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旅遊攻略冬天自由行

  哈爾濱中西合璧的城市風貌,民族風情粗獷豪放,一年一度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冰燈遊園會、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動顯示了哈爾濱深厚的文化底蘊。哈爾濱極地館、防洪紀念塔、文廟、極樂寺、聖·索菲亞教堂、俄羅斯風情的中央大街、蕭紅故居、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等文物古蹟和東北林園、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原始森林等500餘處人文自然景觀,與哈爾濱周邊的鏡泊湖、五大連池、扎龍自然保護區一起構成了中國北方別具一格的特色旅遊地,憑藉這些優勢,哈爾濱市1998年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哈爾濱旅遊景點攻略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始創於1999年,是由哈爾濱市政府為迎接千年慶典神州世紀遊活動,充分發揮哈爾濱的冰雪資源優勢,進一步開拓構思,而隆重推出規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藝術精品工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爾濱冰雪文化和冰雪旅遊的獨特魅力。每年冬季來此遊玩的國內外遊人絡繹不絕。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以冰雪為主題的超大型娛樂工程。

  哈爾濱防洪紀念塔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勝“57年特大洪水”於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蘇聯設計師巴吉斯·茲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築師李光耀共同設計,塔址由時任哈爾濱市市長呂其恩確定。

  太陽島風景區

  中國唯一坐落於城市中心的江漫溼地型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被國家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被聯合國友好理事會評為“聯合國FOUN生態示範島”。它以獨特的北方自然風光和浪漫的歐陸風情著稱。一年一度的“中國·哈爾濱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及許多國際國內的雪雕比賽都在這裡舉辦。

  2009年7月,哈爾濱太陽島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島嶼型公園。

  亞布力滑雪場

  亞布力滑雪度假區,是由風車山莊、國家體委,交通山莊,大青山滑雪場、通訊山莊電力山莊,雲鼎山莊、好漢泊雪場,以及農家院共同組成,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尚志市境內,距哈爾濱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這裡的極端最低氣溫是-44℃,平均氣溫-10℃,積雪期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這裡的最佳滑雪期。亞布力滑雪場的設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階滑雪道。滑雪場內還有長達5公里的環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專用道,設有3條吊椅索道、3條拖牽索道及1條提把式索道。雪場還擁有多臺造雪機、壓雪機、雪上摩托車等現代滑雪場機械裝置;雪道設有多條吊椅式和牽引索道,滑雪者可以從任何一處乘索道,不需要脫掉雪板,滑遍場內全部雪道。

  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改稱“中央大街”,後來發展成為東北北部最繁華商業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彙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市級保護建築13棟,是國內罕見的一條建築藝術長廊。它是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環境優美,井然有序。以其獨特的歐陸風情、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團錦簇的休閒小區、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第一座電影院——伊留繼昂電影院曾創建於中央大街和道里區西十二道街交叉口。是由俄籍建築設計師、猶太人潘·瓦·科勃採夫1905年建立的。

  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中央大街步行街確定為保護街路。1997年6月1日成為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2005年,中央大街被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2008年3月,東方小巴黎-哈爾濱中央大街,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建築成就獎”,是中國獲此殊榮的第3個建築群。同時,哈爾濱中央大街被國家授予建築藝術博物館稱號。

  2009年,中央大街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城市建築

  哈爾濱的城市建築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尤其別具風韻。不僅有林林總總的歐式建築,也有十分傳統的中國古典建築,改革開放以來,又興建了若干現代建築,使這個城市呈現出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

  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折衷主義、新藝術運動、法國先鋒派和後現代等各種風格的建築。乘車市區,哈爾濱工程大學***原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文廟、友誼宮、力學研究所、第三中學等雕樑畫棟、紅牆碧瓦的中國傳統式建築。

  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原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同年,由俄國茶商出資,在隨軍教堂的基礎上重新修建成全木製結構教堂。1932年重建,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築藝術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享譽中外。教堂巍峨壯美,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成為哈爾濱市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她歷

  盡風雨,飽經風霜,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重要遺蹟。

  哈爾濱市政府市級一類保護建築,國務院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

  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原為設在公主嶺的隨軍教堂,日俄戰後遷哈爾濱,幾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結構教堂,1935年改磚石結構。俄國建築師斯米爾諾夫·托夫塔諾夫斯基設計。原來屬於東正教堂,1980年轉給天主教會,現名為聖母無染原罪教堂。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25號的原731部隊本部大樓,經過重新修繕,已作為基本陳列對外開放。總面積1500平方米,15個展廳,這裡以大量的圖證、物證、實證,控訴了侵華日軍731部隊的血腥罪行。

  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龍塔,隸屬於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局,其塔高336米。龍塔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風景區。它是一座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廣告傳播、無線通訊、環境氣象監測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