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漿種植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酸漿原產於中國,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佈。現在在東北地區種植較廣泛。其他地區種植較少,仍屬稀特蔬菜。酸漿種植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就是小編今天要為大家講解的內容,歡迎閱讀。

  種植酸漿應注意的問題:選地

  酸漿的生命力很強,對土壤的條件要求並不嚴格,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等特點,土壤以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最好。於早春頂凌整地,鎮壓保墒,將農肥施在壟裡。忌砂、薄、窪地。酸漿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還是以土質肥沃為好,並且要多施加農家肥,每畝應施肥3-4m3;優質農家肥,施加在老溝裡。

  如肥料質量低下、量少,會直接影響到酸漿的產量。另外,可在肥中施加硫酸亞鐵等,以消除苗床和農家肥中的病菌。土壤過粘或低窪地常會引起根狀莖腐爛,應因地而選擇不同的整地方法,雖然選地不同,但儘量要求種植地土壤細作,並施足底肥,以農家肥為主。

  種植酸漿應注意的問題:繁殖方法

  採用根狀莖營養繁殖是人工栽培常用方法。根狀莖繁殖具有繁殖快、易於掌握、易保苗、植株健壯等優點,酸漿的根狀莖生有許多不定芽,在北方於清明前後刨取野生酸漿的根狀莖,選無病、無蟲害的根狀莖做“栽子”,以壯者為好,剪成10cm左右的小段,每段留有2-3個不定芽,把剪好的根狀莖小段條播於溝裡,行距約50cm,株距10-13cm,澆水,水滲下後覆3-5cm厚土,防止透風抽乾,並順構將土耙勻,鎮壓後澆水,用鐵耙將溝攏成平畦,在氣溫18℃左右,14-15d出苗,可連續生長4-5年。

  種植酸漿應注意的問題:苗期管理

  本著“肥地宜稀,薄地宜厚”的疏苗原則,每20-30cm留一棵。中耕除草,栽後10-15d可出苗,出苗後要進行三鏟三趟,消滅雜草。苗高7-8cm時鏟趟頭遍,接著第二遍,六月末或七月初完成第三遍,全部過程要完成三鏟三趟,雨季要注意排水。要多施農家肥,適時灌溉排水,保持土壤溼潤,提高產量。幼苗時宜少水勤澆,當苗高13-17cm時,需水、需肥量將逐漸增加,可追苗施磷肥20-25kg。水肥管理緩苗後根據土壤墒情適當澆水灌苗,緩苗水要少而勤,然後進行中耕,促進根系發育。花期適當多澆水,保證水的供給,在座果期要適當減少澆水次數,在雨季和低窪地還要注意排水,以防發生根腐病。當第一個果實座住後,可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kg,第一果充分生長膨大後,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施人糞尿400-500kg。在第二果成熟後可進行第三次追肥,每畝施尿素15kg,並可進行葉面追肥,追肥中間應澆水1-2次。

  種植酸漿應注意的問題:病蟲害防治

  病毒病

  是在乾燥、高溫的條件下,由蚜蟲傳播蔓延的。在華北地區夏、秋季節發生嚴重。在管理中,應適當澆水,避免乾旱,夏季及時防治蚜蟲進行預防。一旦發生,尚無良藥治癒。

  白葉病

  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發生嚴重。雨季注意排水防澇,減少澆水次數,即可減輕病害的發生和蔓延。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託布津700-1000倍液每7天噴灑一次。

  酸漿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菜青蟲、棉鈴蟲等。

  種植酸漿應注意的問題:儲藏加工

  酸漿果實是漿果,宿存萼易於乾燥,但果實水分含量大,並具有很大的糖分,很難乾燥,更難儲藏儲存。果實採收後,要放在陰涼乾燥並通風處,均勻攤開,厚度在5-6cm為好,並要及時翻晒,使其外邊宿存萼乾燥,這種條件下可以存放3-5周,但必須保證經常翻晒、通風。如果條件允許,可將酸漿果實儲藏在冷庫中,在溫度3℃-5℃,溼度在85%-90%的條件下,可儲藏3個月。民間通常應用的一種方法是,將採收的酸漿果實用線穿成串,每串可根據情況而定,將成串的酸漿掛在通風處,可儲存幾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