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飲食養生

  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知識

  “秋辛可省但教酸”。秋天的時候金很旺,所以肺氣很旺,並且很乾燥,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吃辛辣的食物,就會讓肺受到損傷,金克木,相應的肝氣就不足,所以要適當地多吃一點點酸的東西。這是秋天養生的方法,通過減少吃辛辣的,適當多吃酸味的食品來保護我們的肝氣。秋天的時候,你要少吃薑,少吃蒜,不過我們佛弟子一般是不會吃蒜的。可以多吃一些蘋果、葡萄、菠蘿,這些酸味的食品,可以喝一些小米粥和玉米粥。

  秋天因為很乾燥的緣故,多喝一些稀飯是比較好的,陸游有一句詩,近來學得宛平長生法,只將食粥致神仙。也就是說通過喝粥,能夠調理、滋潤我們的五臟六腑。美國醫學會有個調查,調查美國原住民的印第安人,就發現印第安人那個民族裡面,沒有一個人得高血壓的,就發現是什麼緣故呢?用了幾年時間去觀察,發現原來他們的主食就是吃玉米,山上種那個玉米。這個粗糧,事實上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

  還有吃一些薯類的,比方說白薯、紅薯,然後山藥、土豆,這一類都是屬於薯類的,它們應該能夠三吸收,能夠吸收水分、吸收脂肪、吸收毒素,潤滑腸道。如果適當地吃一些,能夠減少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機率,並且能夠少得糖尿病,所以飲食方面可以適當地多加一些。

  再一個就是酸奶。我們說秋天要適當地多吃一點酸的,酸奶能夠使有益的細菌生長,使有害的細菌減少,所以能夠對我們身體比較有幫助。

  秋分養生食物

  飲食總原則:宜少食辛味 多食酸味

  即減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澀的水果、蔬菜。

  秋季的養生準則與春夏兩季截然不同,是以養人體陰氣為本。飲食以滋陰潤肺,回收陽氣為主,即平穩地完成夏冬兩季熱、冷的交替。多食性溫之食,少食寒涼之物,以鞏固攝人體內的正氣。由於天氣乾燥、涼爽變化不同,飲食原則可依據節氣的變化相應調節。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

  大米、小米、玉米、蕎麥、大麥、小麥、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漿、扁豆等。

  2.肉蛋奶的選擇:

  羊肉、牛肉、鴨肉、魚類、豬腰子、豬肺、鱉肉、烏骨雞、鮑魚、鱔魚、蛋類、奶類等。

  3.蔬菜的選擇:

  豆芽、菜花、菠菜、胡蘿蔔、茄子、蓮藕、甘薯、馬鈴薯、山藥、芋艿、芹菜、小白菜、萵筍、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4.水果的選擇:

  橘、柚、葡萄、柿子、梨、蘋果、棗、香蕉、山楂、草莓等。

  5.其它:

  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枸杞子、白木耳、田螺等。

  不管哪個節氣,都有講究營養均衡、適量,秋分也不例外。除了遵循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總體原則,建議秋分吃點山藥。

  山藥屬於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和鈣、磷、鉀、鈉、鎂、鐵、鋅、銅等多種礦物質。

  山藥的種類不少,比較有名的有鐵棍山藥和淮山藥。鐵棍山藥主要產於河南、山東一帶,與普通山藥相比,毛須多、色白、水分少、粘度大,體質堅重,入水久煮不散。淮山藥又名水山藥,主要產自江蘇、安徽等地,它的莖通常帶紫紅色。細毛山藥根呈圓柱形,皮薄,表面有細毛,黃色;有黃褐色斑痣;肉質細白。另外還有麻山藥、靈芝山藥以及從日本引進的大和長芋山藥。

  山藥的吃法有多種,包括生吃、蒸、煮、燉、炒、炸等。

  1、生吃:洗淨直接吃,看著白、吃著脆,也可以洗淨後涼拌。

  2、蒸:蒸煮的做法很省事,做熟了直接吃就可以,也可以沾點白糖或蜂蜜佐味;或做成藍莓山藥。

  3、煮:可以熬粥,熬小米粥、大米粥或雜糧粥時都可以放一點山藥,也可以做成山藥南瓜粥。

  4、燉:可以和肉類燉在一起,排骨山藥、烏雞山藥,也可以和土豆、豆角等做成亂燉。

  5、炒:可以單獨清炒,也可以和木耳一起炒,一白一黑,對比鮮明,口感不錯;還可以做成山藥炒肉片。

  6、炸:拔絲山藥最有名,還有蜜汁山藥。由於需要經過油炸的過程,會增加能量的含量。建議多用蒸煮燉,少用炸炒,以減少油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