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人體有什麼危害

  輸液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 穩定地進入靜脈,以補充體液、電解質或提供營養物質。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輸液人體的危害,供大家參考。

  輸液人體的危害

  一是出現發熱反應。這是輸液中常見的一種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輸入的溶液或藥物製劑不純、消毒儲存不良等所致。患者表現為發冷、寒戰和發熱。輕者發熱在38℃左右,在停止輸液數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熱達40℃~41℃,並有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二是空氣栓塞。這是由於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或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併發症。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時,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紫紺和缺氧,並可立即導致死亡。

  三是靜脈炎。這是由於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剌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而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靜脈炎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區域性靜脈的感染。患者沿輸液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區域性組織發紅、腫脹、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四迴圈負荷過重致肺水腫。這是由於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急速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咳嗽、咯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嚴重時稀痰液可從口鼻湧出。這是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現,如果不停止輸液並採取急救措施,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濫用輸液的危害

  1、肺功能下降

  據統計用電鏡觀察每瓶輸入人體的液體裡有大約30萬個直徑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膠微粒,而人體毛細血管直徑只有10Å,所以這些看不見的微粒將沉積在肺臟導致肺功能下降,現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與此不無關係!

  2、急性心衰

  長期輸液將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對健康帶來嚴重不良影響。

  3、抗藥性增強

  輸液過多往往伴隨著抗生素的大量濫用,導致人體菌群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細菌抗藥性的增加。這些都將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嚴重的惡果。

  4、死亡

  如果消毒不嚴、操作不規範,因液體汙染引起過敏反應、輸液反應等,為此每年全國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輸液的過敏反應

  相對而言,口服藥要經過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過濾掉,之後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後就會降低血藥濃度,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率。而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機率相對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過敏反應是致命的。輸液藥品微粒過大,長期積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響肺臟功能。相對於口服藥而言,頻繁地輸液可能還會對身體的一些器官造成影響。

  任何液體藥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國家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標準。國家《藥典》中規定的液體藥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不能超過10毫微米。但是有調查卻發現,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輸液藥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都超過了這一規定,有的甚至達到50毫微米以上。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是不超過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輸液藥品微粒過大,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

  藥品進入血液後,全身所有的靜脈血都要回流到一個屏障器官,即肺臟,它能起到過濾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徑大於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都會被肺過濾出來,只能停留在肺裡。這些顆粒無法通過代謝排出體外,這樣就會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來都是通暢的,這些顆粒積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氣交換不夠,人體呼吸困難。顆粒堵在血管裡無法被清除出去,這時身體自動地採取第二個處理辦法,就是將這些顆粒包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團塊。輸液時如果經常輸不合格的藥品,肺裡就會積聚很多這樣的團塊。

  輸液的配液環節的管理

  1、控制治療室的人數,未經消毒的空氣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其中金葡菌67%葡萄球菌45.5%,在沒有層流通風裝置的空氣中開啟輸液容器時1升容器大約進入100毫升空氣。稀釋藥液時在密閉無菌空瓶內抽吸空氣,配置粉劑要充分振動,待藥液完全溶解再加入液體,現用現配***配置好的藥液放置時間越長、產生的微粒越多細菌汙染越大***。

  2、砂輪切割玻璃安瓿時安瓿割鋸痕,開瓶前要用酒精棉球擦拭,減少玻璃碎屑進入瓶內;抽吸藥液時改變安瓿倒置的吸藥方法,防止安瓿斷裂時微粒混入藥液;抽吸藥液時針頭應置安瓿中間。

  3、選擇合適、側面帶孔的針頭,最好一次性使用,避免加藥時多次穿刺瓶塞,增加微粒產生;穿刺瓶塞時斜角進針可降低碎屑產生。

  4、加強護士操作的無菌觀念防止各種汙染。有條件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可減少藥物配置過程中汙染,並有藥師參與處方的稽核,可保證靜脈輸液的無菌性、相容性和穩定性,確保患者安全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