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艾灸的一些養生方法

  大寒雖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但卻是一年“運”、“氣”迴圈變化的開始,做好大寒的養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此時人體內的陽氣衰退,正適於採用補陽氣的養生手段,避免在春季生髮時節,由於陽氣不足易復發老病,因此艾灸是非常適合這一時節的養生。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一時節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段,但同時也是一年當中最後一個節氣,此後陽氣便漸漸升發,因此這一時節的艾灸養生要以腎經為主,肝經為輔,既要進一步補益陽氣,又要逐漸注意肝氣的調暢,迎接春季的到來。艾灸時應以溫補為主,徐徐緩緩地將艾灸溫熱之氣透入體內,使身體漸漸暖煦、溫熱,使氣血暢通,全身經脈舒緩。此外,要想達到更佳的養生效果,除了艾灸外,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也需要注意。

  1、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時節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2、食補:固護脾腎,調養肝血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

  3、生活: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面板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於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4、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5、運動: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冬季活動、鍛鍊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內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打籃球等體育鍛煉,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通過以上小編的敘述相信大家對於大寒節氣艾灸養生方法有所瞭解了吧,那麼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你不妨試試小編的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