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的病因有哪些黃疸的病因分類

  黃疸又稱黃膽,俗稱黃病,不僅僅是新生兒會有黃疸,很多大人也會有黃疸,那麼黃疸又會有哪些病因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黃疸的病因分類

  1、膽紅素生成過多引發的黃疸

  這是由於紅細胞大量破壞***溶血***後,非結合膽紅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運輸至肝臟,必然使肝臟***肝細胞***的負擔增加,當超過肝臟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與結合能力時,則引起血液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導致的貧血,使肝細胞處在缺氧、缺血的狀態下,其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的能力必然會進一步降低,結果導致非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更為增高而出現黃疸。

  2、肝細胞破壞結合膽紅素外溢引發的黃疸

  在肝炎病人中,由於肝細胞發生了廣泛性損害***變性、壞死***,致使肝細胞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結合發生障礙,故血清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損的肝細胞仍能繼續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使其轉變為結合膽紅素,但其中一部分結合膽紅素未能排泌於毛細膽管中,而是經壞死的肝細胞間隙反流入肝淋巴液與血液中,導致血清中結合膽紅素濃度也增高而出現黃疸。這時病人轉氨酶多會升高。

  3、溶血性黃疸的病因

  3.1、先天性溶血性黃疸:紅細胞膜異常,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等;紅細胞酶異常,如G-6-PD、丙酮酸激酶缺乏等;血紅蛋白中珠蛋白鏈異常,如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海洋性貧血***等等。

  3.2、後天獲得性溶血性黃疸:免疫性溶血,如新生兒溶血、血型不合輸血後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生物因素致溶血,如瘧疾、蛇毒、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脾功能亢進}藥物及化學毒物致溶血;機械性溶血,如創傷性心源性溶血;物理因素所致溶血,如大面積燒傷、放射等。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的病因

  係指膽紅素的代謝有先天性的缺陷,發病多見於嬰、幼兒和青年,常有家族史。如在嬰幼兒時期未死亡而能存活下來者,其黃疸可反覆出現,常在感冒或運動、感染、疲勞後誘發,但患者一般健康狀況良好。這類黃疸臨床上較少見,有時易誤診為肝膽疾病。

  黃疸的危害

  1、黃疸不退的危害有:面板、鞏膜等地方都被染成黃色,如果病情進一步加重,那麼尿液、汗液、眼淚、口痰、鼻涕等液體都會被弄成黃色,所以出現這些情況時應該馬上到醫院進行就診,趕緊查出病因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2、黃疸的時候也會出現消化道症狀,比如腹部有脹感、腹痛、噁心、嘔吐、腹瀉、便祕等;此外還有膽鹽血癥的臨床症狀,比如有氣無力、頭暈頭痛、精神萎靡、心跳加快、面板會出現大面積瘙癢,更有甚者會出現夜盲症等。

  黃疸的症狀

  1、黃疸的基本症狀

  1.1、面板、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1.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1.3、消化道症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祕等症狀。

  1.4、膽鹽血癥的表現,主要症狀有:面板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瀉、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

  2、 黃疸的伴隨症狀

  2.1、黃疸伴發熱見於急性膽管炎、肝膿腫、鉤端螺旋體病、敗血症、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發熱而後出現黃疸。

  2.2、黃疸伴上腹劇烈疼痛可見於膽道結石、肝膿腫或膽道蛔蟲病;右上腹劇烈疼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為charcot三聯症,提示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持續性右上腹鈍痛或脹痛可見於病毒性肝炎、肝膿腫或原發性肝癌。

  2.3、黃疸伴肝大,若輕度至中度腫大,質地軟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見於病毒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或膽道阻塞。明顯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結節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肝癌。肝腫大不明顯而質地較硬邊緣不整表面有小結節者見於肝硬化。

看過黃疸的病因分類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