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方案

  小學生是我們整個民族的根基,體質健康關係著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一、成立測試領導小組

  組 長:賴玖龍校長

  副組長:郭興華***本次測試的具體負責人***

  成員:張永富、代長春、張弘武、賀毅、汪春豔、賴維平***負責場地、器械、技術指導*** 各年級組長 ***負責本年級的測試安排,對所測資料的真實性負責,為本年級的安全責任人***

  二、測試分工

  1、班級每項測試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學生到測試場地,協助測試員進行測試,各測試員對所測得的資料真實性負責;各班主任、班級體育教師對本班資料真實性,對測試過程中的學生安全負責。班主任、體育教師要複核,體育教師最終負責本班資料的錄入***校文印室可協助***。

  2、各年級組長收齊相關紙質測試表格,查驗簽名後交由測試領導組存檔備查。

  3、測試專案:

  2015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專案表

  組別 測試專案

  小學一、二年級

  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

  小學三、四年級

  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小學五、六年級

  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400米跑***50米×8 往返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說明:凡測試專案後未註明性別的,男、女生均應測試。特殊體質需免測的,要填寫申請表。

  具體測試人員分工:曾思勇,周鵬,李俊傑,羅兵,李小瓊負責所任年級的各 專案測試

  四、器材及場地

  所需器材:

  身高體重器 視力表 坐位前屈計 電子肺量計 跑表 跳繩

  50米和50米×8的場地安排:

  五、測試時間 2015.9.21——2015.10.20資料上報時間截止:2015.10月25日

  2015年須填寫測試環境資訊後才可進行資料報送。***測試環境資訊包含每個測試專案成績、測試時間、地點、方式和人員等資訊***

  六、測試目的和方法

  1身高體重

  身高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身高,與體重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髮育的水平及營養狀況。

  2.場地器材

  身高測量計。使用前應校對0點,以鋼尺測量基準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紅色刻線的高度是否為10.0釐米,誤差不得大於0.1釐米。同時應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線處是否緊密,有無晃動,零件有無鬆脫等情況並及時加以糾正。3.測試方法

  受試者赤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併攏,足尖分開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區與立柱相接觸,軀幹自然挺直,頭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右側,將水平壓板輕輕沿立柱下滑,輕壓於受試者頭頂。測試人員讀數時雙眼應與壓板水平面等高進行讀數,記錄員複述後進行記錄。以釐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測試誤差不得超過0.5釐米。

  4.注意事項

  ***1***身高計應選擇平坦靠牆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

  ***2***嚴格掌握“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的測量姿勢要求,測試人員讀數時兩眼一定與壓板等高,兩眼高於壓板時要下蹲,低於壓板時應墊高。

  ***3***水平壓板與頭部接觸時,鬆緊要適度,頭髮蓬鬆者要壓實,頭頂的髮辮、髮結要放開,飾物要取下。

  ***4***讀數完畢,立即將水平壓板輕輕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壞。

  ***5***測量身高前,受試者應避免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體重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體重,與身高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髮育的水平及營養狀況。

  2.場地器材

  槓桿秤或電子體重計。使用前需檢驗其準確度和靈敏度。準確度要求誤差不超過0.1%,即每百千克誤差小於0.1千克。檢驗方法是:以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準砝碼***或用等重標定重物代替***分別進行稱量,檢查指標讀數與標準砝碼誤差是否在允許範圍。靈敏度的檢驗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碼,觀察刻度尺變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毫米或遊標向遠移動0.1千克而刻度尺維持水平位時,則達到要求。

  3.測試方法

  測試時,槓桿秤應放在平坦地面上,調整0點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試者赤足,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站在秤臺中央。測試人員放置適當砝碼並移動遊標至刻度尺平衡。讀數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記錄員複誦後將讀數記錄。測試誤差不超過0.1千克。

  4.注意事項

  ***1***測量體重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

  ***2***受試者站在秤臺中央,上下槓桿秤動作要輕。

  ***3***每次使用槓桿秤時均需校正。測試人員每次讀數前都應校對砝碼標重以避免差錯。

  2、肺活量體重指數

  ***1***測試目的:測試學生的肺通氣功能

  ***2***測試方法:房間通風良好;使用乾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則每換測試物件需消毒一次。每測一人時將口嘴朝下倒出唾液,並注意消毒後必須使其乾燥***。肺活量計主機放置平穩桌面上,檢查電源線及藉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鍵液晶屏顯示“0”即表示機器進入工作狀態,預熱5分鐘後測試為最佳。首先告知被測試者不必緊張,並且要盡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氣效果最好。令被測試者面對儀器站立、手持吹氣口嘴,面對肺活量計站立試吹1—2次,首先看儀表有無反應,還要試口嘴或鼻處是否漏氣,調整口嘴和鼻夾***或自己捏鼻孔***;學會深吸氣***避免聳肩提氣,應該像聞花式的慢吸氣***;深吸氣後屏住氣再最準口嘴盡力深呼氣,直到不能呼氣為止,防止此時從口角處吸氣,測試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氣。被測試者進行一兩次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動作後,更深的吸一口氣,向口嘴處慢慢撥出至不能再撥出為止,吹氣完畢後,液晶屏上最終顯示的數字即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試者測三次,每次間隔15秒記錄三次數值,選取最大值作為測試結果。以毫升為單位,不保留小數。

  3、視力測試方法

  一、測試器材

  標準對數視力表。***場所暫定在食堂進行***

  視力表懸掛高度使5.0行視標與多數受檢者的雙眼呈水平位置。視力表照度約300~500 勒克斯。

  三、測試方法

  1.受檢者在距視力表5米處站立,用遮眼板將左眼輕輕遮上,先查右眼,後查左眼,均為裸眼視力。

  2.可先從5.0一行視標認起。如果看不清再逐行上查,如辨認無誤則逐行下查。要求對每個視標的識別時間不超過5秒。規定4.0~4.5各行視標中每行不能認錯1個;4.6~5.0各行視標中每行不能認錯2個;5.1~5.3各行中每行不能認錯3個。超過這一規定就不再往下檢查,而以本行的上一行記為該受檢者的視力。

  3.如5米處不能辨認視力表最上一行視標時,令受檢者站立於距視力表2.5米處或l米處進行檢查。所得視力值應分別減去校正數值0.3或0.7後,記為該受檢者的視力。 例如,某受檢者在5米處不能辨認最上一行視標,令其在2.5米處檢查。所得視力為

  4.2,則4.2-0.3=3.9,該受檢者視力即為3.9;某受檢者在5米和2.5米處都不能辨認最上一行的視標,令其在1米處檢查。所得視力為4.2,則4.2-0.7=3.5,該受檢者視力為3.5。

  5.視力記錄方式:將受檢者的左、右眼裸眼視力分別記入相應方格內。

  例如,某受檢者的左、右眼裸眼視力分別為5.0和4.6。應在與“左”對應的方格內填入 “5.0”,在與“右”對應的方格內填入 “4.6”。

  四、注意事項

  1.檢查視力前,應向受檢者講解檢查視力的目的、意義和方法,取得他們的配合。配戴眼鏡者應摘去眼鏡***包括隱形眼鏡***,檢查裸眼視力。

  2.檢查如採用自然光線,應選擇晴天,在固定時間和地點進行,以便前後對比。

  3.檢查前不要揉眼,檢查時不要眯眼或斜著看。檢測人員應隨時注意監督。

  4.用遮眼板時,檢測人員要提醒受檢者不要壓迫眼球,以免影響視力。

  5.不宜在長時間用眼、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後即刻檢查視力。至少要休息10分鐘以後再做檢查。檢查若在室內進行,受檢者從室外進入後也應有15分鐘以上的適應時間。

  4、坐位體前屈

  一、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在靜止狀態下的身幹、腰、髖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主要反映這些部位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及學生身體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

  二、測試方法

  受試者坐在連線於箱體的軟墊上,兩腿伸直,不可彎曲,腳跟併攏,腳尖分開約10—15釐米,踩在測量計垂直平板上,兩手併攏;兩臂和手伸直,漸漸使上體前屈,用兩手中指尖輕輕推動標尺上的遊標前滑***不得有突然前伸動作***,直到不能繼續前伸時為止。測試計的腳蹬縱板內沿平面為0點,向內為負值,向前為正值。記錄以釐米為單位,取小數點後一位。如為正值則在數值前加“+”符號,負值則加“—”符號。

  三、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應在平地上做好準備活動,以防拉傷。

  ***2***測試時,如發現兩腿彎曲或兩上臂突然前伸時應重做。

  ***3***測量計應靠牆放置。

  ***4***身體前屈兩臂向前推遊標時兩腿不能彎曲。

  5、仰臥起坐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腹肌耐力。

  2.場地器材

  墊子若干塊***或代用品***、鋪放平坦。

  3.測試方法

  受試者仰臥於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角左右,兩手指交叉貼於腦後。另一同伴壓住其踝關節,以固定下肢。受試者坐起時兩肘觸及或超過雙膝為完成一次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測試人員發出“開始”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記錄1分鐘內完成次數。1分鐘到時,受試者雖已坐起但肘關節未達到雙膝者不計該次數,精確到個位。

  4.注意事項

  ***1***如發現受試者借用肘部撐墊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時,該次不計數。

  ***2***測試過程中,觀測人員應向受試者報數。

  ***3***受試者雙腳必須放於墊上。

  6、跳繩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下肢爆發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2.場地器材

  地面平整、乾淨的場地一塊,地質不限。主要測試器材包括秒錶、發令哨、各種長度的跳繩若干條。

  3.測試方法

  兩人一組,一人測試,一人記數。受試者將繩的長短調至適宜長度,聽到開始訊號後開始跳繩,動作規格為正搖雙腳跳繩,每跳躍一次且搖繩一回環***一週圈***,計為一次。聽到結束訊號後停止,測試員報數並記錄受試者在1分鐘內的跳繩次數。測試單位為次。

  4.注意事項

  ***1*** 小學低年級學生參加跳繩測試時,應由教師計數。

  ***2*** 測試過程中跳繩拌腳,除該次不計數外,應繼續進行。

  7、50米跑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速度、靈敏素質及神經系統靈活性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50米直線跑道若干條,地面平坦,地質不限,跑道線要清楚。發令旗一面,口哨一個,秒錶若干塊***一道一表***。秒錶使用前,應用標準秒錶校正,每分鐘誤差不得超過0.2秒。標準秒錶選定,以北京時間為準,每小時誤差不超過0.3秒。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測試。站立起跑,受試者聽到“跑”的口令後開始起跑。發令員在發出口令同時要擺動發令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軀幹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小數點後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0.2秒記錄之。

  4.注意事項

  ***1***受試者測試最好穿運動鞋。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涼鞋。

  ***2***發現有搶跑者,要當即召回重跑。

  ***3***如遇風時一律順風跑。

  8、50米×8往返跑

  1.測試目的

  該專案是400米跑的替代專案。主要測試學生速度、靈敏及耐久力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50米跑道若干條,道寬2~2.5米,地面平坦,地質不限。在起***終***點線前0.5米和49.5米處各立一標杆,杆高1.2米以上,立於跑道正中。秒錶若干塊,使用前校正,要求同50米跑測試。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進行測試。用站立式起跑。當聽到“跑”口令後開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時就逆時針方向繞過標杆,不得碰扶標杆,不得串道。測試人員發出“跑”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當受試者胸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時停表。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不計小數。

  4.注意事項

  ***1***測試人員應向受試者報告剩餘往返圈數,以免跑錯距離。

  ***2***測試人員應告知受試者在跑完後應繼續緩慢走動,不要立刻停下,以免發生意外。

  ***3***受試者不得穿皮鞋、塑料涼鞋、釘鞋參加測試。

  ***4***對分、秒進行換算時要細心,防止差錯。

  紅星小學體育組

  20XX年9月

  篇2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和上報工作通知***教體藝廳函[2014]30號***的相關要求及肥城市教育局2014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促進我校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經常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不斷糾正和改變體質健康狀況中出現的問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體質健康水平,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2、測試小組:

  組 長:

  成 員:體育教師、各班班主任

  ***職責:負責按照方案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測試和指導鍛鍊,負責成績的收集、整理並對照《標準》及評分標準如實填寫表冊,及時上報錄入小組。***

  3、錄入小組:

  組 長:

  成 員:等體育教師

  ***職責:負責成績的錄入、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單的列印及公佈。***

  二、工作要求:

  1、各班主任應按照《標準》的實施要求統一安排,制定實施計劃方案,落實專人負責,做到明確職責,協同配合,共同組織實施,並將此工作列入學校班主任考評及體育教師的工作考核之中。

  2、測試要統一標準,統一要求;資料的記錄要真實,杜絕虛擬測試成績。表冊填寫字跡清楚、工整,不改寫,格式正確。

  3、針對學生身體特點,考慮氣候、場地等因素,科學組織測試工作,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4、班主任和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進行“體育達標”訓練,都要對學生提出安全要求。要利用班會和體育課對學生進行體育達標及訓練的安全教育。

  5、測試小組務必認真組織測試工作,並按時將相關表冊上報錄入小組。

  6、學校對《標準》測試工作要定期自查。

  三、測試分組與測試專案:

  根據學生的生長髮育規律,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育健康狀況,將測試物件劃分為以下組別:小學一、二年級為一組、小學三、四年級為一組、小學五、六年級為一組。

  測試資料專案為:

  小學一、二年級測試專案:體重指數、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

  小學三、四年級測試專案:體重指數、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小學五、六年級測試專案:體重指數、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50米×8往返跑。

  四、測試、等級評定與登記:

  1、《標準》的測試每學年進行一次,由體育教師及班主任組織進行,學校組織抽查、評優。

  2、測試前要作好充分準備工作和制定測試過程中的安全措施。測試前進行儀器的校準,測試資料和記錄要準確無誤,並進行嚴格核查,測試、記錄、監督檢查人員要簽字。

  3、因病或殘疾不能參加全部或部分專案測試,無法進行評分和等級評定的學生,可向學校提交免予執行《標準》的申請,經縣級以上醫院證明,班主任、體育教師簽字,學校審批後方可免予執行。但能參加測試的專案仍需測試記錄,可不作為評價等級依據。免予執行《標準》的學生評價等級為及格。

  4、因病臨時不能參加測試的學生經校醫***保健教師***證明,體育教師核准,可不參加本次測試,但須進行補測。

  5、對《標準》測試成績不合格者,准予補考。

  6、測試成績、評定結果應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以便指導學生科學合理的鍛鍊和得到家長的支援、幫助。

  7、《標準》按百分制記分,每個測試專案得分之和為《標準》的最後得分,根據最後得分評定等級:90分以上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60分一79分為及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

  8、學校要建立《標準》的專項檔案。學生測試專案的成績,按照《標準》的要求計算得分、評定等級,並存檔。學校將電子匯出資料、彙總統計表上報教育局,並接受上級抽查、確定網上上報。

  9、每學年測試的原始資料和統計資料要妥善儲存。學校有專人儲存或統計,並定期歸入學生的體育健康檔案。

  五、資料收集與整理上報、公佈

  1、各班級要按照《標準》的有關要求,準確及時地採集、彙總、上報《標準》的有關資料。2014年9月1日---10月31日完成資料測試、上報工作。

  2、班主任負責對本班的測試資料、評定等級進行統計分析,認真填寫有關報表,並及時將學生測試結果向家長公佈。

  測試工作時間安排

  1、2014年9月9日——15日以班級為單位填寫相關表冊; 2、2014年 9月16日——10月14日進行測試工作和資料上報。結合實際測試舉行體質健康監測秋季運動會。

  3、2014年 10月15日——10月20日上報 “標準”測試結果與分析。

  4、2014年10月21日——25日公佈測試結果,進行學校班級分析報告。

  5、2014年12月底填寫家庭通知單及運動處方。

  六、其他要求與措施

  1、做好學生、教師、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學生懂得體質健康的重要性,讓教師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讓家長支援學校的體育達標活動。

  2、加強對《標準》測試的組織和管理,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活動,將體育課、大課間及各種體育課外活動有機結合,保證活動時間,推動經常鍛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指導,促進學生體質的健康發展。

  3、有計劃性地開展體育測驗活動,督促、指導和加強學生平時鍛鍊和了解自身體質健康狀況。

  4、保證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安排好兩課兩操一活動,確保學生的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並作好安排、記錄,保證鍛鍊的質量。

  5、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健全各項安全保障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強對場地、器材、裝置的安全檢查。在日常體育鍛煉、測試中做好安全防範工作,以防事故產生。測試前要檢查和了解學生身體健康情況,對生病學生實行緩測或免測。堅決杜絕平時不鍛鍊,測試時搞突擊的現象,謹防意外傷害事故發生。

  6、保證《標準》測試的一切經費,積極購置《標準》測試所用器械,以保障測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七、獎勵與處罰

  1、學校對《標準》實施工作將進行總結評比,給予獎懲,以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不僅要獎勵達標優秀的學生,而且要注重評比經常鍛鍊表現好、各項指標增長幅度大的學生,還應對優秀體育骨幹進行獎評,同時也對參與《標準》測試工作的有關人員進行獎評。

  2、學生達到《標準》合格標準以上者方可評為三好學生。

  篇3

  根據國家教育部和體育總局頒發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精神,堅持學校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了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與管理

  1、領導小組:

  組 長: 李廣鵬

  副組長: 劉波

  組 員: 趙宗華 孫中彬 各班班主任

  2、學校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要求,制定實施方案且開展工作,並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納入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學校有專人負責,實行崗位責任制,校長為《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的第一責任人。

  3、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統一安排、班主任等協同配合,共同組織實施。學校負責實施的計劃和監督工作,班主任負責測試的組織成績記錄、等級評定,負責本班的組織工作。

  4、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列入學校班主任評估工作內容之中。

  二、測試分組與測試專案

  根據學生的生長髮育規律,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育健康狀況,將測試物件劃分為以下組別:小學一、二年級為一組、小學三、四年級為一組、小學五年級為一組: 測試資料專案為:

  小學一、二年級測試專案: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

  小學三、四年級測試專案: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小學五年級測試專案: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

  另外本次測試由標準分與附加分之和構成,滿分為120分。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

  三、時間安排:

  1、10.21-10.25 全校體育老師及班主任培訓

  2、10.26-11.8 體育老師利用體育課及大課間對學生加強技能訓練 3、11.16-11.18 對全校學生進行測試並登記

  6、11.19 對各班測試成績進行彙總

  7、11.20 成績上報

  四、測試、等級評定與登記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每學年進行一次,由學校自行組織。

  2、測試前要作好充分準備工作和制定測試過程中的安全措施。測試資料和記錄要準確無誤,並進行嚴格核查,測試、記錄、監督檢查人員要簽字。

  3、因病或殘疾不能參加全部或部分專案測試,無法進行評分和等級評定的學生,可向學校提交免予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申請,經縣級以上證明,班主任、體育教師簽字,學校審批後方可免予執行。但能參加測試的專案仍需測試記錄,可不作為評價等級依據。免予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學生評價等級為及格。

  4、因病臨時不能參加測試的學生經校醫證明,體育教師核准,可不參加本次測試,但須進行補測。

  5、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不合格者,在本學年度准予補考一次,補考仍不及格者,則學年評定等級為不及格。

  6、測試成績、評定結果應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以便指導學生科學合理的鍛鍊和得到家長的支援、幫助。

  7、每學年測試的原始資料和統計資料要妥善儲存。學校有專人儲存或統計,並公佈測試成績。

  五、資料收集與整理上報

  1、各班級要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有關要求,準確及時地採集、彙總、上報《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有關資料。***11月20日全部上報國家體測網***

  2、班主任負責對本學校的測試資料、評定等級進行統計分析,認真填寫有關報表。

  六、具體要求與措施

  1、我校做好學生、教師、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學生懂得體質健康的重要性,讓教師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讓家長支援學校的體育達標活動。

  2、我校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組織和管理,積極組織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形式,將體育課的組織形式與課間操以及各種體育課外活動有機結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

  3、我校有計劃性地開展體育測驗活動,督促、指導和加強學生平時鍛鍊和了解自身體質健康狀況,但要避免將體育課變成測驗課。

  4、學校保證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安排好各項活動,確保學生的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並作好安排、記錄,保證鍛鍊的質量。

  5、學校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日常體育鍛煉、測試中作好安全防範工作。對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責任人和主管領導的責任。

  6、學校積極籌措資金,保證《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一切經費,積極購置《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所用器械,以保障《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20XX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