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大棚冬棗

  避免陰雨天對鮮棗帶來的影響,大棚種植可能是最好的途徑。但初期投入也相對較高,棗農的熱情並不高。可是對於棗樹種植戶所言,雖然建大棚的成本要高些,但是好處很多。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大棚種植冬棗的方法。

  大棚種植冬棗:建造

  1.棚體構建應考慮的因素:棗園栽植的密度、棚體的堅固性、竹杆的長度,資金投入量的大小等等。

  2.棚體結構:分為竹木結構以及水泥樁竹子結構。二者的不同之處:竹木結構,經濟實惠,取材方便,投資小,但不耐用。水泥樁和竹子結構投資大,堅固性好,時間長,比較耐用。

  3.棚體構造規格:一般而言,棚體跨度不應超過15米;棚體走向隨田塊而定,或南北走向,或東西走向;與棚體垂直的一行杆稱為一組,每組杆由兩個邊杆、兩個二杆,一箇中杆共五個杆組成;邊杆高度1.8—2.0米,中杆高度一般應小於2.8米,當棚體跨度為13--14米時,中杆高度應為2.5米;邊杆與二杆,二杆與中杆的距離一般為3.5米左右;一畝地一般需要25組,組與組之間的距離不超過2米。

  4.注意事項:各組邊杆、二杆及中杆必須用一道鋼絲固定,鋼絲高度距離棚頂部40—50釐米,每行杆每隔兩個杆在杆底部下一個錨,用以堅固棚體。

  大棚種植冬棗:優點

  1、成熟早、產值高:可以提前20-30天上市,是露地冬棗產值的2-3倍。

  2、產量高:大棚冬棗可以人工調節花期的溫度和溼度、避免花期綠盲蝽等危害,使冬棗的座果率大大提高,株產可高達20—25公斤。

  3、品質好:因大棚冬棗果實生育期長,晝夜溫差大,營養積累多,所以個大、味甜,平均果個可達20-25g,口感明顯好於露地冬棗。

  4、避免裂果:大棚冬棗的棚膜兼具防雨功能,解決了冬棗成熟期遇雨裂果問題。

  5、無公害:設施生產的生育期可以錯開露地病蟲危害季節,病蟲害少、防治省時省工。

  6、成本回收快:畝投資3500-4500元,盛果期樹扣棚當年可收回成本,並取得可觀的利潤。

  大棚種植冬棗:問題

  通風問題

  1、前期通風:以頂部通風為主,一般不通邊風。邊風通後,影響邊行溫度,導致邊行地溫回升太慢,從而使邊行棗樹生長髮育滯後,整棚的開花結果物候期不同步,管理不方便。當外界氣溫上升到4——5°時可通邊風。

  2、花期通風:建議通風要早、及時,切忌通風過猛。隨時注意外界氣溫的變化,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要提早通風,不要等到棚內溫度上升到所需溫度才開始通風,由於外界氣溫僅3—5°,棚內溫度已達30°以上,通風過猛,溫差太大,易造成落花,特別邊行落花現象比較嚴重。棚內溫度過高時,應先通小風。逐漸拉大通風口,切不可操之過急。

  扣棚問題

  1、扣棚:選用無滴膜為棚膜,棚膜幅與幅之間相互壓茬。在每組杆中間,用一條壓膜線或竹竿壓緊。在棚肩部兩幅棚膜壓茬處,可留活動縫隙作通風口。

  2、扣棚時間:據近年的經驗,當最低氣溫為-3—4°就可開始扣棚,一般在元月下旬至二月上旬 ,遇雨雪天氣或寒流來時可適當向後推移3—5天。

  防寒問題

  每年春季的低溫對各類農作物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絕收,對於大棚冬棗來說同樣影響很大。近年4月上旬左右***多在4月2日—5日,2010年4月12日—14日發生了五十年不遇特大凍害***都會出現一次低溫過程,這一時期恰好是大棚冬棗發芽現蕾期,忽視了防寒工作,就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防寒方法:

  1、噴藥劑:噴愛增美,一包藥配水一桶,增強樹體的抵抗能力和抗寒性。

  2、人工防寒:棚的外圍苫草簾;棚內增溫***燃木炭、煤球***,條件允許的還可用電爐絲,增溫燈泡等;在棚外的上風口薰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