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后期攻略

  跟大家分享以下拍攝後期技巧,後期這塊我會側重講一下我修圖的一些手段技巧。

  後期

  使用軟體

  主要運用的兩個軟體是Adobe公司的Lightroom和Photoshop;LR用於基本調色和細節的調整,PS用於包圍曝光的蒙版合成,以及之後的微調。

  Lightroom

  LR是一個批量管理圖片的利器,修圖的功能和PS中的Camera Raw濾鏡***ACR***並無太大區別,但是在相簿管理和批量處理上面很有優勢;首先我會把拍攝的照片匯入LR相簿裡,由於之前拍攝的是包圍曝光,所以這些照片都會在LR裡按順序顯示,這時我們選取一張高光陰影曝光適中的圖片作為“基準”進行調色和細節處理。

  鏡頭校正

  首先,修正圖片畸變,刪除色差,啟用鏡頭配置檔案校正;一般來說自動修正畸變即可達到很好的效果,當自動不能很好的修正時,我們可以選擇手動分別對垂直和水平進行修正;“顏色”這欄通過滑塊修復鏡頭紫邊的問題,需要通過放大影象去微調,這塊對於大場景的片子影響不大就不細說了。

  基本引數

  調整圖片的色溫;由於前期拍攝的RAW格式,色溫的調整對於畫質來說是無損的,所以我一般偷懶都是自動白平衡,通過後期去統一調整;清晰度和去朦朧都可以在此時進行調整。

  色調曲線

  由於之前拍攝的是包圍曝光,各格曝光等級的照片我們都有記錄,所以曲線和剛才的基本曝光引數都可以不必調整,去儘可能保證原始畫質。

  色彩

  其次調整圖片的色調,關於顏色這塊眾口難調,我覺得根據大家的個人喜好去調整各項引數即可,也可以使用PS進行,方法很多這裡就不詳細敘述;總之要避免的是色彩斷層或是飽和溢位。

  細節

  關於細節這塊銳化這欄建議不要數值過高,也可以不作調整,在圖片調整尺寸準備輸出的時候再進行銳化是最好的方法;調整銳化欄中的細節保證建築體的細節;進行降噪,也就是明亮度這一欄,調整這裡的放大視窗至圖片邊緣或是陰影處,拖動滑塊並觀察噪點的情況,並調整細節,再調整放大視窗至建築主體觀察銳化情況保證細節不丟失;反覆操作直到放大視窗內的細節和噪點達到一個比較滿意的平衡狀態。

  關於細節處理這塊網上也有多種多樣的方法,包括PS中的外掛等等,這裡就不詳細敘述了。

  其他功能

  LR中還可以運用到的功能,比如徑向濾鏡,漸變濾鏡,調整畫筆,這裡都不一一講解了,在特殊的場景中都可以運用這些工具去區域性優化片子帶來更好的效果。

  同步

  當調整完一張照片後,選取你剛才調整的照片作為第一張,按住CTRL依次選取你所包圍曝光拍攝的照片,進行引數同步。由於我們使用了三腳架固定拍攝,畫面是沒有位移的,所以所有引數都可以進行一次性同步,包括畸變矯正,汙點去除,徑向濾鏡,剪裁等等,這樣我們就得到了8張白平衡,色調,細節等等都統一的照片。

  匯入PS

  現在我們就可以吧處理好的照片右鍵匯入到PS中進行蒙版的合成了。

  Photoshop

  匯入PS後開啟的介面是這樣的,可以看到選項卡上有我們拍攝的8張照片;此時我習慣還是選擇一張基準照片作為蒙版合成的底子;由於天際線的樓宇高低錯落,邊沿形狀十分複雜,加上樓頂燈光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泛光,所以根據手動擦蒙版的便捷性來講,我會選擇一張天空曝光正常的照片作為底子,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陰影部分曝光正常的照片擦出來。

  複製圖層,建立蒙版

  關於蒙版的建立,熟悉PS的朋友都會有自己的習慣和方法,遵循白色顯現,黑色隱藏的原則,這裡我簡單講一下我的習慣操作;複製這張陰影細節最多的圖層至我們選擇的底子那張工作區域,然後將我們選擇的底子放在上層,並點選下方紅圈內的新增向量蒙版,得到一個白色的蒙版。

  筆刷控制

  由於我們建立的是白色蒙版,所以前景色設定為黑色,通俗的來說這樣去擦會是蒙版下面的圖層顯現,如果反轉為前景色為白色,會使圖層隱藏,這個切換可以快速的修復我們不小心多擦的部分;選擇筆刷,筆刷大小,硬度,不透明度,流量,這四點的配合決定了我們對圖片曝光控制的把握,這個把握的熟練度需要大家去實踐操作,感受畫筆的硬度和流量大小,細緻地做好每一筆很快就會熟練。

  經過筆刷的塗抹紅圈區域已經顯現出了下面那張圖層,右邊紅圈內的黑色部分代表已經塗抹過的部分;這裡要說一個小技巧,這張圖片下半部分有大面積的陰影部分,當然也夾雜著屋內、道路、景觀燈的高光區域,我們可以不必要去小心翼翼地塗抹陰影,可以在大面積塗完陰影部分後再去處理這些小型區域的高光,運用反轉前景色擦回高光區域。

  當整張照片的你想需要的陰影細節都顯現之後,選取這兩個圖層,點選CTRL+SHIFT+E進行合併圖層;然後重複剛才的步驟,再次選取一張照片至這個處理好的工作區域,建立蒙版,進行你需要的區域的擦取。

  當然對於圖層與蒙版這塊,可以在同一工作區域建立多個圖層蒙版進行合成,但對於初次接觸蒙版的朋友,很容易混淆圖層的順序,所以建議新手朋友按部就班地一層一層來合成,這樣不容易出錯。

  這裡有朋友可能要問了,一般的三張包圍曝光,陰影細節,高光細節,正常曝光不就夠了麼?這裡我的認為是,由於城市夜景的廣告牌等強光源的泛光問題,需要逐步漸變地消除這個問題,所以我要拍取各個曝光等級且過度均勻的原始素材照片,再利用蒙版畫筆流量,硬度的控制區逐步漸變消除這個泛光。

  這個就是兩張張過渡前後的對比,可以細微地發現泛光的消除也使建築本身更加有質感,畫面更加通透,這樣的處理再加上我們最後一張拍攝的廣告牌細節清晰的照片,就可以合成最為細緻的圖片;而如果使用存在泛光的照片和一張廣告牌細節清晰的照片直接合成,就會看上去非常地不自然。

  當我們將所有的曝光控制都合成到了自己滿意的程度時,可以在PS中進行曲線,色彩方面等等的微調,這裡就不在詳細敘述了。

  成品

  前後對比一下畫面就會顯得更加的通透,而且高光和陰影的細節都顯現出來了,整體畫面中的建築更加有質感。

  其實包圍曝光合成可以通過其他外掛或者在ACR或LR中的自動HDR功能進行實現,也相對便捷一些,但是個人感覺手動地進行蒙版塗抹,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握這個程度,並且可以做到過度自然。

  例項對比

  以上幾張截圖就是最終的成片和前期拍攝的“包圍曝光”原片的對比,每張圖的左上角為成片,大家可以觀察到成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過曝原片部分,哪些地方用到了欠曝光原片部分。

  虛實結合的仿移軸效果

  這張夜景片子由3張照片合成得到,一張實焦兩張虛焦,實焦的片子為了使汽車定格,採用了較快的快門速度,大光圈,拉高了ISO;兩張虛焦採用同樣的引數,手動轉動對焦環,拍攝了一張小光斑和一張大光斑;然後後期利用剛才所說的圖層蒙版的方法來合成,和剛才的曝光合成是一個原理和步驟;小光斑的照片用於實焦畫面周圍,大光斑用於照片外圍,這樣開上去會更自然逼真一些。

  有關風光攝影的前期拍攝和後期技巧就介紹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