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技巧真正需要的是勇氣和平靜
溝通不僅是技巧,更重在結果,在這目的、技巧與結果之間,用何種態度去面對“溝通”卻往往會被人們忽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1、勇敢:改變溝通的思維方式
勇氣,一個說得出、看不見的大物件。許多人都會在事情失敗或者出現紕漏的時候對自己的老闆和同事說:“我也不清楚這個事情啊,對此我也無能為力啊。所以它不關我的事。”梅爾·吉布森在《石破天驚》裡面有一句臺詞:只有失敗者才會說我盡力了。是的,我們在旁觀時往往都會鄙視推卸的做法,但人類本能的反應就是迴避和澄清,其背後恰恰是一種溝通勇氣的喪失和機能的退化。
聽到過一位國企的老總評價外企員工的時候說,外企的員工都希望自己不承擔工作的失誤和責任,一切按照流程辦,這樣他們會把前期工作做得非常認真,但並不與上下游同事更多地充分溝通,這帶來三種結果:
第一,他們的普遍成本很高;
第二,他們有可能在準備的過程中就放棄了這件事情;
第三,他們只相信程式而不相信人本身。
在失敗後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沒有責任,而流程才真正有罪過—但流程是大家一起創造的,於是歸根結底大家都沒有責任。
作為一名近十年穿梭於500強之間的外企員工,我對此感同身受。從最初到公司勇敢地做事,到現在先從流程下手,慢慢蛻變成一名郵件高手。而這種溝通,換來的往往是對時機的難以把握和責任的流失。當然,我們會給這個過程加上一個美麗的名字—風險的合理控制。坦誠溝通,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已經慢慢成為在外企中難得的珍貴。
➤ 思維方式的差別決定了人們溝通方式的差別。我將溝通的方式簡單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抑鬱症的患者會慢慢地在自己內心建立一個溝通的物件,而這個溝通物件給他的建議將極大影響他的決定,病症越重這種溝通就會越加深,直到他拒絕身外所有人的聲音,走向自殺的絕境。
每一個人都渴望去與一個可以溝通的物件溝通,但關鍵在於你將他建立在內心還是身外。當每一個人都用開放的思維方式去與世界互動資訊,主動地選擇一個合理的物件也將非常愉快。
➤ 思維方式的差別還決定了人們對溝通結果的預期。對結果的恐懼往往會讓我們喪失基礎的慾望。那些只會在家人面前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的人,只能是一種遺憾的不斷複製。
市場營銷課程有一道思考題:什麼樣的企業成長率最高?答案很簡單:新進入市場的企業。如果你的起始點是零,為什麼不去與人分享你的想法呢?套用一句電影臺詞:想中***也要去買才行啊!
這裡引發一個思考:是什麼帶來思維方式的革命?“勇於承擔責任”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一種駕馭世事的決心,也是令我們改變思維方式的良方。
2、平靜:應對溝通失敗的良藥
使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失敗,它只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而在溝通失敗後採用的方法則尤為重要。
不久前我安排公司總裁前往廈門公幹,本來是一項很小的工作,卻險些失誤。按照我以往的工作習慣,會在前一天發郵件和簡訊提醒總裁第二天的航班資訊。但這天正是週末,為了不打擾他休息而沒有繼續這個習慣。恰恰這一點,讓總裁錯誤地認為週二才出發。我在距離登機前半小時意識到錯誤已經發生了。
那麼,我是不是應該馬上告訴總裁,自己已經提前一週將所有的行程發到了他的郵箱,所以他現在必須馬上放下一切工作來機場,我幫他更改到下一個航班?那麼他下午安排的會議呢,統統推遲?這顯然是不行的。或者我告訴他,由於他的壞記性,我們只能放棄這次的公幹?為更好地捧住飯碗這顯然也不妥當。
自責和指責都不能夠改變當下的局面,最重要的是立刻恢復平靜。
首先,我打電話給廈門所有的相關人員,告訴他們因為一些不可預料的原因,所有行程推後一天是否可以?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 第二步,致電航空公司、酒店告知所有的行程不變,僅僅是推後一天,也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 第三步,接通了總裁的電話,迅速告訴他,請他不要擔心,所有的行程按照他設定的週二出發,已經更改,我馬上回到公司當面解釋。一切歸於平靜,而我的手心已經全是汗。但我從一個50分的成績挽回到了80分,也算是一個不壞的結果。
平靜能帶給溝通物件三件禮物:
➤ 一件是你們還可以繼續溝通,無論廈門方面還是總裁都認可了我的重新安排,並給了我很好的理解;
➤ 另一件是讓他認識到你是一個值得託付的人,這一點從公司總裁略帶歉意的笑容可以說明;
➤ 最後一件,就是你們會重新獲得成功的溝通。
3、溝通是個“形容詞”
一位營銷大師在給學生講課時提問:你們是否知道就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世界上有多少公司倒閉,又有多少新的公司誕生麼?相信所有的人都無法回答。
瞬息萬變的環境和市場,沒有一件事情是停滯不前的,這更加考驗你是否可以更多地瞭解資訊並完成及時的溝通。80年代的美國IT專家大膽預測:到90年代末,全世界將擁有超過80臺的計算機。這個預測當時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認為80臺計算機就是天方夜譚。
這裡想說的並非IT業的發展,而是如果你開始突破與人溝通的界限,嘗試與市場或者一些無形的東西溝通的時候,風險和機遇都會是你的同行者。回看30年前,我們何嘗不是呢?外企董事會在評價中國市場的時候總是會用相同的兩句話:中國的市場充滿了機遇,但快速的變化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大量、及時地與外界完成資訊的互動。
事物的關聯性也決定著每一件事情不同的性質和不同的結果,放射性的網狀思維方式是每一個企業市場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不要放棄任何一個溝通的機會和細節。除此之外,倒敘***從期望的結果出發***的方法也是一個不錯的推薦,讓你更容易掌握每一件事情的細節,決定如何合適地完成溝通與決策。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不充分的溝通和盲目“想當然”的危害。人們喜歡讓自己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但這個“翅膀”如果用在與人、與事的溝通上,就變成了典型的“盲人摸象”。
總聽到老外抱怨中國人“想當然”。後來才知道他們指的是中國人喜歡用“我想應該是……” “我覺得……” “我猜……”這種表達引出自己要傳遞的資訊。
我沒法評價到底那些是不是他猜的,但如果要獲得正確和充分的溝通,最好的方法是弄清楚事物的真相後一次性說完。沒有發生或自己無法獲知的資訊不要讓它存在。
溝通可以做動詞,也可以做名詞,我在這裡將它看做形容詞,因為它不僅僅代表一個動作或結果,更多的意味著一種態度。這種態度要獲得更完美的結果,需要用一種溝通的精神去感知每一個人、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