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的不良反應的危害

  當寶寶出現咳嗽、痰多、甚至咽喉水腫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狀時,醫生常常會要求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輸液的不良反應危害。

  輸液的不良反應危害

  近來媒體頻頻出現患者因為使用了中藥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還曾有媒體曝光某醫院在輸液瓶中發現黑色絮狀物。有醫生表示“藥物不良反應最終還是藥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靜脈滴注導致了這種不良反應的加劇,嚴重會導致休克甚至死亡。黑醫院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其中,“欣弗”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刺五加註射液、茵梔黃注射液引起嚴重不良反應讓人觸目驚心,揮之不去的痛。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當前有的村衛生所或醫院為了騙錢,“凡病皆吊瓶”的現象非常嚴重。哪怕是牙痛、傷風感冒等小病,也要掛“吊瓶”。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觸目驚心的濫用輸液,不合理用藥已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

  減輕輸液痛苦方法

  使用襯墊

  為使穿刺血管充容,很多護士將止血帶緊緊地捆在病人肢體上,讓病人感到無情的約束與壓抑的痛苦。但如果在扎止血帶的部位先圍上一層襯墊再扎止血帶,就可以完全消除病人的痛苦與不適。

  合理固定

  穿刺成功後如果將左拇指緊緊壓在針柄上,被擠壓的針頭對區域性面板組織的牽拉引起的疼痛是較為劇烈的。遠加近固定法即進針前用左手無名指和小指夾住膠管中段,穿刺好後左拇指輕輕壓在針柄上再小心貼膠布***注意:不能改變進針後針頭與面板間所成的角度***,既簡單易操作又牢固無痛苦。

  輸液的危害預防措施

  1、嚴格遵守《抗菌藥物臨床用藥指導原則》及執行《合理用藥原則》: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絕不靜脈注射。配合藥師參與指導用藥管理,使輸液安全合理。必要時採取處罰的方式加以控制。

  2、糾正醫護人員的醫療習慣和行為,改善服務理念,降低或減少輸液。

  3、普及宣傳用藥知識,告知病人不合理輸液的危害,改善病人就醫行為,不鼓勵不提倡輸液,而是鼓勵科學的用藥。

 

  4、 醫療機構尤其是醫護人員應採用多種方式向患者和家屬宣傳輸液知識,醫護人員在治療時應該提醒患者要配合遵守用藥原則,可減少不合理輸液,從而降低輸液反應。

  不需要輸液疾病清單

  外科:能簡單治療,不靜脈注射

  1. 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 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 輕度軟組織挫傷。

  4. 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 淺靜脈炎。

  6. 老年性骨關節炎。

  7. 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8. 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

  9. 慢性勞損性疾病。

  10. 慢性膀胱炎。

  11. 慢性前列腺炎。

  12. 前列腺增生。

  13. 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 精囊炎。

  15. 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 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 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 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溼疹、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