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你知道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關於重陽節的古詩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1:

  九日酬諸子清代:妙信

  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

  遠天連樹杪,高月薄衣裳。

  握手經年別,驚心九日霜。

  諸君才絕世,獨步許誰強。

  ①東籬約:指到東籬下去觀賞菊花。典出東晉陶淵明詩“採菊東籬下”。尊:本指酒杯,這裡還含其他酒具。草堂:指作者隱修的寺庵,以其簡陋而稱。

  ②樹杪:樹梢。高月句:謂月亮升得很高,天氣很清涼,身上的衣服顯得單薄了。

  ③經年:常年。九日霜:指農曆九月初九,已至深秋,已是降霜的季節。

  ④絕世:冠絕當代,舉世無雙。獨步:獨一無二,一時無兩。常用以比喻傑出人材。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2:

  西夏重陽明代:王遜

  作縣幾時同志苦,投荒萬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尋常夢,怪事書空感激人。

  擊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漢渠春。

  艱難薄俗猶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①這首詩選自《宣德寧夏志》***《弘治寧夏新志》《嘉靖寧夏新志》亦收錄此詩***。

  ②功名炊黍尋常夢:用典。傳說盧生在邯鄲旅店中,晝寢入夢,歷盡富貴榮華。及醒,主人炊黃粱未熟。事見唐沈既濟《枕中記》。後遂用作典故,以“炊黍”比喻虛幻的夢境。黍,此處指黃粱。

  ③柝:舊時巡夜者擊以報更的木梆。

  ④漢渠:指流經寧夏平原的漢延渠。

  ⑤薄俗:輕薄的習俗,壞風氣。

  ⑥南冠:楚國在南方,因此稱楚冠為南冠。後泛指南方人之冠。本指被俘的楚國囚犯,後來把南冠作為遠使或羈囚的代稱。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3:

  九日登長城關樓明代:王瓊

  危樓百尺跨長城,雉堞秋高氣肅清。

  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揚旗旌。

  已聞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細柳營。

  極喜御戎全上策,倚欄長嘯晚煙橫。

  這是一首由修築長城的將領寫的長城詩。長城關氣勢雄偉,登高遠眺,朔方形勢盡顯眼底。此詩描寫作者重陽節登上長城關樓時所見的雄闊景色,並以聽到敵軍已撤出黃河以南地區,軍中不用再戒備森嚴的訊息,來襯托修築長城的作用和意義。全詩洋溢著豪邁興奮的感情,這在眾多的長城詩中並不多見。

  王瓊在靈州、花馬池等地留下了足跡和詩文,他的詩反映出明代邊防的嚴酷現實和他忠於國事、勤勞為政的可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