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邊自駕遊景點介紹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千百年來它不僅僅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絲綢之路通向西域的起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周邊自駕遊景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西安自駕遊景點

  華清池

  華清池是一座皇家宮苑,以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傳奇愛情故事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廣為人關注,成為一所改寫中國歷史並具有濃厚傳奇色彩的著名皇家園林。華清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築大氣恢巨集,園林風光別具一格。主要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群。驪山海拔1302米,老母殿、老君殿、烽火臺、兵諫亭、石甕寺、遇仙橋等景點星羅棋佈,“驪山晚照”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

  大雁塔廣場

  大雁塔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譯經。大雁塔廣場就位於舉世文明的佛教聖地大雁塔腳下,它是亞洲最大的唐主題文化廣場,是宜賞宜聚、觀光休閒的一處文化旅遊勝景。包括北廣場、南廣場、雁塔東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等。其中大雁塔北廣場,是一個規模巨集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東西寬218米、南北長346米,是目前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噴泉廣場。北廣場以大雁塔為中心軸三等分,中央為主景水道,左右兩側分置唐詩園林區、法相花壇區、禪修林樹區等景觀,廣場南端設定水景落瀑、主題水景、觀景平臺等景觀。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曆史。在“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築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原名陝西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種類眾多,包括歷代碑石、墓誌、石刻造像、畫像石等石刻文物和書法、繪畫、碑拓等其它文物,尤以碑刻墓誌、歷代拓本為具有特色的館內藏品。收藏碑石、墓誌的數量為全國之最,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館區由孔廟、碑林、中國古代石刻藝術展三部分組成。 西安碑林不僅是東方石質歷史文化的寶庫,更重要的是書法藝術的寶庫,享有“書法藝術故鄉”的美譽。

  西安美食小吃

  1.粉蒸肉

  這個可是西安獨有的。不同於平時我們吃的粉蒸肉,西安回民的粉蒸肉是牛肉和麵粉蒸制而成的。吃粉蒸牛肉的時候一般都要配以小餅和大蒜,再來上一壺茶解油膩。在此強烈推薦給肉食動物們。

  2.各種麵條***重點推薦:岐山臊子面、褲帶扯麵***

  先來跟大家聊一下這個回民街。回民街指的不是一條街,而是西安的回民聚居區,有好多街道組成。西安當地人把這叫“坊上”。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北院門那條街。但是那也是商業化最嚴重的。用西安人的話說:“那條街是用來看,不是用來吃滴”。看看就行,到底買不買您自己決定。

  西安文化

  西安,一個充滿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會為歷史遺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嘆,又會為現代建設的勃勃生機所感喟!西安,古稱長安,是當年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筆下《馬可·波羅遊記》中著名的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羅馬哲人奧古斯都說過“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西安,這座永恆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書,一幕幕,一頁頁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滄桑鉅變。

  方言盛行於關中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稱亂彈,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以關中話,即西安方言為代表的的中原官話之一陝西話,雖然深受普通話影響,但還是保留了一些古音古詞用法。

  戲劇流行於陝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稱亂彈,又叫“梆子腔”,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流傳於戶縣鍾馗故里的儺舞跳鍾馗,是中國戲曲舞蹈的活化石,儺是中醫的鼻祖。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體制有生、旦、淨、醜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種,統稱為“十三頭網子”。2006年5月20日,秦腔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陝西省西安秦腔劇院獲得國家文化部頒佈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繪畫中國國畫中的長安畫派、起源於漢代以前的關中皮影戲、源於西周的陝西木偶戲以及色彩濃郁的戶縣農民畫鍾馗故里鍾馗畫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的60年代,一個以趙望雲、石魯為代表的西安美術團體,在北京等地組織了一次巡迴展,他們以表現黃土高原古樸倔強為特徵的山水畫和表現勤勞淳樸的陝北農民形象的人物畫,在中國畫壇引起轟動,人稱“長安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