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腦癱的早期症狀表現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徵。那麼兒童腦癱的.早期症狀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兒童腦癱的早期症狀
***1***新生兒或3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
***2***早期餵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嚥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
***3***感覺閾值低,表現為對噪聲或體位改變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鬧。
***4***生後不久的正常嬰兒,因踏步反射影響,當直立時可見兩腳互動邁步動作。3月齡時雖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個月仍無站立表示或邁步者,既要懷疑小兒腦癱。
***5***過“百天”的嬰兒尚不能抬頭,4~5月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
***6***握拳:一般生後3月內嬰兒可握拳不張開,如4個月仍有拇指內收,手不張開應懷疑小兒腦癱。
***7***正常嬰兒應在3~5月時看見物體會伸手抓,若5月後還不能者疑為小兒腦癱。
***8***一般生後4~6週會笑,以後認人。痙攣型小兒腦癱患兒表情淡漠,手足徐動型常呈愁眉苦臉的樣子。
兒童腦癱的診斷方法
腦癱的表現由於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種各樣,但早期多見:腦癱嬰兒***6個月以內***的早期症狀。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
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
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3.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
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4.頭圍異常
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5.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
6.固定姿勢
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
兒童腦癱的治療方法
1.綜合康復醫療
如運動***體育***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牆、面朝牆***、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療法,包括神經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療法即能力訓練,但療效一般。現代醫學治療方法如下:①手術;②矯形器;③水、電、光、聲療法;④語言、交流的治療;⑤運動功能的治療;⑥ADL訓練。
2.藥物療法
口服或注射有關藥物:腦神經營養藥、肌肉鬆弛藥、活血藥等。包括構築和修復腦組織***細胞***的藥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醯膽鹼、腦磷脂、鞘磷脂等***,能修復因外傷、出血、缺氧造成的腦細胞膜損害,保護神經細胞,加快神經興奮傳導,改善學習與記憶功能。還可以選擇能促進腦細胞DNA合成,促進腦細胞對氧的利用率,改善腦細胞能量代謝,增強腦功能,供給腦組織修復再生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調節腦神經活動的藥物,如古立西***腦酶水解片***、螺旋藻片***膠囊***。再就是積極補充多種維生素,如21-金維他。有條件的醫院的可交替選擇如下注射針劑***作用與片劑一樣***:腦活素,腦多肽,乙醯谷醯胺,胞二磷膽鹼等。
3.中醫療法
包括針刺療法***肌張力高的腦癱慎用***、按摩療法、中藥療法。
4.小兒腦癱運動療法
兒童腦癱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是以運動學和神經生理學為基礎,使用器具或者治療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兒童自身的力量,通過主動和被動運動,使全身和區域性功能達到恢復和治療的方法。
***1***兒童腦癱運動療法的共同目標 ①儘量使用正常方式運動。②使用雙側身體。③在臥、坐、跪和站立時保持伸直位。④日常生活相關的動作和活動。⑤預防畸形。
***2***各型兒童腦癱的訓練目標 ①痙攣型 放鬆僵硬的肌肉,避免痙攣體位的運動,預防畸形。②手足徐動型 用手抓握動作訓練以穩定不自主的動作,如果異常體位變化不定,按痙攣型的目標做。③共濟失調型 改善跪位、站立位和行走時的平衡能力,穩定地站立和行走,控制不穩定的抖動,尤其是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