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聲音的範文

  茶道可使消極的生活方式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使悲觀的生活態度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茶道聲音的經典範文,希望對您有用。

  1

  茶道聲音藝術

  昨日納紗空間一行,先飲酒後喝普洱,收穫龐雜,待日後逐漸屢清。

  劉老闆信佛吃素,泡茶時候氣定神閒。我豎著耳朵,凝視桌上陳列的小玩意,只看不擺弄。

  先是水燒開的聲音,由下至上,咕嘟咕嘟,翻身打滾冒泡,龍蛇穿遊;然後洗杯燙壺,用的是宋代鬥茶的盞,只要有水湧入,便能瞥見碗底的粒粒結晶,閃著微亮,似暗夜星辰;杯盞偶有交錯,噌噌地發聲,明亮開闊動人;水流由低到高,溫潤平順,熟悉的橋段;最精彩的是開水灌如紫砂之後,一瞬之內,壺蓋平行在壺沿上勻速滑動一週,再反轉入壺,一擰一扣,聲音嘶啞老練,力道沉穩,涵蓋乾坤。有水湧出,澤被未竟之處。

  這一套下來,想起的是敵臺裡放過的大友良英與造紙師傅之間的合作,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人說茶禪一味,想來不無道理。

  普洱味沉,不似鐵觀音跋扈,小啜一口,曹溪觀水,圓通妙覺。再回味之前的聆聽,自是美妙。劉老闆繼續普渡道,茶之優劣,喝到嘴裡,無非都是解一時之渴,不必太過認真。

  境界到了,銷魂受教。

  後來還聊了聊艾老、俞焦啥的,驀然想起蘇軾的一句詩,當時死活想不全,今天查了方才豁然開朗: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2

  禪茶的聲音

  空谷迴響 倍覺禪

  東山禪茶,於斯為盛。

  茶席一隅,悠悠傳來一段簫聲。眾人望去,那是一直默坐於南廊茶席一側的簫者田野,頭挽一髻,一身黑衣,恍如道家出塵的高士。

  沉默是他的聲音,他的坐是沉默的。

  沉靜是他的聲音,他的簫是沉靜的。

  然而,有那樣深厚的撫慰人心的力量。這時代浮躁的人心啊,聆聽簫聲恍如溫暖寬厚的手,默默地,一遍遍地安慰著焦慮不安的心。冰山會融化吧,漸漸地,你聽到了冰雪融化的聲音,感受到融化後的生機與愉悅……心,悄然笑了。

  茶在這一刻,停了。心在這一刻,頓了。

  簫止,坐在簫者一桌茶席的一位茶客,情不自禁地拿出紙筆,信手寫下四句:

  我心入空谷,餘韻綿延長。

  感此一清明,倍覺禪味香。

  合十輕輕招呼,低低念與簫者聽。簫者與茶師,頷首微笑。

  高山乎?流水乎?

  南廊的聲音:菩提本無樹 何處惹塵埃

  清涼茶會,清涼禪語。“尋禪問茶”茶會將至尾聲,茶酣人靜。

  南廊一側,傳來五祖寺住持正慈法師緩緩的一席話,令人懷想……

  “殊勝因緣,相聚五祖。真沒想到,有這麼多愛茶的人,來到古老的禪寺,尋禪問茶。歷史上的南廊,記憶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故事,就在此時,就在此刻。五祖改寫了惠能的命運,改寫了中國佛教的歷史,就是在這個南廊下……

  神秀惠能的禪法被稱為南頓北漸,其實都是一個過程,就像喝茶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消受我們的愛恨甚至是苦難。才可能提煉出禪的果實,過程是最重要的,結果是必然的。

  禪在哪裡?禪在茶中,禪在水中,禪在身體裡,禪在內心裡。故道不遠人,大道至簡。通過禪茶,找到自身,自心的力量。

  茶是外在的,看到是內心。

  在這個當下,在這個下午,讓我們回到漸行漸遠的這顆心,與心相應,與道相應,與佛相應。”

  3

  聆聽茶葉的聲音

  聽茶,可不是神乎其神的說法。

  從泡茶到品茶的全過程,都能聽到茶說話,還可以與茶對話。

  茶入杯中,會發出響聲,儘管輕微,卻能聽得到;沸水沖茶的聲音,當然是容易聽得到的;還有幹而捲曲的茶葉,在杯水中浸潤、張開、升騰和翻滾,仿 佛是在歡暢起舞,這樣的情形,有形又有聲,還能聽不到嗎?當端起杯子,一口一口地喝茶,杯子、脣齒與茶水,來回輕碰和接觸,混合的聲音,伴著茶的清香,有 滋有味,豈止口舌之感!

  早先,看過一篇文章,說是一位尼姑請朋友們喝茶,石斛和石杯都放好了,但沒有茶,有人奇怪地問道:“師傅,杯子裡是空的,怎麼喝?”尼姑輕聲答 道:“如果你心裡邊有物,杯子裡邊就有茶。如果你沒有心,什麼都沒有。”這個喝空茶的故事,表面看去,似乎有點玄,但是,細想一下,卻覺得很丰采。聽茶, 可以聽之有聲,也可以聽之無聲,可以觀之有形,也可以觀之無形。有與無全在意念之間,而要達到這樣一種境界,需要歷練,更需要內斂。也許,這就是《莊子· 天地》中“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所指。

  世間萬物,皆有靈性,人有,樹有,花有,草有,茶葉亦有,只要有靈性,就一定會有語言。茶葉, 從生長、採摘、製作,一直到掉落在杯中,再到我們喝入體內,整個過程都會發出響聲。只是看你想不想聽,或是怎麼個聽法罷了。反正,聽不聽得到,全在自己的 心。在自然界裡,有許多聲音,不是單純用耳來聽的,若達到了天人合一,就能聽到茶之物語。其實,喝茶,又是最最生活化的平常事。請問:誰人沒喝過茶?誰人 又喝不起茶呢?當然,喝茶可以粗喝,也是可以細喝的。

  我是凡人,有世俗之見,處處有苦事,有難事,還有煩事。幸好,常在品茶時,順便會再聽茶,甘苦便自知,如意不如意,不抱怨,不空嘆,也不去攀比。在過去的歲月裡,又在聽茶中,慢慢地懂得了:平淡是真,平安是福,終了,榮祿皆為空,唯有文字留痕。

  說透了,聽茶,就是聽茶語,聽心語,聽道理,在聆聽中來感受人生所有快樂之語。如此這般的來聽茶,還有什麼愁苦,不能化解於杯中的水裡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