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真正意義

  七夕節來源於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七夕節,主要是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來源於神話故事,民間習慣稱為天河配。

  依照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山西民間有扎像慶賀之俗,就是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相會。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星漢燦爛之際範文搜版權所有,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氣,閃耀著五色的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徵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恩賜。據說牛郎織女是勤勞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農求織求婚均可。求金求銀求暴利則要適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則不靈。在吉祥徵兆面前,連續三年誠心誠意乞求一事,則必然應驗。山西氣候,七夕前後多降雨,能夠連續三年乞求一事當屬不易。民間傳說,七夕節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織女哭訴衷腸,預兆著夫妻和睦,家庭興旺。

  如何打造現代“七夕文化”

  “七夕”需要與時俱進。七夕節儘管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但缺乏適合年輕人的活動載體。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表示,中國的傳統節日留有獨特的文化記憶,人們應著重挖掘其文化內涵,提供讓現代人樂意接受的特色民俗和形式。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省書畫院副院長金中浩認為,在這一天,除了商場進行促銷外,時下舉辦的一系列有關促進情感交流的活動,也是“七夕文化”的發展,是對“七夕”內涵的弘揚。

  “七夕”需要嫁接外來文化。曹保明認為,西方情人節操作性強,有著時尚載體,如玫瑰、巧克力、鮮花等,吸引著大批年輕人的心;而我們的七夕節卻沒有具體適合年輕人的節日內容,傳統的祈禱祭拜、穿針引線之類的活動過於強調形式,而不被當下追求自我意識的年輕人所接受。

  我們要把東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起來,讓傳統的民族文化在新時代發揮它獨有的魅力,使七夕節成為一個全民參與的節日,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與發揚“七夕文化”。

  七夕風俗最早始於東漢嗎

  關於“七夕節”的最早記載來源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上面寫道:“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說明,七夕“穿針乞巧”的風俗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形成了。至魏晉南北朝時,開始湧現出許多描寫七夕風俗的詩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寫七夕穿針的詩。“步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向光抽一縷,舉袖弄雙針。”***《七夕穿針詩》***

  “乞巧”活動在古代皇宮中非常盛行。這天晚上,宮內眾嬪妃宮女都會以各種方式來乞求美妙的手藝。據說,唐玄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宮中夜宴,宮女們每個人都將小蜘蛛放在盒中,等到第二天,看看是否結網,如果網形圓滿、美觀,那就說明得“巧”了呢!

  到了宋元之際,七夕節變得更加隆重了。開封、大都等地都設有“乞巧市”,從七月初一開始,人們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更是人山人海,巍巍壯觀。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這是對當時乞巧節盛況的真實寫照,也說明了“七夕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這個時期的民間活動也是豐富多彩。

  元、明時還有穿“鵲橋補子”的時尚。“七夕節”這一天,宮眷內臣們都紛紛穿以穿鵲橋作為圖案的衣賞,期望自己有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