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麻種植有什麼方法

  天麻生於腐殖質較多而溼潤的林下,向陽灌叢及草坡亦有。須與白蘑科真菌密環菌和紫萁小菇共生,才能使種子萌芽,形成圓球莖,並生長成為健常的天麻塊莖。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貴州天麻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貴州天麻種植方法

  天麻種植前準備

  1、種植地選擇:宜選半陰半陽的富含有機質的緩坡地、谷溝地栽種,土質以疏鬆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為好。這樣的地溼潤透氣和滲水性良好,挖深35釐米,長寬各85釐米的坑穴栽培。選地時尤以生荒地為好。土壤pH5-6為宜。忌黏土和澇窪積水地,忌重茬。此外還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場所種植天麻。

  2、培育菌床:種植天麻先要培養好蜜環菌菌材或菌床。一般闊葉樹均可用來作培養蜜環菌的材料,但以槲、櫟、板栗、栓皮櫟等樹種為好。

  3、種子選擇:天麻可以作為有限繁殖和無限繁殖兩種,取當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種選出再篩選,揀除爛麻、畸形麻等劣質麻種,最後確定為個頭相當、健壯、外觀整齊、個頭大、成色好、無創傷的天麻作為次年使用的麻種。

  4、拌種處理:用新高脂膜10-50倍液拌種,防止病害侵入。將坑底挖鬆,整平後鋪上一層闊葉樹樹葉及腐殖土,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木材均勻擺在坑底,材間距離6-8釐米,每窩放6-8根木材。栽時把密環菌枝緊靠放在木材兩側魚鱗口處,再把天麻種子放在菌枝和木材處,以便使兩者很快建立營養共生關係。之後把剩餘的蜜環菌種分成黃豆大小的顆粒,均勻散放在木材中間。之後用腐殖土或細沙填平,輕輕壓緊,不留空隙。若種子和菌種、菌枝數量多,可以在第一層上面再栽培一層,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方成”井“字形。最後在上面覆蓋細土15釐米左右,蓋枯枝落葉,成龜背形,略高於地面,以利排水。

  天麻的栽後管理

  天麻栽種後不需要施肥,不用鬆土除草,保持野生狀態。應經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溫15-28度。在根莖膨大期噴施藥材根大靈溶液於葉面,可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夏季高溫季節應用遮陽網或樹枝遮光降溫,防止人、畜踩踏。若遇乾旱,可適量澆水。同時在雨季注意防止積水。

  越冬前要加厚覆土,並加蓋樹葉防凍,6-8月高溫期,應搭棚或間作高稈作物遮蔭,雨季到來之前,清理好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以防塊莖腐爛。春、秋季節,應接受必要的日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溫度。

  天麻的病蟲防治

  1、根莖腐爛,要嚴格選擇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培養菌枝、菌種時,菌種一定要純,加大接菌量,抑制雜菌生長。

  2、亂根病,如因菌致病,則應選用新鮮木材培育菌材,儘可能縮短培養時間。培養土要填實,不留空隙,保持適宜溫度、溼度,同時也可加大蜜環菌用量,形成蜜環菌生長優勢,抑制雜菌生長。在小畦種植時,有利蜜環菌和天麻生長,感染黴菌時,損失也較小。如因雨水過多則應選地勢較高,不積水,土壤疏鬆,透氣性好的地方種植天麻,加強窖場管理,做好防旱、防澇,保持窖內溼度穩定,提供蜜環菌生長的最佳條件,以抑制雜菌生長。

  3、蠐螬、螻蛄,每100平方米內用90%敵百蟲晶體或50%辛硫磷0.15公斤加少量水稀釋,拌細土10-15公斤製成毒土撒施。或設定黑光燈誘殺成蟲。4、粉蚧:可在天麻收穫時進行捕殺,將危害嚴重的菌材燒燬。

  天麻的採收加工

  一般在春季秋季10-11月採挖。挖出後用淘米水洗淨泥沙和天麻表面的菌索,然後放蒸籠蒸10-25分鐘,根據天麻大小而定。蒸好直接晾晒或烘乾即可,注意陰雨天防止黴變。

  天麻功能主治

  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長於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症,不論虛實,均為要藥。

  1、平肝息風。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於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用於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適合用於內風所致的頭暈。內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一、肝陽上亢型,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二、痰濁中阻,表現症狀:經常感覺頭偏沉;三、腎虛病人,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症狀。天麻對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不合適。

  天麻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