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養生食物有哪些

  我們說,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在這樣一個寄託哀思、乍暖還寒的清明時節,人們應該注重調節飲食、起居和情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清明養生食物,僅供參考。

  清明適宜吃的食物

  1、 飲食應定時定量,低鹽。

  2、 相應增加鉀的攝入,多食富含鉀的瓜果蔬菜,如芹菜、海帶、黑木耳、香菇、土豆、紫菜、油菜、香蕉、橘等。

  3、多食柔肝的食物,如粳米、薺菜、菠菜、銀耳、山藥、豆腐、木耳、竹筍、馬齒莧、蕨菜、魚腥草、芹菜、茄子、香椿、豬肉、雞肉等。

  4、若有高血壓等基礎病,可選用決明子、菊花、夏枯草等中藥食療輔助降壓。

  清明禁忌吃的食物

  1、不暴飲暴食

  2、少吃鹹食或過鹹食物,如鹹菜、醬菜、鹹筍乾、鹹肉等製品。

  3、忌食"發物",如筍、海魚、海蝦、羊肉等,以免舊病復發。

  4、肥胖者須減甜食,限制熱量的攝入。

  清明飲食養生

  1、薺菜

  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降低血壓、健胃消食,還能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病。據《本草綱目》載,“薺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經,具利尿、明目、和肝、強筋健骨、降壓、消炎之功”;《名醫別錄》載“主利肝氣,和中”;《日用本草》載“涼肝明目”;薺菜高纖維、低熱量,還有減肥、潤膚、美容的功效。

  2、菠菜

  春食菠菜好處多。菠菜營養極為豐富,是特別適用於兒童和慢性病患者食用。菠菜中所含的酶對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起良好作用;貧血、胃腸失調、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患者,可服用菠菜水浸劑***將100克菠菜放入碗中,加水200毫升,隔水煮10分鐘,早晚分服***,有一定療效。此外,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多食菠菜,其好處更多。

  3、山藥

  多吃山藥助防病。山藥既可食用,又可藥用,尤以春天食之最佳。山藥因含有較多的澱粉,煮熟後可代替糧食食用。民間流傳有許多山藥治病的靈驗便方,其中應用最廣的山藥粥,即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搗爛的山藥泥攪勻。本粥可健脾補肺、強身健體,非常適合體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

  4、銀耳湯

  在湯品調理中,可多用利水滲溼和補益,養血舒筋的藥材。如銀耳、薏仁、黃芪、山藥、桑葚、菊花、杏仁等。

  5、五穀粥

  清明還要多食種子植物如燕麥、蕎麥、稻米、扁豆、薏仁、花生、黃豆、咖啡豆、葵花子等。種子植物營養豐富,多食清明五穀養生粥***蕎麥、燕麥,薏仁***可益肝、除煩去溼和胃、滑腸、補虛、增強抵抗力、延年益壽。

  適合清明吃的食譜

  1、藕夾餅

  原料:鮮藕400克,瘦豬肉150克,雞蛋1只,素油75克,乾麵粉、蔥、薑末、黃酒適量。

  做法:鮮藕洗淨、去皮、蒸熟,斜刀切成半公分厚的橢圓形片;豬肉絞成餡,加酒、蔥、薑末拌勻;將蛋開啟,加乾麵粉、水和成麵糊;再把肉餡均攤在兩塊藕片中間,做成若干藕夾餅。滑好鍋,放油燒開,油溫四成,把藕夾餅放到麵糊裡沾勻,放油鍋裡兩面煎呈老黃色即可。

  功效:有滋陰潤燥、健脾開胃、益血、止瀉作用。

  2、香椿芽炒蛋

  原料:鮮椿芽100克,雞蛋250克,素油75克,黃酒、鹽、蔥適量。

  做法:將香椿芽洗淨,用開水過一遍,瀝去水,放入容器,加鹽用手搓揉5分鐘,放在一邊,讓鹽入味,兩小時後取出切細備用。雞蛋去殼放入碗中,加黃酒、鹽、蔥和切好的香椿芽一起攪拌均勻。開油鍋,油溫七成,將調好的蛋下鍋,速翻幾下炒熟即可。

  功效:可溫中補氣,健脾養胃,宜於體弱及消化不良者食用。

  3、白煨豬肚

  原料:豬肚1只,小茴香50克,生薑、鹽適量。

  做法:豬肚裡外洗淨切塊,小茴香、生薑用紗布包好,鍋內放水,投入肚塊、紗包,旺火燒開,文火燉爛,加入鹽即可。

  功效:可健脾胃、補虛損、止腹瀉,尤適合消化不良的小兒食用。

  4、芹菜炒香菇

  原料:芹菜400克,水髮香菇50克,幹澱粉、菜油、調料適量。

  做法:芹菜洗淨切段,鹽漬10分鐘後,用清水漂洗、瀝乾;香菇切片;澱粉、醋、味精加水50毫升兌成芡汁待用。炒鍋內菜油燒至冒煙無泡沫,放入芹菜煸炒2~3分鐘,投入香菇片迅速炒勻,加醬油,炒1分鐘,淋入芡汁速炒起鍋。佐餐食。

  功效:清熱平肝,益氣和血。適用於陰陽上亢、頭痛眩暈,可增智健腦。

  清明人群養生

  1.男士:清明時節防“春瘟”

  “春瘟”並非指某一種疾病,而是對春季較常見的傳染病的統稱,它們大都發病狂,熱相偏盛,很容易傷陰,傳播速度非常快。用現代的醫學來看,這些病主要由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脈炎、大葉性肺炎、白喉、皮疹、 流行性腦膜炎、皮炎、腳氣等。

  清明時節,氣候非常不穩定,在我國北方,此時升溫速度很快,晝夜溫差加大,且多風乾燥,這種天氣會妨礙人體呼吸系統防禦功能的發揮,使人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各種病菌的侵擾。所以,清明時節我們應該積極的預防“春瘟”。

  清明時節,我們應常開門窗,給居室通風透氣,在緊張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休息,給自己足夠的睡眠時間。平時要多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的好習慣。對於一些流行性疾病,在疾病流行期還可選擇注射疫苗的方法進行預防。

  2.女士:

  ***1***生活習慣好,勝過打疫苗

  “春瘟”一般來勢凶猛,發病突然,且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體質不好的人極易被其擊倒。身體虛弱者、免疫力低下的兒童和老人此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接種疫苗。但是因為病毒可以變異,並且速度極快,所以有時即使打了疫苗也無濟於事。所以,抗擊“春瘟”應以預防為主,最主要的預防措施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一,講究衛生,勤洗手,及時更換牙刷。

  第二,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添衣保暖。腳部的保暖非常重要,因為腳部受涼常常會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更容易使人患上感冒。

  第三,注意防潮。不要長時間待在潮溼的地方,儘量避免在潮溼的地方勞作;陰雨天氣或潮溼的天氣除了通風透氣,不要長時間開窗;如果室內太過潮溼,應購置除溼的裝置加以調節;時刻保持衣物乾燥,不要穿潮溼的衣物。

  第四,經常運動。多運動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使人遠離疾病的侵擾。

  ***2***家務勞動≠體育鍛煉

  很多女士有這樣一種觀念,認為做家務同樣是一種運動,所以每天多做些家務勞動就不用再花時間去專門進行體育鍛煉了。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做家務需要耗費體力,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鍛鍊效果。做家務時,要不停的活動肌肉和關節,從一定程式上可以加速血液迴圈,增強體質。但是,家務活太多是一些繁瑣的工作,耗費時間長,運動量有限,並且缺乏運動的樂趣。所以專家指出,從健身的角度講,家務勞動的運動量、運動幅度都不夠,對機體和組織器官的鍛鍊效果很小,其養生保健的功能並不顯著。而體育運動則不同,它可以使人體的各個部位,從肌肉到關節再到人體各主要臟器都得到充分的鍛鍊,從而使人的身體素質全面提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意識到,家務勞動不能代替專門的體育鍛煉。為了獲得健康人生,我們最好每天抽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3.老人:呼吸“空氣維生素”,提振精神

  清明時分,春間融融,氣溫升高,天氣變暖,枯樹新綠,芳草依依。此時到郊外踏青,徜徉於綠草之中,流連於迷人的春色,是一種絕美的人生體驗,也是一項非常好的養生運動,歷來為養生名家所推崇。郊外更加接近大自然,空氣清新,沒有汙染,在這裡漫步,可以使人的吸氧量達到每分鐘1000立方厘米。

  郊外的新鮮空氣對人體有眾多好處,因為其中含有很多有“空氣維生素”之稱的負離子。負離子對人體有極好的保健作用。首先,負離子可以淨化空氣,消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其次,它可以加快人體各個組織的氧化還原過程,淨化體內的有害物質;第三,通過對人的末梢感受器官的作用,負離子對人體的神經系統有非常好的調節作用;最後,負離子有降血壓的作用,同時它還可以增進人體對細胞的供氧量,加快新陳代謝,提高肺部功能,使人感覺精力充沛,神清氣爽。

  老年人易生虛火,要少吃難消化以及刺激性強的食物;

  4.孕婦:晒晒太陽,遠離“春愁”

  我國古詩中有許多對春愁的描寫:唐代的張祜有“傷心日暮煙霞起,無限春愁生翠眉”的哀婉;宋時的陸游有“騎馬悠然欲斷魂,春愁滿眼與誰論”的嘆息。在現實中,春愁是十分常見的,它是一種精神性障礙,因與季節有關,所以也屬於“季節性抑鬱症。”

  中醫專家告訴我們,春天養生要注重對精神的調養,情緒失控,精神異常都會對人體尤其是孕婦造成傷害。根據現代醫學,人體內產生的各種激素直接影響著人的精神狀態。遇到開心的事情時,人的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叫內啡肽的激素,這種激素會給人一種快樂和滿足的感覺。當遇到恐怖的事情時,人的腎上腺髓會分泌一種叫腎上腺素的激素,它會給人一種害怕或者氣惱的感受。另外,黑夜或者天氣陰沉時,人體還會分泌一種叫做褪黑素的激素,這種激素會使人犯困。陰雨天氣正是這種物質分明旺盛的時期,所以陰雨天人們大多情緒不好。“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之時大多陰雨連連,所以此時引發“春愁”也不足為怪。

  但是,實驗表明,陽光可以抑制褪黑素分泌,並將其破壞。所以,心理醫生告訴我們,陽光,尤其是清晨的陽光是最好的抗抑鬱藥。因此,在春季,我們最好調整好作息,清晨伴著初升的太陽散步,讓晨光為你按摩,消除心中的抑鬱。

  5.特殊人群:高血壓患者清明時節多注意。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每年的春季特別是清明前後最易復發。高血壓患者除了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從飲食、起居、精神方面進行自我調養。運動療養方面,最值得推薦的運動方式是打太極拳,此外散步和慢跑也是不錯的選擇。

  首先,太極拳動作輕柔。姿態放鬆,不用猛力,可以使人體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充分改善微迴圈,從而降低血壓;其次,練太極耐用時要用意念來引導動作,這可使人精神放鬆,心無雜念,大腦功能正常發揮,情緒穩定,也有助於降低血壓;此外,太極耐用可以全面鍛鍊人體的肌肉和關節,有助於保持肌肉的活力,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對改善高血壓患者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也很有幫助。

  太極拳有若干種,高血壓患者應依據自己的情況,並根據醫生的指導科學合理地選擇練習。楊式太極拳、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動作輕柔,運動量不大,比較適合老年人練習;陳氏太極拳運動量大,且有一些複雜的動作,有些動作還需要用力屏氣,選擇時一定要慎重。沒有基礎或者記憶力不好的患者可以只練習太極拳中的某幾個動作,只要勤於練習,同樣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看過清明養生食物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