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書法家張芝書法
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與鍾繇、王羲之和王獻之並稱書中四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張芝書法概述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字伯英。勤學好古,淡於仕進。朝廷以有道徵不就,時人尊稱自為“張有道”。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張懷瓘《書斷》卷中列張之章草、草書為神品,曰:“尤善章草書,生諸杜度、崔璦。龍豹變,青出於藍。又創於今草,天縱穎異,率意超曠,無惜事非。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迴崖谷,任於造化”;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聖”。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為其餘不足觀。張旭、韋誕、索靖、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之草法,均源於伯英。羊欣雲:“張芝、皇象、鍾繇、索靖,時號“書聖”,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斯為當矣”。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恆《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尤善章草,有"草聖"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
張芝書法評價
從中國書法史發展軌跡看,從甲骨文到篆成熟於秦,始出隸體,西漢隸書盛行,但已有草書,可謂篆、隸、草、行、真各體具備,但此時行竺遲緩且有波磔的隸書和字字獨立帶有隸意的章草都已不能滿足人們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代之而興的是書寫起來快捷而流美的“今草”,社會上形成了“草書熱”。張芝從民間和杜、崔那裡汲取了草書的藝術精粹,創造了跨時代的大草,即有別於章草的“一筆書”,當時亦稱“今草”,一時名噪天下,學者如雲。張芝的“一筆書”,“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如流水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為下字之上,奇形雖合,數意兼包,若縣猿飲澗之象,鉤鎖連環之狀,神化自若,變態不露”;“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迴崖谷,任於造化”,“精熟神妙,冠絕古今”;“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伯英即草書之祖也”。***張懷瓘《書斷》語***
張芝的草書影響了整個中國書法的發展,為書壇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生機,被譽為中國書聖的王羲之,中年就師承張芝,推崇張芝,自認為草書不如張芝。狂草大師懷素也自謂草書得於"二張"***張芝、張旭***。草書大家孫過庭在其《書譜》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將張芝的草書作為藍本的,稱“張芝草聖,此乃專精一體,以致絕倫”。中國書法史告訴我們,"自漢末至中唐六七百年間,在草書領域裡湧現了韋誕、衛瓘、索靖、衛恆等這些傳於書壇的人物,更有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四位光耀千古的大師,他們的師承都導源於中國書法史上第一位巨人--草聖張芝"***見馬世曉《張芝創“一筆書”辨及"冠軍帖"的審美新探》一文***這是歷史的真實,也是客觀的評價。
張芝獲得“草聖”的殊榮絕非偶然,這同他的處世哲學和治學態度有密切關係。張芝出身名門,其父張奐為漢代名臣,“伯英名臣之子,幼而高操,勤學好古,經明行修,朝廷以有道徵,不就。”***《斷書》***張芝“有道”而受到朝廷賞識,下詔求賢,令其作官,而他卻不屑一顧,甘作布衣,這種不貪高官厚祿潔身自愛的思想境界,令人欽佩。張芝刻苦學習書藝以至如醉如痴的精神也令人叫絕。“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衛恆《四體書勢》***據《沙州都督府圖經》對《張芝墨池》的記載:“張芝於此學書,其池盡墨,書絕世,天下名傳。因王羲之《番書論》雲:'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好之絕倫,吾佛及也。'”《敦煌古蹟廿詠》中有一首《墨池詠》讚道 :“昔人精篆素,盡妙許張芝。聖草雄千古,芳名冠一時。舒箋觀鳥跡,研墨染魚緇。長想臨池處,興來聊詠詩。”張芝正是這樣苦苦求索勤奮努力,才攀登上了書法藝術的高峰,其書“為世所寶,寸紙不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草聖。張芝的墨跡見《淳化閣帖》,收有五帖三十八行。張芝著有《筆心論》五篇,可惜早已失傳。張芝還是一位製造毛筆的專家。
張芝季弟張昶,也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尤善章草,書類伯英,時人謂之“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