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挑選方法有哪些

  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河南蘭考的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說了那麼多,肯定有些懵了,沒關係,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古箏挑選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古箏的選購方法

  主要看三點:音色,用料和工藝。

  一、用料

  1、面板。

  一臺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絃,面板以陽面中段為最佳,陽面是指整株桐木置於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為陽面,去頭斬尾為中段,一般以9-12年樹齡的桐木為最佳,尤以河南蘭考的桐木為最佳,沙土地,木質疏鬆,利於音質的傳導。

  專業演奏古箏的面板以通紋為最佳,中音區紋理間距5-9釐米,高音與低音區間距1.5-2.5釐米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為9mm、11mm、10mm,目前面板大多數採用弦切工藝。

  2、琴絃。

  早期的琴絃以馬尾、鹿筋為原料,到了近期以尼龍鋼絲絃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韻味,琴絃以德國進口鋼絲為主,含碳量均勻,壽命長,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寶泉牌、敦煌牌為代表,較受專業人士歡迎。

  3、箏碼

  一般來說紅木古箏配套紅木箏碼,楠木古箏配套雞翅木箏碼,紫檀古箏配套紫檀箏碼,亦有說法以色木為箏碼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論,箏碼要求紋理垂直向下為最佳,上嵌牛骨,擱弦槽一般為對應琴絃的1/3深度為最佳。

  二、音色

  試音色之前一定要先調準音,沒有音準,就沒有音質,更談不上音色。建議每次演奏以前都進行一下微調,以保證演奏效果。高音區的音色要求有穿透力,中音區音色要紮實,低音區音色要渾厚,整體音色過度要求和諧。

  三、工藝

  古箏上常見的工藝有:雕刻、挖嵌、貝雕、刻字、點螺等,原則上工藝對古箏的音色沒有影響,但是有的工藝對古箏的音質是有影響的,已經逐漸被淘汰,比如說鋼琴漆工藝和景泰藍工藝,由於過度加厚了古箏的側板,影響了共鳴,音色很悶。

  如何區分古箏面板優劣?

  很多初學古箏的使用者在挑選古箏的時候,很是迷茫,本身並不具備挑選的能力,通常情況下,選擇面僅限於挑選工藝品的程度,或者直接委託老師購買,難免有個別箏友被蒙。紅弦從面板的角度來小議一下古箏挑選的方法。

  古箏不僅僅是一件樂器,具有演奏價值,同時也加入很高的藝術手法,具有觀賞價值,好的古箏工藝一定很好,但是光憑工藝根本無法判斷音色好壞,同時,工藝不好的古箏,音色一定不會好的,裝飾的技術難度遠低於音色控制的技術難度,即使有一臺做工不好,但是音色好的古箏,也屬偶然。

  目前用於演奏和考級的古箏形制是全國統一的,長163釐米,21根琴絃。通過不同的指法撥絃,引起振動,通過箏碼傳播到面板,帶動共鳴箱的共振,產生美妙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