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美文的讀後感

  人生難免有低谷,需要一些勵志類的小說或書本來激勵自己,讀完這些文字你肯定會有勵志的想法。那麼接下來由小編為你帶來勵志美文觀後感,歡迎閱讀。

  勵志美文觀後感篇一

  雨中看日出

  ——讀《雨後》有感

  每個人的生活總是被烏雲籠罩著。可每每是這樣,就越能重見雨後更美的世界。—題記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不盡人意的事,就如雨天的烏雲一樣,這份不如意總是在讓我們飽經挫折,歷經千辛萬苦,方能走向燦爛的太陽。可是那份雨後的輝煌是美麗的,是出彩的,是耀人心扉的。

  我曾受過數不盡的失敗,受過無數的千險萬阻,可是每次過後都是身受啟發,可是有一次我似乎要背困難擊倒,甚至崩潰。只是當我看到這本書--《雨後》,讓我找回了往日的信心。這本書寫了一個盲人鋼琴調音師,他對第一任妻子的美好記憶,隨著第二任妻子的到來而逐漸變化;一個婚姻觸礁的女人,她必須在憤怒的丈夫與閨蜜之間做出選擇;一個為情所困的女子,她獨自在義大利山間旅行,因為一幅不知名的《天使傳報圖》而頓悟……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不幸。

  雨洩我心

  昨天的奧數試卷下來了,“100,100”心裡的心在默唸,我一看,“75.5”這個分數好似晴天霹靂,打我個措手不及。怎麼會這樣,不對吧,我細細一看:原來我把絕對值給看成了中括號寫錯了。唉下次一定要認真啊。

  可是這幾次的考試還是沒達到老師對我的要求。終於,老師發話了,他語重心長地說:“黎俊晨啊,你這段時間怎麼了,是不是有沒回去複習啊?而且你考試總是沒有細心,你看看人家小薛,發揮平穩,唉,加油吧。”語畢,老師給了我一個沉重的背影。不行,決定不能放棄。

  可是在奧數大賽裡我失敗了,小薛晉級了,而我被淘汰了。我失敗了,似乎我永遠的失去了這個舞臺,我已經心灰意冷了。那是個雨天,我沒帶上傘,雖然很冷,可是心更冷。

  雨猶未盡

  學校裡,同學們問我怎麼大賽上面沒我的名字,我不耐煩的說:“實力不強,被刷了,可以了吧。”

  雖然心情不好,可是課依然要上的,可是整整一天我都沒心情上課,一點東西也沒聽進去。下課時,同學們在笑時,我總是認為他們在笑我,這樣一天過去了。

  有是一個星期天,有要上課了,我看到了一個表,有是比賽,嗯,怎麼會有我的名字,我要參賽了?我丟臉還不夠嗎?我帶著怨氣想到老師那去,沒想到老師先找到了我:“黎俊晨,我希望這次你能發揮真水平。”老師誠懇的眼神打動了我,可我有還在失敗的低谷了徘徊。

  雨過天晴

  星期日的早晨,我閒著無聊,開始看書,我發現了一本叫《雨後》的書,我一看完,我有開始了奮鬥,雖然我的成績現在在低谷,可是我不要再放棄了。

  到了考場,心想:這幾天的備戰,一直都很努力,可勝敗在此一戰,我要重新站起來。答題開始了,我掃了這張卷子一眼,心裡全是過去的事情,心裡不住燃起一絲絲鬥氣,我不要在失敗了。

  考完幾日了,很焦急的等待著。沒想,晉級了,太好了。

  一直到決賽,我都一直是這樣。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了,我的到了2等獎。

  雨過天晴才有最美的風景,我很憧憬著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涯。飛翔吧,小黎同學。

  勵志美文觀後感篇二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是《追風箏的人》裡面的原句,是僕人哈桑對少爺阿米爾的忠誠表白,不是地位階級下的諂媚阿諛,而是一種奉獻,無關壓迫——它是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時期的純真的友誼和信任。

  可是,這個故事並不是一個歌頌超越階級的友誼的故事,即使它在開始構設了一個有著炊煙、笑聲的煙火人間。或許,這與作者的經歷有關。卡勒德`胡塞尼,一個美籍阿富汗人。他在書中講述了一個身移民美國的阿富汗男孩的童年往事以及他成人後對兒時過錯懺悔和自我救贖。

  這部小說似是被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在阿富汗,另一部分在美國。而在我心裡,它像是阿米爾的靈魂,一部分埋葬在阿富汗,一部分卻活在美國。

  我尤其喜歡在阿富汗裡的故事。那裡有一段故事,我印象深刻。那是十二歲的阿米爾和十一歲的哈桑參加喀布林的風箏大賽的事。

  風箏比賽比的不是高度,而是比誰的風箏能在廝殺中留到最後。風箏留到最後才只是勝利的起步,最大的榮耀卻是要追到這個最後的風箏,追到這隻承載著榮耀的風箏。

  哈桑是最出色的追風箏人。而這次,他更為努力,因為他知道阿米爾想要通過這次比賽向父親證明自己。追,為阿米爾的風箏;追,為阿米爾的心願;追,為你千千萬萬遍。在追逐的最後,藍色風箏在哈桑忠誠的保護下和阿米爾的懦弱和背叛下成了阿米爾的榮耀,阿米爾的“罪證”——對純真友誼和信任狠狠傷害的證據。

  我不禁心酸,想到阿米爾那句“哈桑從未拒絕我任何事情。”

  人們喜歡忠誠,好比如不會拒絕命令的忠誠。可是在當下,“從未拒絕”算是一種愚忠。如果一味順從只會讓一些無恥之人得寸進尺。在我們的班裡,有的人喜歡欺負別人,而卻有人願意順從。這也算是從未拒絕、一味退讓。這樣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最終失去自我,逐漸去習慣了自己討厭的生活。自甘墮落。

  類似的,像阿米爾那般性格的人,懦弱而渴望。懦弱的,是一些自己無能為力,一些於自身有威脅而能逃避的事情。渴望的,是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或許是一些本來屬於自己卻被迫和別人瓜分的東西。

  有的人懦弱大於渴望,可能會失去了最初的勇敢。怯怯懦懦的去逃避自我,只會失去“渴望”。

  有的人渴望大於懦弱,可能會泯滅了最初的良知,從而失去可以蛻變的機會。如果只會渴望去做,便會變成野心的放縱,將會渴望懦弱。

  在追逐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抉擇,有的人會是像哈桑那種執著和相信,有的人會是阿米爾懦弱而又真摯的渴望等,而且追到的風箏不一定心中所想。可是,我相信不管是那一種,愚忠和服從終會逐漸變成明智的平等,懦弱和渴望終將會被面對、改變。

  我追,我的風箏,像哈桑,也像阿米爾。

  勵志美文觀後感篇三

  與夢同行

  總是喜歡抬頭仰望天空,我不喜歡茫茫一片滿是白雲的天空,那樣的天空不美。我只愛雨過天晴後,柔軟的雲朵裡夾著藍色的天空。那抹藍,帶給我無數遐想。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是指引我們飛翔的翅膀,插上夢想的翅膀讓自己去飛翔。不管前方有多麼泥濘,多麼艱辛,我們都會為了最初的希望而勇敢地走下去。追逐明天升起的太陽,追逐翱翔在天空中的希望。

  你希望命運給你機會,希望別人給你機會,在這之前,你是不是應該先以自己的付出給別人機會,接著,慢慢累積自己的夢想?

  捧著《釦子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這本書,我依靠在陽臺扶欄上,細細地閱讀,偶爾抬眸望望藍天。那是一個在青蔥歲月裡有些悲傷的故事。實驗中學校長的女兒謝意患有母親遺傳給她的先天性心臟竇室缺損併發血友病。她的心臟只有一室一廳,缺乏凝血因子,出血就無法控制,她的病牽絆著周圍的人。謝意與李芒的媽媽羅總初識是因為謝意幫她出主意佈置新居。羅總讓謝意感覺像自己的媽媽一樣,所以她請求羅總在自己十六歲生日時滿足她一個願望,並答應為羅總找到天藍色的玻璃鈕釦。在李芒姨媽的撮合下,羅總和謝意的爸爸成了相親物件,他們彷彿真的變成了一家人。李芒也被允許到實驗中學借讀,可是開學那天他沒有去實驗報到,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後來,羅總髮現她只是一個替別人哄女兒的工具,便不再和謝意父女來往。只有兩個孩子迷茫得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謝意的病情惡化了,她在自己十六歲生日那天離開了,羅總最終也沒去看望她,也沒有兌現要滿足她一個願望的承諾。謝意走的時候,手裡握著的,是四顆玻璃鈕釦,閃爍著天空的顏色。

  且不思考為什麼大人的恩怨要牽扯到兩個無辜的孩子身上,我覺得李芒和謝意的精神確實令人佩服。李芒向著實驗中學奔跑了三年,那是他的夢想,也是他媽媽的期望。雖然他最終與夢想失之交臂,但卻不想因為媽媽和謝校長的關係而到實驗中學借讀,他想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上北大,圓媽媽一輩子的夢。當今社會上像李芒一樣的人已經不多了,許多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想方設法地走後門。李芒不同於他們,他是一個有夢想,有思想的男孩。

  疾病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考驗。謝意雖然病了,到一直以來她都很樂觀,過得很開心,因為有媽媽的陪伴。可後來,她的主治醫生和媽媽相繼離世,她迷茫了,能不能活到十六歲她已經不在乎了,直到遇見李芒的媽媽。謝意從羅總的身上找到了媽媽的影子,在四人後來的相處中感受到了家的氛圍,她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即使後來在她臨死前,羅總也沒來看她,她也記得自己的承諾——為羅總找到天藍色的玻璃鈕釦。

  我看著頭頂的藍天發呆。每個人都有夢想,內心深處都有期盼。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不要畏懼困苦,它是墊高你的基石;不要躲避忙碌,它能燃燒你的希望;不要拒絕寒冷,它可以積蓄你的能量;不要一味愜意,這往往是挫敗的開始;不要眷念誘惑,這常常是墮落的前奏。人生的成長,靠的不是時間,而是勤奮與努力;那些虛度的光陰,熄滅的是夢想之火,拼湊的是支離破碎的命運。所以,我們不能畏懼,我們不能退縮。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為夢想,擁有一顆熱忱的心,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