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素食吃什麼好

  中醫的春是生的季節,人順應天地的法則,對天地萬物要採取生而勿殺,予而勿奪的態度,因而君子不殺剛甦醒的幼蟲,不折剛長出來的嫩芽。那麼春天吃什麼素食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春季素食營養原則

  1、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早春時節,氣溫仍較寒冷,人體為了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同時由於寒冷的刺激可使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

  2、增甘少酸的原則:春季肝旺之時,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導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響人體健康。

  3、宜食抗病抗毒性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維生素:春天,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因此,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五色入臟腑 一個不可少

  在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文獻《黃帝內經》中,根據五行學說,在人體則以五臟為中心,五色與五臟相配,即綠、紅、黃、白、黑五種大家熟知的蔬菜顏色,各入不同的臟腑,各有不同的作用。

  紅色主心,所屬蔬菜有紅蘿蔔、西紅柿、紅椒、紅豆等;綠色主肝,所屬蔬菜有椰菜、蘆筍、苦瓜、黃瓜、芥蘭、萵筍、青椒、龍鬚菜、芹菜、荷蘭豆以及其它綠色素菜;黃色主脾,所屬蔬菜有黃豆、玉米、南瓜、黃豆芽、紅薯、南瓜子、腰果以及各種植物種籽等;白色主肺,所屬蔬菜有地瓜、蓮藕、蓮子、白薯、山藥、土豆、白蘿蔔、銀耳等;黑色主腎,所屬蔬菜有紫菜、喬麥、海帶、黑豆、香菇、黑芝麻、黑木耳等。

  五味調和、對應增補

  五色養生素食以低鹽、低糖、低脂肪為準則,堅持新鮮入饌,視覺歡愉兼顧五臟均衡保健,充分體現中國素食哲學之精神內涵。

  另外,酸、苦、甘、辛、鹹等食物五味,與臟腑的關係也十分密切。《黃帝內經》中記載,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臟的功能;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臟功能;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但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所以平時要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做到五味調和、對應增補。

  適宜的素食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穀類如小麥、大麥、小米、粳米、以及黃豆等。

  2、蔬菜的選擇:菠菜、萵筍、韭菜、薺菜、蘆筍、馬齒莧、芹菜、青椒、西紅柿、香椿芽、四季豆、捲心菜等。

  3、水果的選擇:蘋果、柑橘、香蕉、山楂、草莓、櫻桃、梅子等。

  4、其他:花生、芝麻、核桃、蔥、姜、蒜、芥末等。

  一天素食:

  早餐 :木耳紅棗粥,小米山藥粥等各種營養粥,小麥饅頭,菠菜、麵包,雜糧等花捲,泡姜,醬豆等。

  加餐:核桃、杏仁等堅果。

  午餐:主食: 紅豆大麥大棗蒸米飯***紅豆、大麥米、粳米、大棗***。

  菜譜:生薑燒豆製品、尖椒幹豆腐、五色湯、尖辣椒等。

  晚餐:小米、各種雜糧,小麥粉、油菜等,如小米粥、饅頭、素炒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