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是怎麼引起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遇到闌尾炎發作的情況,那麼的?導致闌尾炎的原因你知道嗎?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引起闌尾炎的原因,希望對你有用!
的
1、急性闌尾炎
***1***梗阻 闌尾為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在此基礎上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梗阻為急性闌尾炎發病常見的基本因素。
***2***感染 其主要因素為闌尾腔內細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闌尾腔因與盲腸相通,因此具有與盲腸腔內相同的以大腸桿菌和厭氧菌為主的菌種和數量。若闌尾黏膜稍有損傷,細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3***其他 被認為與發病有關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瀉、便祕等胃腸道功能障礙引起內臟神經反射,導致闌尾肌肉和血管痙攣,一旦超過正常強度,可以產生闌尾管腔狹窄、血供障礙、黏膜受損,細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此外,急性闌尾炎發病與飲食習慣、便祕和遺傳等因素有關。
2、慢性闌尾炎
臨床上大致可分為反覆發作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兩大類。前者多由於急性闌尾炎發作時病灶未能徹底除去殘留感染,病情遷延不愈而致。多有明確急性闌尾炎病史,此後反覆發作,但臨床表現較急性闌尾炎為輕,由於病史明確,診斷容易。後者沒有急性闌尾炎發作史,症狀隱晦,體徵也多不確切,有時出現另外點壓痛,可能與另外慢性梗阻有關。
闌尾炎的症狀
1、急性闌尾炎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早期階段為一種內臟神經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臍周疼痛範圍較彌散,常不能確切定位。當炎症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有時闌尾壞疽穿孔,腹痛反而有所緩解,但這種疼痛緩解的現象是暫時的,且其他伴隨的症狀和體徵並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劇。
***2***胃腸道症狀 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噁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3***發熱 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併發腹膜炎。伴有寒戰和黃疸,則提示可能併發化膿性門靜脈炎。
***4***壓痛和反跳痛 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隨闌尾解剖位置的變異,壓痛點可相應改變,但關鍵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壓痛點。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徵。在肥胖或盲腸後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 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徵,壞疽穿孔併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才能判斷有無腹肌緊張。
***6***面板感覺過敏 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面板感覺過敏現象,範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並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面板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2、慢性闌尾炎
***1***腹部疼痛 右下腹部疼痛,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患者在飽餐,運動,勞累,受涼和長期站立後,誘發腹痛發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闌尾炎的發作。
***2***胃腸道反應 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噁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祕。
***3***腹部壓痛 壓痛是惟一的體徵,主要位於右下腹部,一般範圍較小,位置恆定,重壓時才能出現。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但有時可觸到脹氣的盲腸。
***4***間接體徵 各種特定的壓痛點如麥氏點、蘭氏點及腰大肌徵、羅氏徵,在慢性闌尾炎的診斷中不一定出現。
臨床上急性闌尾炎較為常見,各年齡段及妊娠期婦女均可發病。慢性闌尾炎較為少見。
闌尾炎手術後注意事項
1、闌尾炎術後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睡眠以及精神舒暢,因為這樣便可避免機體抵抗力降低以致病情反覆。
2、由於麻醉與疾病本身的關係,術後病人的消化功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弱,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及吸收營養。因此,術後病人進食時間不宜過早。
3、非消化道手術者,一般在手術後6小時開始進食普通飲食。消化道手術者,則要根據手術種類與肛門排氣的情況來定。肛門排氣後開始喝少量水,如無不適,可吃流食***米湯、菜湯等***,以後逐漸過渡到半流食***麵條、米粉等***、軟食、普食,每餐不宜過飽。也不宜過早飲用牛奶,因牛奶性寒易致脹氣。
4、病人在食用流食期間一般多以甜食為主,如藕粉、橘汁等。但也有病人因不習慣甜食而厭食,甚至出現噁心、嘔吐;此時若能適當選用瘦肉或鮮魚熬湯,既能保證營養又能增進食慾,病人也許很快康復。
5、病人的飲食不宜過於精細。術後,病人常以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為主,而忽略了維生素的攝入。而機體的修復是需要各種營養的,尤其是粗纖維食物。對手術後臥床的病人,含粗纖維的食物能起到增進胃腸活動,保持大便通暢的作用。因此,飲食中要配以一定量的蔬菜,尤以綠葉蔬菜為佳。
6、飲食宜保持清淡,多食富含纖維的食物,以使大便保持通暢。一般來講,對於溫熱性質的動物肉類如羊、牛、狗肉應該節制,而蔥、姜、蒜、辣椒也不宜多吃。對於那些具有清熱解毒利溼作用的食物,如綠豆、豆芽、苦瓜等可以擇而食之。
7、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有便祕傾向的患者應從飲食等方面進行調理,可以自我進行腹部按摩,病情不易改變者可試服通便藥物,如蜂蜜、麻子仁丸、通便靈、果導、番瀉葉等,或用開塞露。但這只是暫時措施,不可長期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