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閱讀理解材料及答案

  傢俱可以填滿,東西可以堆滿,但人的夢想永遠不會滿,就像幸福,永遠都填不滿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滿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滿閱讀材料

  ①那時候,母親總在家裡,父親總在家外。

  ②父親就像一個熟悉的客人,前來“拜訪”我們的時候,總會帶著禮物。

  ③他從不知名的遠方挑回的擔子裡有圓滾滾的捲心菜,紅白相間的豬肉塊,一塊撒滿碎花兒的土布,一個快要裝滿彩色圓球糖的玻璃瓶,輕輕搖動一下,就會發出讓我口舌生津的可愛聲響……

  ④有一次,父親拉著滿滿當當的木板車過來,我一看,像是一個打了勝仗的“大王”,身後還多了一群吶喊助威的“大兵小將”。他欣然地卸下一張桌子,說讓我寫字用;又搬下一條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個小抽屜,帶鎖,說可以搬到學校坐,周圍無數雙眼睛都被它鍍亮……這一刻,我無比自豪。

  ⑤可有時候,他也會兩手空空,像打了敗仗的士兵,手無寸鐵。

  ⑥他眼睛裡的火光熄滅了,嘆息著,灰頭灰臉,嘴脣起了白皮兒,他肯定又飢又渴,臉上什麼也沒少,但就是讓人覺得差了什麼東西。 他的腰身彎如無箭可射的獵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漿洗的髒衣服。

  ⑦這一天,他做生意虧了本兒,一路風餐露宿,空空蕩蕩地走回來了;他個子越是高大,越顯得臂懷裡的空曠冷清。

  ⑧母親看到他,不說話,也不笑,她的個子原本有些矮,這時候卻像變得更 矮。 她神色平靜,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從廚房裡捧出滿滿一碗涼開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 嘟”一飲而盡,母親拿走碗,盛來滿滿一碗飯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記憶裡,這情景不止一次,這飯有時是麵食,有時是白米蓋著菜,有時竟是隻有節日裡才有的大塊蘿蔔燉小塊骨頭,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著肚子空著手回來似的。當然有時母親還會特意為他斟上一碗熱熱的黃酒……看他吃飽喝足、心滿意足,我有些不解:母親怎麼像是在犒勞凱旋歸來的將軍?

  ⑨父親並沒有上床休息,而是無牽無掛地枯坐著,看母親從井水中撈出洗淨的衣服,擰乾,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裡的繩子上。還有攤開的被單,母親將其搭到繩子上,被單慢慢滴出水,水拉著被單,起初還顯得緊緻,慢慢地灌滿了風,吸足了陽光,它們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撲扇著發出富有節奏的、鼓舞人心的“鼓點”,那聲音灌滿了我們的耳朵。那些紅的、綠的、青的、藍的、白的土布啊,在風中撲扇出陽光的溫煦芬芳,掛滿了院子。我們這些孩子在這個快樂的“迷宮”裡穿梭、奔跑、喊叫、躲藏,驚嚇他人,最後以甜美的笑聲收場。這時候,父親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蹟,有了滿足,有了激動。

  ⑩父親看著看著就笑了,然後躺到床上,當一塊做夢的“石頭”,發出驚天動地的呼嚕聲。

  ⑪再後來,父親放下了擔子,也放下了木板車,和母親一樣,總在家裡,總在莊稼地裡,總想著將家填得更滿些,更滿些。可是屋子裡總是這裡還缺一個櫃子,那裡還少一臺收音機,另外一個地方又需要一輛自行車……終於有一天,他們都說:“ 我們都老了,那些空著的地方,你們去填滿吧……”

  ⑫我們會的,會把所有需要填滿的地方填滿,還有他們心裡夢裡空著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們的地方,其實一直是滿滿當當的, 我們最需要的東西,那裡一直不缺不空。

  ***選自《時文選粹》,有刪改***

  滿閱讀題目

  13.閱讀選文④-⑩段,補全下面的表格。***4分***

  段落

  ④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節

  父親拉著桌凳等滿車禮物回家

  B

  母親用豐盛的飯食“招待”做生意虧本的父親

  父親邊看母親晾晒衣物,邊看我們玩耍,然後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

  有些難過

  C

  D

  14.選文第三段為什麼不能刪去? ***4分***

  15.請分析下面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2分***周圍無數雙眼睛都被它鍍亮……

  16.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選文第六段劃線的句子。 ***3分***

  他的腰身彎如無箭可射的獵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漿洗的髒衣服。

  17.選文第八段劃線句運用了什麼人物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 ***4分***

  18.選文第⑪段中父母說:“我們都老了,那些空著的地方,你們去填滿吧……”,第⑬段中,“我”卻認為“我們最需要的東西,那裡一直不缺不空。”這兩句話是否矛盾?為什麼?***3分***

  滿閱讀答案

  13.A無比自豪 B父親兩手空空、疲憊沮喪地回家 C疑惑不解 D滿足激動

  14.***第③段寫了父親帶回來的東西繁多而豐富,表現“我”對父親帶回的東西的新奇喜悅;表現了父親的勤勞能幹和父親對我們的愛。

  15.“鍍亮”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周圍的人被高凳子的奇特吸引,目光有神采,內心羨慕.

  16.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腰身彎曲和身體疲憊。

  17.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母親對做生意虧本的父親的溫柔體貼,表現了她對父親的愛。

  18.不矛盾,因為父母認為家中“空著的”需要“填滿”的是物品,而我認為“不缺不空”的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深厚豐盈的愛,所以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