳴,咳嗽痰黏、色黃、難咯,胸悶,噴嚏,鼻塞,流清涕,惡寒,發熱,面色紅赤,夜臥不安,無汗,口渴,小便黃赤,大便幹,咽紅,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緊或滑數。治以解表清裡,止咳定喘。麻甘顆粒沖服,1歲以下每次0.8克,1~3歲每次1.6克,4歲以上每次2.5克,均每日4次。

  緩解期:

  病程長,無急性加重症狀,屬於內臟虛衰之虛證。

  肺脾氣虛:

  反覆感冒,氣短自汗,咳嗽無力,形體消瘦,神疲懶言,面白少華或萎黃,納差,便溏,舌質淡胖,苔薄白,脈細軟。治以補肺固表,健脾益氣。玉屏風口服液***顆粒***口服,1歲每次3ml或2克,1~5歲每次5~10ml或 2.5~5克,6~14歲每次10ml或5克,均每日3次。

  脾腎陽虛:

  喘促乏力,動則氣喘,氣短心悸,咳嗽無力,形體消瘦,形寒肢冷,腰膝痠軟,面白少華,腹脹,納差,夜尿多,便溏,發育遲緩,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以溫補脾腎,固攝納氣。固本咳喘片口服,每次1~3片,每日3次。

  肺腎陰虛:

  喘促乏力,動則氣喘,乾咳少痰,痰黏難咯,咳嗽無力,盜汗,形體消瘦,腰膝痠軟,面色潮紅,午後潮熱,口咽乾燥,手足心熱,便祕,舌紅少津,苔花剝,脈細數。治以養陰清熱,斂肺補腎。蛤蚧定喘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

  調護要點:

  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

  適時新增衣物,預防感冒,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果,少吃牛羊肉、海鮮等發物。

 

  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室內通風、乾燥,外出或到公共場所儘量戴口罩。

  兒童常見疾病

  一、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受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及其他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肺炎的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鼻脣區發紺***紅黑色***、鼻翼扇動、胸痛***尤其作深呼吸時更痛***,一般伴有39℃以上的高燒,咳嗽及咽部痰聲、食慾不振等症狀。有的還可能腹瀉或嘔吐,嚴重的還會煩燥不安,面色灰白。

  兒童患了肺炎,家長應作以下工作:

  1、定時給出兒童測量體溫,注意兒童體溫的變化,必要時可以對兒童採取降溫措施。

  2、多給兒童飲水,保證兒童有足夠的水分攝入,避免兒童發生脫水現象。給兒童吃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3、讓兒童好好休息,用枕頭或衣物將兒童的上身墊高,以幫助兒童緩解呼吸困難。

  5、注意保暖和室內空氣的流通。開啟門窗讓新鮮空氣進來,但是不能讓兒童直接吹風。

  6、平時要讓兒童經常晒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兒童的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它也是一種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急性傳染性疾病,多發生在冬末春初氣候變化劇烈的季節。兒童如果患了流感,其許多症狀和上感相像: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甚至嘔吐。但兒童患流感起病較急,兒童的體溫一般會高於38℃,出現畏寒發顫,頭痛甚至出現全身疼痛等症狀。

  作為家長,如果兒童患了流感,可以做以下工作:

  1、要注意兒童體溫的變化,一般每3-4小時要給兒童測一次體溫。給兒童服用退燒藥,並要兒童多喝水,注意休息,這樣有利於退燒。

  2、注意房間的衛生和保暖,並對房間進行了簡易消毒,在100m?空間,用2-4ml乳酸溶於10倍水中,加熱蒸發消毒空氣。

  3、注意通風換氣,保持溼度55%為宜。

  4、患兒擦鼻涕用過的紙巾要及時處理掉;用過的毛巾要用沸水消毒。

  5、在兒童康復以前不要讓兒童上幼兒園,以免傳染給其他兒童。

  對於以下情況者,必須去醫院就醫:

  1、兒童還患有糠尿病或哮喘。

  2、兒童高燒,或兒童的體溫在36小時內還降不下來。

  3、兒童在出現流感症狀後,又出現了皮疹,那就很可能是患了麻疹。

  4、兒童咳嗽很厲害,那就很可能有肺部感染。

  5、兒童流出的鼻涕很濃,又是黃色,那就很可能患了鼻竇炎。

  6、兒童感到耳內疼痛,那就很可能是患了中耳炎。

  7、兒童出現了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