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攻擊性強怎麼辦

  有一些孩子攻擊性特別強,和周圍的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只要一言不和便會大打出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無論寶貝是出於什麼原因而出現。“打人”行為,都不能置之不理;因為寶貝需要慢慢懂得所有的行為都是有界限的。

  1、給寶貝機會安靜下來

  如果在憤怒最激烈的時候進行責罵可能釀成失敗--怨恨--攻擊--反擊的迴圈。當寶貝激烈地發脾氣的時候,同他說理是無用的,轉過身不理會這些持續的發脾氣。或者走開不聽。當寶貝冷靜下來,應該告訴他為什麼這種行為不可接受。

  2、減少與攻擊模式接觸

  如果寶貝與一個“小霸王”在一起,應儘快叫寶貝脫離這種關係。另外。自己也要避免表現出攻擊行為,千萬不要體罰寶貝。研究證明。寶貝不但模仿令人滿意的行為,而且模仿不恰當的行為。體罰只會讓寶貝學會以暴制暴。

  3、幫助寶貝變得自信

  有時候,寶貝採取攻擊行為以應對各種挫折和羞辱。如果能幫助寶貝變得更舒適和自信,他就會更少攻擊性。

  4、對寶貝的攻擊行為叫停

  當寶貝對別人發生攻擊行為時。把他從攻擊的環境中隔離開來,不讓他繼續吵鬧。比如把他送到自己的房間去。

  5、嚴格而儘可能溫和地約束他

  你不能總是對寶貝的攻擊置之不理,最好伸出手臂緊緊抱住他。這樣他就發作不了。

  小娟和父母的表現可以說是很不恰當的。當寶貝在家裡打人時,父母和長輩要表現出應有的尊嚴,不能對此一笑了之,甚至縱容寶貝,而應該讓寶貝感受到這種攻擊行為是不被允許和讚揚的。時間久了。寶貝明白這種行為不被人接受,自然會有所改變。

  6、讓寶貝看到好的榜樣

  你可讓寶貝接觸表現溫和行為的寶貝。並給表現好的寶貝獎勵。當他看見因這種行為而獲得獎勵的時候。就會產生效果。要教會寶貝新的行為方式。給他機會觀察別人如何實施要求做到的行為。

  7、父母也要安靜下來

  在寶貝大發脾氣時。你應該讓自己也靜下來,不要對寶貝大吼,可帶著一本雜誌到洗手間去,等一切平靜下來再出來,這樣有助於你恰當對待寶貝的行為。

  心理專家建議:家長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與同伴交往的時間。像浩浩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短期地懲罰性地不讓他與夥伴玩,以讓他認識到同伴的可愛之處,但絕不能長期地禁止孩子出去。家長在孩子與同伴交往時,要留心觀察孩子遇到的問題,孩子又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或者巧妙地詢問孩子,然後和孩子一起分析。這樣孩子才能逐漸發展起自己解決衝突的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在贏得朋友的同時健康成長。

  孩子攻擊性強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因素

  有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會不分青紅皁白地打他一頓,孩子捱打以後,容易產生牴觸情緒。 這種情緒一旦“轉嫁”到別人的身上,孩子就容易找別人出氣,逐漸形成攻擊行為。

  2、遺傳因素

  有些攻擊性強的兒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3、環境因素

  傳媒帶來的不良影響是產生孩子攻擊性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比方說孩子看暴力片、武打片,或者玩一些暴力遊戲,這樣都會讓孩子的攻擊性心理大大加強。

  如何對待孩子攻擊性行為

  1、教會孩子懂得宣洩自己的感情

  煩惱、挫折、憤怒是容易引起攻擊行為的情感,對於自控力弱的孩子來說,它也是點燃攻擊行為的導火線。因此爸媽要教會孩子懂得宣洩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煩惱、憤怒宣洩出來,儘可能使孩子的攻擊行為減少到最低的限度。

  2、創造一個不利於攻擊行為的環境

  與成人相比,孩子的行為更易受環境的影響,生活在一個有多種多樣玩具、有充裕玩耍時間以及有良好家庭氣氛環境中的孩子,攻擊行為會大大地減少。因此,家長應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玩具和足夠玩的時間。不打罵孩子,避免讓孩子看有暴力鏡頭的電影、電視,不讓孩子玩有攻擊性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語言,這些細節都有助爸媽調教家裡的“小攻擊手”。

  3、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進行冷處理

  冷處理就是暫時對孩子的攻擊行為不理睬。當孩子在外面與人打架後,家長應對其表示冷漠,並讓其在房間裡思過,自己反省,而不要對他呵斥、打罵。如能與鼓勵親善行為方法相配合,效果則會更好。

  4、培養孩子豐富深厚的思想情感

  有些孩子見到小動物,會去虐待它,以發洩內心的痛苦和憤恨。有這種行為的兒童可能對自我不滿,或者在愛的關係上受到挫折。家長要從各種方面關心他,愛護他,可以讓孩子通過飼養小動物來養成孩子的仁愛之心和愛憐之情。這種鼓勵親善行為的方法可以培養孩子豐富、深厚的思想感情,是糾正孩子攻擊行為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