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攝影如何利用好光

  利用現場光的經驗現場光是創造性攝影的最佳基礎。由於較為闇弱的現場光線,較一般光線更為生動,更能增加攝影影象的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如何利用光拍攝的一些經驗,歡迎大家參閱。

  利用現場光的經驗

  不少專業攝影師在攝影時,都樂於採用現場光。法國著名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鬆,就曾用他的萊卡相機發揮現場光的魔力,獲得了聲望。

  “只用現場光和儘可能不干涉拍攝現場的方法,是來自於我對鏡頭所面臨的形態、光線和現實的尊重和熱愛。”布勒鬆在他寫的《決定性的瞬問》一書的序言和最

  後一段裡,特別闡述了他的這一信念: “在我看來,攝影是在若干分之一秒中,同時認識到一個事件的重要意義,並找到恰當表現這一事件的準確的結構形式。

  “我認為,通過生活實踐,在認識影響著我們並受我們影響的周圍世界的同時,也認識了我們自己。必須在這兩個世界之間,即在我們的內心世界和我們的外部世界之間,建立起均衡來。由於它們之間的不斷相互作用,這兩個世界終於形成了一個世界。這就是我們要表現的那個世界。但是,這只是涉及到了照片的內容方面。對我來說,內容和形式是不能分開的。所謂形式,我指的是外形、線條和明暗對比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嚴密的結構。正是在這個結構中,我們的思想和感情才得以具體深化並表達出來。在攝影中,視覺結構只能來源於訓練有素的直觀感覺。”

  在回答“遇到現場光線實在太暗而無法拍照的情況下,是否要改變現場光線”的問題時,布勒鬆說道“過去,當我接受了一個拍攝肖像的任務時,有時候不得不在房間對面的角落裡對著天花板安放一隻泛光燈,來加強現場的光線。然而,使用目前的膠片和顯影劑,我幾乎用不著加強現場光。當然仍然有些由於光線太暗而無法拍攝的情況,但是,就我的拍攝思想來說,我寧願放棄這幅照片,而不願用像太陽那樣呆板的閃光燈,以致破壞了現場的氣氛和真實感。”

  英國攝影家艾莉森·特拉普摩爾指出:“只有當你開始從現場光的角度來看待室內、室外及晚上發生的景象和活動時,你才會感到現場光為真正創造性的攝影家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現場光攝影遇到的主要問題,往往是由於照明強度低和反差過大所致,而且反差越大,物體的線條和形狀對於影象的效果影響越大。因而,特拉普摩爾認為,現場光攝影時所取的題材本身必須是極為生動有力的,這時只要小心地操作相機,就能使攝影者克服上述問題並創作出成功的作品。

  鏡頭的口徑對現場光攝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拉普摩爾認為:“高速鏡頭***指大口徑鏡頭***佔有肯定的優勢。優質的F1.4或更好的F1.2鏡頭,即使在全開 光圈的情況下,也能獲得清新的效果。”然而,攝影家皮爾斯卻認為:“從事現場光攝影,不一定非得配有大光圈鏡頭。F1.8或F2的普通鏡頭,能使你拍攝出好照片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利用標準鏡頭、廣角鏡頭或中焦遠攝鏡頭***90mm一135mm***,就能拍攝出好照片來。”但由於大多數遠攝鏡頭最大光圈為F3.5或F4,因此,當光線很暗的時候,其速度就嫌慢了。

  快速膠片是現場光攝影成功的首要條件。一般標定速度為ISO 400/27。的膠片,—往往可以強迫沖洗到IS01600/33。甚至ISO 3200/36。。增感沖洗所產生的變粗了的顆粒,能更加烘托出現場光的環境氣氛。新的1501000/31。或更高的彩色膠片,更是大大增加了在昏暗條件下拍片的機會。

  特拉普摩爾指出:“如果你還想取得精確的色彩還原,那麼,所使用的膠片的彩色平衡,只要與照明被攝體的光線種類相匹配,就會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薄暮時分拍照,則可用與日光平衡的膠片來獲得真實的效果。如在深夜拍攝集市和劇院,或用人造光來拍攝普通照片,則宜採用與鎢絲燈光平衡的柯達愛克塔克羅姆160,膠片。通常標定速度為150160/23。的膠片,如果加快速度,可強迫沖洗到IS0320/26。也不會給影像顆粒帶來不利影響。必須記住,強迫沖洗將會影響到整卷膠片,因此在拍攝時全部畫面都應當用加快了的速度。”

  然而,並非總能選擇適合於每一種光線環境的膠片型別以取得準確的色彩。事實上,一部分攝影家喜歡用不對路的膠片以取得不落俗套的效果。這裡,另一種取得準確色彩的方法,是在相機鏡頭前加上一個補償濾光鏡。

  特拉普摩爾認為,現場光攝影的最大難點,是正確估計曝光。他指出,在許多情形下,單鏡頭反光相機上的自動控制系統,會指示出光線不夠。這實際上是沒有足夠的光線可以記錄被攝體的整個色調範圍,而不是不能記錄處於昏暗光線以上的強光和中間色調。如果靠近被攝體測光時,強光的讀數很可能會在曝光表上顯示出李。如果離被攝體不能再近一些時,可對著自己的手背測量讀數,再根據讀數計算出曝光時間。如果認為這一方法不可靠,則可以用幾種不同的曝光時間多拍幾 張,這是在沒有把握的光線條件下,保證至少有一張成功的照片的最佳方法。利用現場光攝影,如果曝光時間長於1/60秒,拍攝時則需要保持相機的穩定,以避免出現模糊晃動的影像,此時最好使用三腳架或就近找一個合適的依託物。攝影家皮爾斯認為,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拍攝,還有一個優點,這就是有可能延長曝光時間,以去掉畫面上一些迅速移動的物體。如果相機前面有人走動,不妨設法縮小光圈,進行長時問曝光。這樣,除非有人站在鏡頭前不動,他們一般不會被記錄在膠片上。在這種情況下,曝光時間越長,效果會越好。對於進行真正的長時間曝光來說,如果偶然有人站在相機前面停下幾秒鐘,不妨蓋上相機鏡頭蓋,等人走開後再繼續曝光。如果你故意要在人多的地方從事這種攝影,那麼可以考慮使用較慢速的膠片,以能進行長時間的曝光。

  美國攝影家F·亨勒常喜歡在作品中追求自然光效果,因此,他也幾乎總是利用現場光拍攝。他指出:“利用現場光並不意味著要把每一件你看到的物體都拍進畫面。為了照片的效果,你並不是每件東西都需要。例如,當你和一些有趣的人坐在一起時,有趣的可能是人們的面部表情,而不是桌子和周圍的環境。利用當時的現場光,你可以強調面部,而使別的物體都暗下來。不必擔心作品中出現純黑的部分,如果這些純黑的部分有用的話,也是必要的。”

  人們通常所謂的“現場光攝影”,首先指的是室內攝影。亨勒認為,使用現場光實際上可以使室內拍攝更容易進行,而不是更困難:“一個原因是你不至於由於裝置過多而影響被攝者。過多的光線會產生一個純粹是人工環境的效果,這一點在作品中往往顯露出來。”

  亨勒指出:“現場光拍攝技術是個法寶,它可以使你拍出適當的心理狀態來。就實際技術而論,最重要的是瞭解你的工具,掌握好你的拍攝時機。你必須動作迅速,即使是決定曝光時間也是如此。有些業餘愛好者似乎容易猶豫不決。你可以根據光線的總亮度迅速決定一個基本曝光時間,然後立刻拍攝。如果沒有把握,最好曝光過度一點。一張曝光過度的底片還可以挽救,而一張曝光不足的底片可能會 太薄,便無可救藥了。“利用現場光拍攝可以產生許多種效果。有側光、順光,也有逆光。當你不能讓光源位於你的背後或頭上時,不要猶豫,利用牆壁和地板的微弱補光,也可以拍出剪影效果的照片來。“在利用現場光拍攝時,雖然我們不能移動光源,但我們可以移動自己,或是移動被攝體。"

  用光與控光

  作為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其用光與控光必是恰到好處的。學習中曾聽一位老師講過:現在喜歡攝影的人很多,評價一位攝影者是業餘還是專業,很關鍵的一項就是看其在攝影中是否會用光與控光。看來,這兩點確是攝影技術上的基本功。在此想淺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當萬物以其色彩繽紛的姿色呈現在世間時,攝影者追尋著美,渴望記錄下這美的一切。但離開了光,一切又會回到黑暗的深淵。光是光澤與斑斕的源泉。然而,為什麼不同的物體會有不同的顏色,同一物體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又會有不同的色彩呢?作為攝影者如何正確地把握住光,如何去正確地反映色彩或表現自己的創作意圖呢!這些問題有些是需要從理念上去搞清楚的。

  ***一***首先談談用光的問題。

  ***1***對光源的認識。

  太陽是連續的光源,其可見光呈現出赤、橙、黃、綠、青、籃、紫的光階。當然中間的過渡色更加豐富了光的內含。太陽雖然在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但並不是任何時候其全色的光線都能全部的投向大地。由於太陽與大地投射角度的變化,或者說由於一天中時間的變化,太陽的光譜會出現不同的偏比。再者,空中大氣雲層的變化也會對太陽發出的光波產生不用的反射效果。這種光源本身的變化都會對地面物體的色彩產生不同的影響。也可以換一個提法,太陽的色溫變化影響著物體的色彩。瞭解這些是十分重要的。有些風光需在早,晚時間的拍攝,這時光源的色溫偏低,其紅彤彤的特殊效果令人陶醉。陰天天空反射蘭光較多,景物色調容易偏冷。又需要加以避免。傍晚黑夜將降臨時分,天空有那瞬間的碧蘭,又可以拍出神祕的夜景。這些都是出於我們對太陽光譜的分析而加以迴避和利用。相提並論,人造光源的特點也必須加以分析,不同的燈光其色溫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其光譜排列各有差異,有的光源是全光譜輸出,有的光源是偏向一方的光譜,而並非全色光源。就連螢火蟲的尾部的光亮都有特定的光譜。這種對光源的鑑別和選擇對我們的拍攝是十分重要的。

  ***2***物體的色彩是反射光源的結果

  物體的固有色是什麼?這點好象不需仔細探究,煤是黑色的,雪是白色的等等何必多問。但,黑暗來臨時,一切都失去了光彩,黑暗中的雪轉瞬也變成了黑色。是的,失去了光源也就失去了色彩,好象失去了亮度一切都變得虛無,人們視覺中的一切彷彿都隱去了一樣。原來物體的色彩是物體在被照亮的情況下才產生的,光源是一切色彩的源泉。色彩只是物體反射了光源的某些光譜而對人的視覺的刺激。色彩是光源本身自有的花環。我們所看到的物體的顏色一般都是以太陽全譜光線照射下所呈現出的色彩,這也是符合人們對顏色鑑別的視覺常規。那麼恰當地選擇光源也就是恰當地選擇了一般對顏色的常規。當一個光源的光譜不完整時,其自身的缺陷必然造成物體顏色的偏離。這正好比鏡子再好也不會都能照出美女一般。物體的色彩是反射光源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恰當地選擇了光源也就是恰當地選擇了顏色的本身。

  ***3***光源的強度與物體的反射率。

  光源是一種能量,其照度的強弱影響著物體的明暗和色彩。當光線很弱時,人們看物體是很吃力的,不易辨認,這因為其照度不夠。紅花在暗光下也會變成紫紅,如果光線更弱。紅花會變成黑花, 這也歸結於照度的變化所至 。所以,適宜的照度,充足的能量給與是保證物體清晰,色彩正常飽和的前提。物體是由不同的材料構成的,材料的粗糙與否,質地如何又存在不同的差異。在一定的照度下,這兩點要素就形成了物體不同的反射率,或者稱為自身的反映亮度不同.反射率高的物體會顯得更鮮豔而清晰。依據物體不同的反射率給予充足的能量照射。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應該是攝影者不可忽略的。

  ***二*** 下面在談談控光的體會。

  ***1*** 控光只是選取光線照度的一部分,並形成和諧的光比。

  控光,顧名思義,是對光的控制。也就是對光源照度強弱的控制,對光源色溫的控制,對 爆光多少的控制。當物體被照的過強時,人眼昏花,其細節會被白光沖淡,當光線過弱時,其黑色又會淹沒一切。只有當光線充足而適宜時,才能較好地反映物體的本色與細節,當我們選擇自然光線或人為布光時,對過強或過弱的光線都應該給予適當的安排,取捨。對需要表現的主體必須保證給予適當的光照,即最大限度的能呈現其質地,細節及真實色彩的光照,並有意識地排列光照強度的不同階梯,取得不同的灰度等級,造成和諧的光比,取得和諧的光效。

  當一個光源已定的時候,其光源的色溫也就決定了,光的照度的過強與過弱會對顏色的飽和度產生不同的影響,也可以說顏色本身摻入了某些消色的成分。對於拍攝的主體,這種影響是不能允許的。當然,對不同的光源,色溫會有差異,取得什麼樣的色溫效果,也是出於攝影者的創作意圖。選擇不同的膠片型別,選用不同的色溫校正方法也是控制色溫的一些方式就不一一細述。

  ***2***瞭解相機和膠片的特點,正確控制曝光。

  人的眼睛可以說是最高階而神祕的相機。當物體進入視線時,光線的明暗和色偏所造成的誤差會得到一定的調節和補充,其視覺的效果是全方位的,立體的。不只是簡單的光譜的再現,而會附加思維上的感性色彩。從而給人一個近似完美的原物的綜合印象。而照相機卻不同,它是由光學透鏡原理而製造的機械裝置其表現方法是單一的而不能兼顧其他。當著重表現主體時,其他陪體往往不可能全面兼顧,這裡不存在感性意識。照相機的測光,曝曝光也是依主體表現的需要來進行認定和調整。保證主體按攝影者的意圖正確再現是控光的根本目的。同樣,膠片也不是人的視網膜。膠片是在製作工藝的限制下,有限地記錄影像.,其感光的寬容度尤其規定了曝光的範圍,當光線的強弱超出了膠片的感光範疇時,其記錄的影像是不真實的,或者是無法記錄的。所以,人們看到的並非能全部如實地被相機所攝取,尤其是全部景物的正確色彩,更不能全部如實地被膠片所還原。這裡需要我們在攝取影象時,將我們要表現的主體放在被膠片所能記錄的最佳感光範圍的照度之內.而超過膠片寬容度的部分我們可用輔助光給予矯正或不可顧及而捨棄之。

  ***3***測光是控光的核心依據。

  老式的相機不具備電子測光系統。人們在進行曝光組合選取時,完全是憑著經驗,類似有一個紙做的小轉盤,一年四季,一日早、午、晚,各有一不同的組合資料的指向。人們只可對整體的光照有一估計的推算,其中對物體各組成部分的細節光比的整合選取,往往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相機都具備了電子測光系統,這就極大地方便了攝影者的創意操作。控光的最終目的是為選取正確的爆光組合創造條件,從而給膠片以正確的曝光的量值。而其核心是建立在正確的測光的基礎之上。電子測光的原理是以測18%度灰板的亮度為標準的,其中又有照度的測定和亮度的測定之分。雖然其方式各異,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這中的一般方法不詳敘及。只想對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應加以留意。首先是亮度的測定。照相機的內部測光系統或反射式測光表的測量都屬於此類。其測光方式又有多種選擇,如偏重中央重點測光,平均測光,點測光等等。選取那種測光方式對於拍攝主體的表現有顯而易見的影響。對不同的表現主體需要採取相應的測光方式,這種選擇不應盲目,而應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被表現的主體的受光範圍,受光狀況就成為測光方式選擇的依據。又如,在點測光方式中,測光點的選擇就顯得十分重要,如何確定18%灰度的點測位置,而物距的遠近又會對點測光的測光夾角產生那些實際影響,諸如此類的實際問題都需要攝影者有個明晰的判斷。再談照度的測量,雖然此種測光方法比較簡單不需要找什麼點,面。但測光表位置的放置又是十分科學講究的,偏離了被攝主體的典型光照的環境,也會對測光的準確度產生相當的影響。當然,不管用什麼方法去測光,其測量的結果都只是曝光的一個參考。攝影者依照創作意圖的最終調整才是最佳的曝光組合。然而,熟練地掌握正確的測光方法,透徹地理解測光的理論,實在是曝光組合的根基,也正是控光的核心所在。

  此次學習收穫是多方面的,這裡僅就對光的認識方面談點自己的想法。有些理論仍是一知半解,未知的領域還太多。肯定所提的觀點有模糊,錯誤及可笑之處。明擺著的道理自己卻在嘮叨。但,自己的認識只此膚淺,為了作業的完成也只好如此吧!望老師給予指點,使自己能在攝影領域的追求中更快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