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的養殖方法

  導語:棕竹為,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棕竹原產於中國,日本也有種植。棕竹喜歡溫暖潮溼、半陰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畏懼烈日當空,較耐寒,花期4至5月。漿果及種子為球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形態特徵

  棕竹為叢生灌木,莖幹直立,高1-3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

  2、:生長習性

  棕竹喜溫暖溼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株形小,生長緩慢,對水肥要求不十分嚴格。要求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鹽鹼,要求較高的土壤溼度和空氣溫度。觀賞期: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作用功效:鎮痛,止血主治:用於各種外傷疼痛。用鼻衄、咯血、產後出血過多等性味歸經:淡、平。入肝、腎二經。

  3、:物種分類

  棕竹分類

  多裂棕竹:產廣西西部及雲南東南部。可作庭園綠化材料。

  矮棕竹:產中國南部至西南部。各地常見栽培。樹形優美,可作庭園綠化觀賞。

  細棕竹:產廣東西部,海南及廣西南部。樹形矮小優美,可作庭園綠化材料。

  粗棕竹:產廣西西南部。可作庭園觀賞。鬚根可接骨。

  絲狀棕竹:產廣西南部十萬大山。

  4、:型別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家庭種植多以分株繁殖為主。

  1***播種

  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合。種子播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開始萌動時再行播種。因其發芽一般不整齊,故播種後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後1-2個月即可發芽,其發芽率可達80%左右。當幼苗子葉長達8-10釐米時即可進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移栽時須3-5株種植一叢,以利成活和生長。

  2***分株繁殖

  一般常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原來萌櫱多的植叢用利刀分切數叢,分切時儘量少傷根,不傷芽,使每株叢含8-10株以上,否則生長緩慢,觀賞效果差。分株上盆後置於半陰處,保持溼潤,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免葉片枯黃。待萌發新枝後再移至向陽處養護,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5、:栽培技術

  1***介紹

  棕竹株形緊密秀麗、株叢挺拔、葉形清秀、葉色濃綠而有光澤,既有熱帶鳳韻,又有竹的瀟灑,為重要的室內觀葉植物。它甚耐陰,既適合中小型盆栽供一般家庭室內陳設觀賞,又可大盆栽種用於大型建築物室內佈置,是室內大型觀葉植物之一。在明亮的室內可供長期欣賞,在較陰暗的室內連續觀賞3-4周。

  2***盆栽棕竹養護

  棕竹原產我國南方,是熱帶植物,姿態瀟灑,四季常綠。常見的有大葉和小葉之分,大葉的略粗,葉片大且厚,又名筋頭棕竹;小葉的稈細,葉片小而薄,即棕竹。

  棕竹喜溫暖、陰溼及通風良好環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區作溫室盆栽,要求溼潤、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適。

  養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陽、合理施肥、適當修剪等工作。棕竹長勢強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內,維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溫度在10℃次上,則能保持葉色青翠。由於冬季氣溫低,植株進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長,故要節制澆水,盆土要帶幹,停止施肥,盆土溼和低溫條件會使棕竹爛根或大量脫葉。春季氣溫升高,一般清明以後出室到戶外養護;夏季要置於蔭棚或樹蔭下,在半陰和溼潤環境中,能使新枝不斷生長,老葉保持翠綠;烈日炎炎、乾燥熱風是造成棕竹葉焦、乾枯的主要原因。所以夏季炎熱時節,除正常澆水養護外,經常葉面噴水和地面潑水,可以提高空氣相對溼度,減少植株枝葉上的積塵,能使植株生長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陣雨季節,防止盆內積水。夏秋是棕竹生長季節,需適當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溼潤,但忌積水和乾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餅肥水或人糞尿,能促使植株生長。

  平時發現焦葉、枯葉,需及時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換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時進行。培養土常用園土2份、廄肥土1份、腐葉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該培養土較茹重,易保溼且多肥,適合棕竹的生長。

  6、:水培方法

  【棕竹的水培方法】

  棕櫚科棕竹屬,又名觀音竹。原產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

  【特徵】常綠叢生灌木。革質,濃綠而具有光澤,掌狀深裂,裂片4~10枝。雌雄異株。

  【習性】喜溫暖陰溼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度,冬季應該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溫。

  【繁殖】一般分株結合翻盆進行,選擇叢大株密的植株,先將植株從盆中托出,接著用利刀將株叢分成若干叢,分切時要儘量少切根系,並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後重新上盆,澆透水後置於半陰溼潤的場所,並經常向葉面噴水,待恢復生長後便可轉入正常的養護。

  種在秋季種子成熟後隨採隨播於盆中,冬季移入溫室,第二年春天出苗。

  7、:養護要點

  【水培養護要點】

  1:耐陰但光照過弱時易產生黃葉,通風不良時孳生寄生蟲。

  2:生長期應經常向葉面噴灑水分

  水培材料的取得方法

  宜盆栽洗根。棕竹的根系質地比較堅硬,水培後不易爛根,但萌生新根較慢,越需要一個半月。

  8、:園藝

  1、適合於放在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美化任何地方。棕竹,是一種常綠小喬木,圓柱形的樹幹聳直而上,旁無分枝,四周包以棕皮,傘形樹冠,因為樹幹不分枝,所以不佔地方,所以到處都可以放。

  2、在農村裡,棕竹是比較受歡迎的植物,除了體現它的農家性格之外,還有用作幹農活的作用。因為平時它可以美化家居,到了一定的時候,那包著樹幹的棕皮割下後晒乾,可以搓棕繩、編棕墊、串蓑衣,以及作其他用處,所以農家都喜歡種。

  3、適合性格比較的粗獷的人,營造一種粗獷的家居風格。通常農民家的後院就比較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植物了,農民本來很忙,如果喜歡家裡有點擺設,那這種植物擺設肯定要有很強的自我生存的能力的,因而,種棕樹能讓家居有點綠色之外,生活也不乏愜意。

  9、:病害防治

  棕竹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在開始發病時,未展開的葉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後下垂。病菌從嫩葉基部擴大到芽的幼嫩組織,造成幼芽枯死腐爛,植株停止生長,嚴重時全株死亡。中央未展開的嫩葉基部變褐腐爛,散發出臭味。該病還危害散尾葵、魚尾葵、大王椰子、假檳榔、椰子等棕櫚科植株,為危害棕櫚科植株最嚴重的病害。

  該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葉及根部,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濺射傳播。多雨季節及雨多日,氣溫20℃至25℃,相對溼度在90%以上,溼氣滯留時間長時易發病。

  防治方法:平時應加強通風透光,嚴防溼氣長時間滯留葉面。發現少量病葉及時從莖杆基部剪去燒燬。如果在發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加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80%的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1∶100的波爾多液,輪流噴灑心葉及全株,每10天一次,連續3次至4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常見有葉斑病、葉枯病和霜黴病危害,可選用70%甲基

  託布津可溼性粉劑60******一800倍液或用1%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可用80%的敵敵畏乳劑1000-

  1500倍液或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

  10、:藥用價值

  棕竹葉

  【出處】始載於《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

  【拼音名】ZōnɡZhú

  【英文名】palm

  【別名】筋頭竹、棕樹、美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棕竹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ChamaeropsexcdlsaThunb.]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切碎,晒乾。

  【生境分佈】分佈於我國東南部至西南部。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溼潤氣候和通風良好的環境,耐廕庇,不耐寒。宜選擇溼潤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栽培。

  栽培技術,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育苗栽法:春季播種,播前種子經浸種催芽,於苗床上均勻撒播。上細土2-3cm,淋水保溼。培育1年,按行株距1m0.5挖穴定植。分株繁殖法:春季,挖起母株,切分成數叢帶根的植株,按上法定植。

  田間管理,新植苗稍遮蔭,定期淋水,保持土壤潮溼。每年鬆土除草3-4次,追施稀薄腐熟人畜糞水2-3次。夏季定期向植株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溼度。

  【化學成份】葉含肥皂草素***saponaretin***即異牡荊素***isovitexin***,甲基原薯蕷皁甙***methylprotodioscin***,甲基原棕櫚皁甙B***methylproto-pb***,甲基原棕竹皁甙***methylprotorhapissapo-nin***。

  【性味】味甘;澀;性平

  【歸經】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產後出血過多

  【用法用量】內服:煅炭研末衝,3-6克。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粗棕竹的鬚根用於接骨。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