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收藏前景分析

  玉料與玉器的收藏可以將以上所有的優勢集於一身,形成別具一格、極具收藏市場前景的獨有風尚。和田玉的收藏前景如何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和田玉的收藏前景

  單從玉器的造型和雕刻、構圖、佈局的技藝來說,就是一場不可多得的視聽盛宴。對於收藏者而言,何等的玉器與玉作稱得上佳品?無非是擁有與之產生極強共鳴感的作品罷了。在收藏者眼中,玉作本身的雕刻技藝與佈局構圖的結合、加之與玉之本身融為一體的深深的文化底蘊和製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精神,便完美的詮釋了自己心目中最佳的存在。不論是浮雕所顯示出的人物花鳥的靈動,透雕所帶來的美的視覺衝擊,還是寥寥數筆勾勒出的寫意抒情,無不透露出玉雕技藝的獨特魅力。圓雕閒適、鏤雕展工,在每一項玉雕技藝中都熔鑄著製作者對於玉本身的理解,都展現出製作者與玉之本身最為相似的閃光之處。

  若說玉之本身便帶有君子之風、儒士風範,那麼玉雕技藝的融入,便是對於玉料文化底蘊的極大開拓與重灌打造。它將君子五德發揚光大、將詩情畫意肆意揮灑、將工筆花鳥賦予昇華。是細微之處的幾筆勾描,是瑕疵處的大膽刻畫,無不彰顯出玉料雕刻技術對於玉作本身給予極大的提升空間。

  如何評判和田玉作品的美和價值呢?玉料的質地仍是最主要的因素。上好的和田玉料晶瑩剔透、光芒內斂,柔和如脂,溫潤細膩,其聲若金磐之餘音,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這樣的“料”就該儘量儲存其天然性,可謂“好玉不琢”。即便不加雕琢,也依然極具價值。如果沒有絕對把握可以錦上添花的話,最好不動也罷。

  對於好的玉料,越是簡潔的工藝越能證明料的高品質,所以可隨形就勢,簡單修飾,以呈現玉料的自然美。如果玉料不夠理想,玉雕師們才會通過各種複雜的工藝來掩蓋其瑕疵,這就是玉石雕琢中的剜髒去綹、化瑕為瑜,點石成金。經過了這樣的加工後,玉器的價值自然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太差的料,再好的工藝亦無法扭轉提升其價值。

  料不僅是一件成品玉器價值判斷的先決條件,還是收藏玉器所要考慮的第一重要因素。好工雖然也能彌補一些料上的缺陷,甚至可使成品價值倍增,但在同等做工的條件下,一塊上等羊脂白玉作品與一件普通白玉山料作品之間的價格仍是天差地別。

  綜合而看,對於和田玉而言,工與料是不可分的兩大重要基石。古語言:玉不琢不成器,高度概括了雕刻技藝對於玉作本身的重要意義。但在收藏者追求極致的理念下,重玉料的品質亦是不能缺少的。工與料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塑造了完美的玉作。

  和田玉的價值規律

  玩玉必須要有一定的主見,必要的時候,要堅持自己的喜歡。也就是說,每個人對於玉石的喜愛都是有一定個人烙印的,這一點需要堅持,這樣子樂趣大一些。比如說,您喜歡青玉的顏色,那您就喜歡著唄!不要介意別人說什麼“青玉不值錢”。玩玉就是為了迎合自己的喜歡,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價值觀。即使是玩青玉也玩最好的,頂級的青玉同樣很美很貴重。

  由於玩玉是一個代價菲淺的愛好,所以說玩玉必須理解它的價值規律。這裡我要強調的是精品與極品的價值差異。所謂的極品,其實從品質上比精品也就略勝 10%-30%,但是價值卻要高出數倍抑或數十倍。這樣的價值規律主要是由數量與美觀程度造成的,您如果不理解,那是很難得到極品的。價值是市場認定的,而不是隻參照品質就可以換算出來的。玩玉的歷程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玩玉者都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但老手追求的是相對的完美;而新手追求的是絕對的完美。“料大一分,髒多十分”美玉無瑕只是個傳說,我們要學會容忍細小的瑕疵,在不影響整體的情況下,瑕疵也是一種美。看你怎麼去欣賞了。

  羊脂的概念。我個人理解,白度和細度加脂份的完美結合就是羊脂,白度增加一分,細度減少一分,細度減少一分,脂份減少2分 。白度,細度,脂份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點就是羊脂。也可以說羊脂在每個人的心中。總之,和田玉籽料的價值首先是建立在“色正肉細”的基礎上的,脫離了這個基礎,再大再白色澤再美,都是商品,與收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