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田黃石的收藏前景

  昌化田黃石被發現的歷史也不過10餘年,文化底蘊遠不如壽山田黃,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進入二十一世紀,昌化雞血石資源由於過度的開採開始走向枯竭,這使得昌化石文化開始出現遺缺。就在這個時候,以前那些沒有“血”的昌化石也受到重視起來,市場就出現了昌化石的後起之秀—昌化田黃。昌化田黃同樣“無根而璞”,通靈微透,溫潤細潔,具備了田黃石的“六德”。尤其是那些帶血的田石,俗稱就是雞血田黃石,它兼備田黃石和雞血石兩者麗質,故稱為“寶中寶”印石,有“一石雙寶”的價值,是一個舉世無雙的品種。由此,昌化雞血田黃石開始聞名於大江南北,乾脆名字前面連“昌化”都不帶了,直接就叫雞血田黃石。

  我國印石文化博大精深,昌化印石文化同樣淵源流長。昌化石從開採到現在,已經走過了600多個年頭。大家都知道,雞血石屬於昌化石中的精華,也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寶玉石品種之一,數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被譽為“石中皇后”。

  在昌化石中,只要見有“雞血”,不論何種質地都可以稱為雞血石。根據史書記載和實物考證,昌化石最早在明代開始作為雕刻材料和印章,從此雞血石和雞血石章揚名海外。直到清朝乾隆時期,石雕界有了“雞血、田黃石中之王”之說,稱田黃石為“印帝”、雞血石為“印後”。

  昌化田黃石的收藏投資價值

  2016年7月23日下午,由乾寶軒主辦的第二屆昌化田黃精品展暨四大國石展在上海中心37層寶庫藝術中心將舉辦第二場拍賣會,同時有20件昌化田黃新品亮相展會。據悉,此前在16日展出的20件昌化田黃精品已在當天完成競價,並達到了預期目標。這場展覽不僅使廣大收藏愛好者一飽眼福,同時也提供了一次絕佳的撿漏機會。

  這次昌化田黃精品展讓此石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此石在未來的投資空間,重新縷清了關於田黃的定義、結構,以及昌化與壽山田黃的關係。

  早期對田黃的定義很明確,就是隻產在福州壽山的黃色石頭,這種命名的方法有點像和田玉。以前我們認為和田玉只產自和田,所以就叫和田玉,後來發現俄羅斯和青海原來也有一模一樣的石頭,這個時候的“和田”就不再代表產地了,而是滿足同樣條件的一類石頭,都叫和田玉。

  後來人們在浙江昌化也發現了這樣的石頭,而且成分、結構、形成原因幾乎都一樣。但壽山田黃很早就開始挖掘了,已經成為了中國名石,以至於人們一提到田黃,就是指壽山田黃。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曾登上被譽為“國家名片”的郵票,引起強烈關注。而昌化田黃是從2000年以後才開始發展,是在壽山田黃瀕臨枯竭的時候發現的可以替代的品種,可以說現在還沒有完全被市場所認識。相較於昂貴的壽山田黃,昌化田黃還是價值窪地。據行業專業人士預計,昌化田黃必然會成為收藏界的寵兒。

  壽山田黃石與昌化田黃石的形成環境相似,兩者皆是由原生礦脈滾入低窪的水田、溼地、溪澗等掩埋在泥沙層中經歷了漫長歲月的地殼運動、分化作用等形成的。不同點在於壽山田黃石主要產於水田之中,而昌化田黃石產於梯田之中。

  對比兩者的結構構造基本相似,主要以致密塊狀構造為主,伴有脈狀構造;均以顯微隱晶質結構、顯微粒狀結構和鱗片變晶結構出現;在電子顯微鏡下田黃石均呈現不定型、假六方片狀或板狀,但是昌化田黃凍石有別於壽山田黃凍中的團粒狀結構而呈現假六方片狀或板狀。

  當下玉石市場雖整體低迷,但昌化田黃石的價格基本保持平穩,相信在這次大規模的展會活動中,可以給愛好者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投資方向,以及在未來玉石收藏選擇中提供一個新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