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野生葡萄種植方法

  野生葡萄單葉互生、深綠色、寬卵形,秋季葉常變紅。圓錐花序與對生,花小而多、黃綠色。雌雄異株。果為圓球形漿果,黑紫色帶蘭白色果霜。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苗床的選擇和整理。一般選擇背風向陽,土壤疏鬆肥沃,排灌條件好的沙壤土作苗床。在犁耙後,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然後起畦,畦面寬按地膜寬度而定,一般60~120釐米。然後輕輕地淋過一次水***不能太溼***,用地膜覆蓋畦面,保溫保溼。

  二、枝條的採集。採集野生植株的枝條,要提前對結果母株進行挑選,從生長勢,開花習性、產量、成熟期、抗病性、籽粒大小等方面,選擇優良的母株,並注意區別雌、雄株,以免混雜。一般選擇二年生、芽眼飽滿、枝條充實、節間較短的枝條作插條。根據筆者試驗,一年生枝條扦插成活成率30%,二年生枝條扦插成活率70~80%。這是因為野生植株一年生枝條,往往水肥條件差,比較細小,不充實,所以選擇生長充實的二年生枝條作插條是扦插成活的關鍵技術之一。枝條採集時間為落葉後至元月中下旬***大寒***,注意不能在傷流期採集枝條。枝條剪取時,每個枝條帶2~3個芽,上端離芽1.5釐米平剪,下端在芽下1釐米處斜剪,並按雌、雄比15:1的比例採集雄株插條。

  三、插條處理。一般採用藥物處理法。常用的藥劑有吲哚丁酸、萘乙酸和生根粉等。吲哚丁酸和萘乙酸使用濃度為40~100ppm,生根粉按說明書確定濃度。使用時,用藥液浸泡插條基部3~5釐米,12小時後取出進行扦插。處理時切忌上端芽眼接觸激素藥物。

  四、扦插。一般在冬季進行扦插,採集到插條後立即進行扦插。如果在春季進行扦插,由於廣西地處亞熱帶南部地區,春季氣溫回升快,往往出現插穗頂芽己萌發生長,而下端根系因地溫低分化生長慢,使已生長的新梢成為“無根之木”水分和養分無從補充,當插穗本身貯藏的營養消耗盡後就會枯死。今年本鄉的許多農戶就是因為在3月份扦插,導致大量插穗只長芽不長根而枯死。因此,要提前扦插,延長根系分化發育時間,確保插穗先發根後發芽或根芽同步發生。扦插時按行距25釐米,株距10釐米,將插條直接插到地膜覆蓋的苗床上,頂芽露出地膜上,並使接穗和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五、苗圃管理。

  ***一***土、肥、水管理。葡萄忌水漬,雨天注意排水,但過於乾旱也要淋水。當苗長到20釐米時,可結合淋水適當淋施一些氮肥,促苗壯長,7月以後不施氮肥而增施磷鉀肥,並經常進行根外追肥,如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綠芬威系列葉面肥、進口三元複合肥等,以促新梢健壯。

  ***二***整形修剪。苗木成活後,只留一個新梢,其他側芽和副梢全部抹去,當苗長到30~40釐米時摘心,促進新梢老熟並木質化。

  ***三***病蟲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前期注意地下害蟲為害。後期隨雨季到來,各種病害也時有發生,一般用銅大師、波爾多液、可殺得2000、瑞撲2000、日本產甲基託布津、瑞毒黴等防治。

  野生葡萄分佈情況

  原產中國東北、華北及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主要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1,2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溝谷林中及灌叢中。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人工馴化栽培研究並取得成功,開始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地區大量栽培。河北平泉縣胡杖子村都有山葡萄。

  本種分佈廣,變異大,主要表現在葉片分裂狀況、葉下毛被多少和網脈顯著與否,一般葉不裂、淺裂至中裂兼有,葉片分裂者其頂端裂片基部縊縮凹成圓形,稀成鈍角或銳角,在分佈區南緣,如浙江天目山等地,葉下面毛被較多,且葉下面網脈顯著,如安徽金寨,被認為是種的差異,實際上是一個種分部區邊緣所發生的梯度變異或個別性狀的偶然變異,作者用掃描電鏡分析葉表面角質層飾紋表明,存在類似的梯度變異,但基本型別不變。此外,葉基缺凹成圓形者,外側基出脈有時與基缺葉緣靠近或遠離,南北分佈區均有此變異。在葡萄屬中是抗寒能力最強的種類,尤其是東北地區的群體;果生食或釀酒,酒糟可制醋和染料,種子可炸油,葉和釀酒後的酒腳可提酒石酸。

  本種果可鮮食和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