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手抄報

  聰明伶俐活潑的孩子一般都認為心裡是最健康的,這可不以為然。身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僅身體健康,同時也希望心理也要健康。你知道怎麼做一份心理健康的手抄報嗎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_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欣賞

  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1

  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2

  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3

  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4

  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5

  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1

  判斷孩子心理健康

  一、活潑樂觀

  孩子在與大人和同齡孩子交往和交往過程是坦誠隨和的,從不掩飾自己的各種情緒,非常樂觀接受他人的意見和見意,不論是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和經歷挫折心裡創傷,不會把所發生事淤積心裡都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很快釋放內心的不愉快。

  二、心態平衡

  燦爛的笑容,保持開心樂觀的心態,不管是遇到什麼事保持冷靜的心情,情緒不會因事情的大起大落而引起心情波動過大,遇事淡定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任何問題,焦慮不安的去解決、勇於去面對。

  三、知欲強

  求知慾強的孩子往往興趣愛好極為廣泛,很喜歡動腦筋和觀察事物,思維敏捷勇於探索,只要自己感興趣的事什都想去學,都想去嘗試,聰明伶俐反應快,敢於提出自己想法和見解。

  四、人際關係好

  去哪都會受歡迎,心胸開闊的孩子人緣關係好,懂得尊重他人,友好的他人和睦相處共事。積極參加朋友們和集體活動,適應能夠好溝通能力強。

  五、意志力強

  遇事淡定,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從不半途而為廢,有種不解決難題不罷休的精神,以自己的能力排除外界的施壓和內心心態的干擾,以自己的目標為中心奮鬥,擁有自強自大精神。

  通過以上五點可以判斷出孩子的心理是否陽光健康。孩子的心理問題直接影響著他的學習生活和以後的性格養成,所以父母們千萬不要忽略孩子的性格心理教育。

  六、反應能力適度與行為協調

  健康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模式和諧統一。對外部刺激反應適度,表現既不異常敏感也不異常遲鈍,並具有一定應變、應對能力。

  七、心理年齡符合實際年齡

  心理健康的兒童、青少年具有與其實際年齡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徵,並形成與年齡階段相適應的心理、行為模式。如果心理、行為嚴重偏離相應的年齡段特徵,可能存在心理髮育問題。表現為發展嚴重滯後或超前,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2

  家長怎樣使孩子情緒穩定,保持良好的心境呢?

  1.沒有感情就沒有追求,感情是行為的強大動力,家長要珍愛少年的感情。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積極上進.他們正當的追求,使他們的正當需要得到滿足,獲得積極的體驗。

  2.培養孩子善於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要培養他們的挫折耐力***也就是堅強意志***。挫折耐力就是對挫折情境的預料和抵抗能力。人在受挫折的時候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理智降低,會作出不該做的事。為了避免和減少這種情況,就要引導少年加強道德意識和樂觀主義情操的修養,學會對複雜的事情進行全面分析,對挫折的情境做好預見性的思想準備,一旦出現挫折,會冷靜分析挫折的內外因,而採取恰當的措施。並學會在激怒、苦悶的情況下進行情感的自我調節。

  3.家庭要保持和睦、協調的氣氛。環境舒適,心情才能愉悅,家長要創造條件使孩子經常生活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這樣孩子會心情舒暢,生動活潑她生活和學習。家長要經常和孩子進行談心活動。談思想,談學習、講故事。這樣,既能交流思想又能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動,防止他們感情上的兩極變化,穩定他們的情緒。

  家長還應細心觀察孩子的心情變化,瞭解其變化的原因,發現有什麼思想疙瘩,應及時幫助排解。並且,要教育孩子逐步培養自已排除不良心境的能力。

  4.注意對孩子進行高階情感的培養。高階情感,即情操,如集體榮譽感、愛國主義情感、道德感、友誼感、理智感和美感等。家長要儘量瞭解孩子對社會上一切事物的態度,引導他們關心大事,而不為一點小事動感情。這樣才能匯入高階情感的軌道,促使他們的情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