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生物期末聯考試卷

  對學生而言,認真做好每一份試卷的練習,是對知識的一個學習和鞏固的過程。所以,讓我們來做一套試題卷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西省吉安市以供大家閱讀。

  江西省吉安市

  選擇題

  以下植物類群與特徵對應關係,正確的是

A.藻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
B.裸子植物——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
C.蕨類植物——能夠產生種子
D.苔蘚植物——有發達的輸導組織

  將少量小麥麵粉用紗布包起來,放在盛有清水的燒杯中,用手反覆揉擠後,將紗布內剩下的黃白色麵筋放入培養皿中,滴加雙縮脲試劑後觀察到的現象及其結論是

A.麵筋變為藍色,麵筋的主要成分是澱粉
B.麵筋變為紫色,麵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C.麵筋變為藍色,麵筋的主要成分是無機鹽
D.麵筋變為紫色,麵筋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養金魚時,有人在魚缸裡放養適量的金魚藻等水生植物,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美化魚缸,提高觀賞性 B.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
C.給魚提供充足的食物 D.給魚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氧氣

  下列做法不屬於運用蒸騰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枝葉 B.對移栽後的植物進行遮陽
C.對栽培的花卉適時鬆土 D.選擇陰雨天移栽植物

  地球上種類繁多的植物可為人類提供賴以生存的兩種基本物質,這兩種物質是

A.水、二氧化碳 B.水、氧氣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有機物、氧氣

  栽培同一品種西瓜,甲地西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經調查,在西瓜生長季節,兩地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溫度條件差別較大,詳見下表。下面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甲地平均溫度(℃) 乙地平均溫度(℃)
白天 33 33
夜裡 12 25
A. 甲地西瓜消耗有機物的量比乙地的少

  B. 甲地西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C. 在一定範圍內,環境溫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強

  D. 甲地西瓜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的量大於乙地

  熱帶雨林降雨頻繁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蒸騰量大,提高了大氣溼度,增加了降水
B.熱帶雨林靠近海洋,海洋蒸發了大量的水,增加了降水
C.植物繁茂,呼吸作用旺盛,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增加了降水
D.熱帶雨林周圍湖泊多,湖泊蒸發了大量的水,增加了降水

  向糧倉充加二氧化碳可以延長糧食貯藏期的原因是

A.抑制了糧食的蒸騰作用  B.抑制了糧食的呼吸作用 
C.抑制了糧食的光合作用  D.使細菌等微生物不能生存 

  綠色植物通過*** ***,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A.蒸騰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輸導作用

  小明在幫父母搬運白菜時,發現白菜堆的內部比較熱,這些熱量來源於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

  “低碳經濟”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主題。現在許多單位提倡“無紙化”辦公,檔案主要以***的形式傳送,這樣做的生物學意義是

A.節省辦公經費 B.保護森林 C.實現辦公現代化 D.減少垃圾

  下面有關綠化校園的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教學樓大廳可擺放一些常見的、喜陰的盆花和觀葉植物 
B.注意花草樹木的生長週期,使校園在不同季節都有美麗風景 
C.教學樓臨窗可種植樹形高大、能降低噪音的喬木 
D.環校綠化帶可選擇蔭濃、生長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的植物 

  驗證葉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應採用的對照實驗是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

  葉是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對葉的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A.葉片闊而扁平,有利於進行光合作用
B.葉片呈綠色,是因為葉肉細胞中含大量葉綠體
C.葉脈具有支援和輸導作用
D.陸生植物的葉片上表皮氣孔多,下表皮氣孔少

  在顯微鏡下觀察衣藻,發現其細胞內有一個杯狀的結構,這種結構是

A.細胞核 B.線粒體 C.葉綠體 D.細胞質

  腎蕨是常見的觀葉植物,葉形很美,要使它生長良好,應為其提供的條件是

A.放在向陽的地方,多澆水 B.放在背陰的地方,多澆水
C.放在向陽的地方,少澆水 D.放在背陰的地方,少澆水

  我們常說的“綠色開花植物”指的是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藻類植物

  以下種子的結構與功能對應關係,錯誤的是

A.胚芽——發育為莖和葉 B.種皮——保護胚
C.胚根——發育為根 D.胚軸——貯藏養料

  “好種出好苗”,用生物學知識分析,“好種”的“好”主要是強調種子的下列哪種結構必須是完整的、有活力的

A.胚乳  B.種皮  C.胚  D.子葉 

  生活中我們吃的饅頭和炒菜用的花生油,它們分別來自

A.小麥的胚乳、花生的子葉  B.小麥的子葉、花生的子葉 
C.小麥的胚乳、花生的胚芽  D.小麥的子葉、花生的胚芽 

  在根尖的結構中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A.根冠 B.分生區 C.伸長區 D.成熟區

  在玉米開花期間,如果遇到連綿陰雨天氣,玉米產量會降低的原因是

A.氣溫低,花粉不成熟
B.雨大,影響昆蟲傳粉
C.子房不能正常發育
D.花粉被雨水衝落,影響風力傳粉

  葉片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由哪種結構運輸到植物體的其他器官?

A.導管 B.篩管 C.木質部 D.髓

  下列果蔬中可食用的部分屬於果實的是

A.黃瓜 B.花生 C.洋蔥 D.菜花

  在探究“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實驗中,下面做法或結論錯誤的是

A.要在同一時間測量裸地、草地和灌叢中的溼度 
B.草地上有小水窪,可以將乾溼計放在水窪邊測量 
C.每個地方分三處測量溼度,取其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D.經過測量,灌叢的溼度最大,裸地的溼度最小   

  綜合題

  下圖為植物體對水分的吸收、運輸和散失的過程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水的移動方向,請據圖回答:***12分***

  ***1***在植物體根尖的______________生有大量的[1]______________,這使得根吸水的表面積大大增加。

  ***2***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運輸到莖,在莖中運輸水分的結構是[2]______________,其適於運輸水分的結構特點是:由許多沒有______________的長形、管狀細胞連線而成,且上下細胞間的______________消失而形成的長而中空的管道。取一段生長旺盛且帶有葉的莖,把它放到水裡剪斷,將靠頂端的那一段迅速放進滴有幾滴紅墨水的水裡,並在陽光下照射幾小時,當葉片變紅時,將莖進行橫切和縱切,發現莖的______________變紅,這是因為2分佈在該部位。實驗中,將枝條放在陽光下照射幾小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莖中的水分被運輸到每一片葉、每一朵花或每一個果實,其中葉片是植物蒸騰失水的主要器官。葉片的[4]______________中的2與莖中的2是相通的,水分由莖運輸到葉片後,絕大部分通過兩個[3]_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___散失到外界。

  ***4***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對自身生活的意義有:①促進_________________,滿足各組織器官生長的需要;②在炎熱夏季,植物的蒸騰作用能____________________,使植物體不至於被陽光灼傷。

  請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生活、生產中的一些現象:***7分***

  ***1***養魚缸長時間不換水,內壁上會長出綠膜,水會變成綠色的原因是:魚的排洩物和糞便使得魚缸中養料增加,______________得以大量繁殖的結果。

  ***2***楊樹莖的某一部分受到創傷並露出木質部,這部分不能增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受到破壞,不能由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

  ***3***分析以下提高作物產量的方法:溫室種植過程中,人們常在白天作物光合作用旺盛時,採用通風換氣或人工施氣肥等方法增加環境中______________的濃度;在農業生產中為了充分利用光照,人們對作物進行___________;合理灌溉可以滿足作物對______________的需要。

  ***4***近期南方遭遇強降雨天氣,許多農田被淹,雨後,農民及時排澇是為了使作物的根得到充足的______________,保證正常進行______________。

  被子植物的生命週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髮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對此請分析回答:***10分***。

  ***1***在春天,花生早播要覆蓋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滿足種子萌發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大豆播種前要翻耕土壤的主要原因是滿足種子萌發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

  ***2***農諺“鳥靠樹,魚靠河,莊稼望好靠肥多”,莊稼長得好需要肥料裡的______________,這類營養物質有多種,如果植株長得矮小瘦弱,葉片發黃,說明植物缺乏______________。

  ***3***下圖表示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3]______________裡的[4]______________與來自1的一個[5]______________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作用完成後,[2]______________發育為果皮,3發育為______________,受精卵發育為______________。

  

  探究題

  為證實“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某同學制定了以下實驗方案:

  ①選取一盆生長旺盛的天竺葵,用黑紙片把一片葉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放到陽光下照射幾個小時,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

  ②取下該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綠素溶於酒精中。

  ③將變為黃白色的葉片取出,用清水漂洗後,平鋪在培養皿中,向葉片滴幾滴碘液,觀察葉片顏色的變化。

  請根據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該實驗方案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請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這項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用黑紙片把一片葉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是為了進行____________實驗,以探究______________是否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3***按照改正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應該是葉片未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_,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_。

  ***4***向脫色的葉片滴加碘液是為了檢驗有無______________生成,該物質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將葉片變藍的部分用雙面刀片縱向迅速切割,選取最薄的一片製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在葉肉細胞中變藍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該結構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為______________的“能量轉換器”。請用式子表示該結構中光合作用發生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某種植物新鮮的葉片***葉片在摘下後仍能保持生命數小時,因此可以用葉片代替整盆植物來進行實驗***對植物的呼吸作用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探究,請分析回答:***9分***

  ***1***將A、B兩套實驗裝置放在黑暗環境的原因是避免葉片進行______________,影響實驗效果。

  ***2***12小時後,將點燃的蠟燭放入玻璃瓶後蠟燭熄滅,該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擠壓塑料袋,將袋內的氣體排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發現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該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使實驗嚴謹,兩個實驗應該再各增加一組實驗裝置,增加的實驗裝置選取的實驗材料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通過______________實驗,可以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4***請用式子表示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分析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重要生理過程是由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______________完成的。


看了""的人還看:

1.初中生物會考試卷及答案

2.2016生物中考模擬試題答案

3.初中生物會考模擬試題及其答案

4.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