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有血塊是怎麼回事
女性月經出現血塊?小編這就為你解答:
月經又稱作月經週期***Menstrual Cycle***,是生理上的迴圈週期,發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雌性人類與其他人科動物之間。醫學上認為唯有靈長類***包括人類在內***經歷的生殖週期才叫做月經,除此之外其他哺乳類動物的生殖週期稱為發情周期。女性進入青春期後,卵巢逐漸成熟,並開始分泌女性激素,子宮內膜隨之發生變化而產生月經。女孩一般在12歲左右出現第一次月經,第一次月經來潮叫做月經初潮。正常的女性月經,月經週期平均為28天,月經持續時間一般為3-5天,月經期的月經血量為30-120毫升,多數在50毫升左右。
簡要概述
卵巢 月經的成分主要是血液***3/4動脈血,1/4靜脈血***,子宮內膜組織碎片和各種活性酶及生物因子。其中纖維蛋白溶解酶使月經血呈液態,不致凝固,前列腺素起收縮子宮的作用。 醫學上認為唯有靈長類***包括人類在內***經歷的生殖週期才叫做月經,除此之外其他哺乳類動物的生殖週期稱為發情周期,月經由生殖激素系統調節,是生物繁殖的需要。一個女人的初次月經被稱為初潮,而初潮的出現標誌著女性已經步入了青春期。女性初潮時的平均年齡為12歲。遺傳、飲食與身體健康等等多方面因素可以使初潮提前或者延後到來。月經的停止標誌著女性已經邁入了絕經期,又稱更年期。絕經期女性的平均年齡為51歲,當然就像初潮一樣,遺傳、疾病、手術與醫學治療等等多方面因素會使絕經期提前或者延後,40至58歲步入絕經期均屬於正常現象。而絕經期在35歲或之前到來則定義為早衰。
月經由來
首先必須瞭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結構及其生理功能,才能說明這一問題。
女性的內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宮、輸卵管構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宮和輸卵管則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幾十萬個卵泡,每個卵泡中含有1個卵子。
月經週期 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沒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腦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漸發育,同時合成雌激素。當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卵之後,卵鐋壁塌陷,細胞變大、變黃,稱為黃體,它合成雌激素的同時還產生孕激素。
隨著卵巢的變化,子宮內膜受其影響也發生相應的週期性變化。雌激素使子宮內膜增厚,內膜細胞增多、增大,間質內小動脈變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狀,稱為增殖期子宮內膜。排卵後,由於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宮內膜發生水腫,腺體產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內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稱為分泌期子宮內膜。
如果此時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則受精卵經輸卵管運送到子宮內發育,稱為妊娠,妊娠組織合成一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援卵巢黃體繼續發育;如果卵子沒有受精,在排卵後14天左右,黃體萎縮,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時子宮內膜中的血管收縮,內膜壞死而脫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經。
因此,月經週期的長短,取決於卵巢週期的長短,一般為28-30天,但因人而異,也有23-45天,甚至3個月或半年為1個週期。只要有規律,一般都屬於正常月經。
出血的時間一般為2-7天,每一次月經出血總量為30-50ml。有人認為月經量多於80ml即為病理狀態。
形成原因
月經是由下丘腦、垂體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調節的,在月經週期中的月經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從而對腺垂體和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減弱或消除,導致下丘腦對促進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繼而導致腺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發育,雌激素分泌逐漸增多。此時,雌激素又刺激子宮內膜進入增殖期。黃體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導致排卵。此期中雌激素與孕激素水平均升高。這對下丘腦和腺垂體產生負反饋抑制加強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水平下降,導致黃體退化,進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宮內膜失去這二種激素的支援而剝落、出血,即發生月經。此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減少,又開始了下一個月經週期。
變化過程
月經週期是由下丘腦、垂體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調節的,在月經週期中出現下列的變化過程:
① 女性達到青春期後,在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控制下,垂體前葉分泌促卵泡成熟素***FSH***和少量黃體生成素***LH***促使卵巢內卵泡發育成熟,並開始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發生增生性變化;
② 卵泡漸趨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漸增加,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又通過對下丘腦垂體的正反饋作用,促進垂體前葉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為明顯,形成黃體生成素釋放高峰,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
③ 在黃體生成素的作用下,排卵後的卵泡形成黃體,並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期子宮內膜,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長且機能分化,轉變為分泌期內膜;
卵巢 ④ 由於黃體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這兩種激素濃度增加,通過負反饋作用抑制下丘腦和垂體,使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黃體生成素減少,黃體隨之萎縮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減少,子宮內膜驟然失去這兩種性激素的支援,便崩潰出血,內膜脫落而月經來潮。
月經俗稱
月經又稱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見紅等,因多數人是每月出現1次而稱為月經,它是指有規律的、週期性的子宮出血。嚴格說來,伴隨著這種出血,卵巢內應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黃體形成,子宮內膜有從增生到分泌的變化。但是在臨床上常有不經過排卵而有子宮出血的現象,叫做無排卵性月經。
近年來,對月經的俗稱有所增加,如壞事兒了、大姨媽、姑媽、好事、倒黴了等等。現代女性月經初潮平均在12.5歲。絕經年齡通常在45~55歲之間,其原因有排卵功能老化,雌激素分泌降低等各方面因素有關。 天癸指月經,見於《古今醫統》。
簡單來說就是卵泡發育促使子宮內膜增厚,排卵後如果不能受精,那麼內膜就會脫落,形成月經,然後迎接下一個週期。
?很多女性往往把月經中出現血塊看作很正常的事,一般不予重視,其實這種意識是錯誤的,如果連續出現月經量多且血塊為血瘀狀,就要及時到醫院診查,查詢原因。
正常月經血是暗紅色、不凝固的血液,血中含有少量的子宮內膜碎片、子宮頸粘液和陰道脫落的上皮細胞。當出現了較大的內膜脫落時,就會有血塊出現,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情況下,月經血出現血塊的現象與它的出血量和出血的速度有一定的關係,如果經血被阻塞在同一個區域而沒有及時排出,囤積5~10分鐘就會形成血塊。血塊通常在早晨剛起床或者久坐之後。
除了正常因素之外,月經有血塊與什麼因素有關?
子宮肌瘤:如果女性出現月經血塊多,而且痛經的現象比較嚴重,很有可能是子宮肌瘤病變引起的。
內分泌失調:女性出現月經血塊,一般是和子宮內膜脫落有關係,但如果出現連續性的月經量多,並且血塊多的現象,可能是內分泌失調所致。
中醫食療緩解月經量大、血塊多
1、益母草飲:益母草、烏豆、紅糖、老酒各30克,加兩碗水,文火煮開後再煮半小時左右,取汁。每日分三次,溫熱飲用。
2、田七末:取3克田七末用開水沖服,每天兩至3次,從例假來時服用至疼痛消失。
小編提示:女性朋友要多注意保養自己哦。
- 月經有血塊是怎麼回事
- 關於紫川經典語錄配圖
- 竹筍炒牛肉怎麼做好吃的做法步驟
- 精闢的人生感悟句子
- 初中化學教研工作計劃範文三篇
- 花朵黑白裝飾畫圖片簡單
- 腦筋急轉彎選擇題四選一的遊戲
- 限期整改通知書格式
- 弘揚傳統文化的手抄報圖片
- 天秤座的人是如何對付小三的呢
- 車位租賃協議書
- 男生超拽霸氣的簡單簽名
- 高考語文小說的閱讀和傳記類閱讀答題技巧
- 農村鋼結構施工合同書範本
- 最繁華的街道打一成語
- 最適合創業的好專案
- 有關愛情的名言名句名段
- 接觸性皮炎該怎麼治療方法
- 奶奶生病了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
- 兒童衣服上的黃漬如何可以洗掉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