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板栗的好處與壞處有哪些

  冬天是板栗上市的季節,街邊到處都飄著糖炒栗子的香氣。那麼吃板栗有什麼好處和壞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吃板栗的好處與壞處,希望能幫到你。

  吃板栗的好處

  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主治脾胃虛弱、反胃、洩瀉、體虛腰痠腿軟、吐血、衄血、便血、金瘡、折傷腫痛、瘰癧腫毒。

  1、板栗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2、板栗含有核黃素,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3、板栗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4、板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痠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吃板栗的壞處

  1、栗子“生極難化,熟易滯氣”,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2、新鮮栗子容易變質黴爛,吃了發黴栗子會中毒,因此變質的栗子不能吃。

  3、栗子生吃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所以一次不宜多食。

  4、脾胃虛弱消化不好或患有風溼病的人不宜食用。

  5、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或者不吃,因為板栗的含糖量是非常高的。

  挑選栗子的方法

  有些栗子油亮亮十分耀眼,專家提醒購買時千萬不要衝動,鑑別優質栗子方法有:先觀皮色,凡是紅褐、紫、赭各色鮮明,帶有自然光澤的品質一般較好,若外殼有蛀口、癟印、變色或黑影等情況,則果實已經被蟲蛀或者變質;其次用手捏,凡果實捏上去感到堅實的,果肉較豐滿,若空軟,則果肉已經乾癟;再以手掰,外殼光亮不粘手,果肉不粘殼為優質栗子。

  1、看色:外殼鮮紅、帶褐、紫、赭等色,顆粒光澤的,品質一般較好。若外殼變色、無光澤或帶黑影的,則表明果實已被蟲蛀或受熱變質。

  2、捏果:可以用手捏栗子,如顆粒堅實,一般果肉豐滿;如顆粒空殼,則表明果肉已乾癟或悶熱後肉已酥軟。

  3、手搖:將一把栗子放入手裡搖,有殼聲,表明果肉已乾硬,可能是隔年栗子冒充新鮮栗子。

  11個方法巧剝栗子皮

  4、品嚐:好的板栗果仁淡黃、結實、肉質細、水分少,甜度高、糯質足、香味濃;反之,堅硬無味、口感差。

  5、鑑粒:栗子顆粒並非越大越好。我國栗子有南慄和北慄之分。北慄一般顆粒較小,每500克在70~80只左右、扁園形,果皮薄、炒後容易剝殼,顆粒也較均勻,質量較好。

  選購栗子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金黃色的果肉很有可能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栗子,對身體有害。相反,如果炒熟後或煮熟後果肉中間有些發褐,是栗子所含酶發生“褐變反應”所致,是正常現象,吃了對身體沒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