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服飾的禮儀

  服飾,是我們每天的必穿的,有點人每天早上起床都會換過好多次衣服才找到自己覺得心意的衣服出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穿衣服,穿衣服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禦寒,是為了遮羞、保暖,還有體現我們人的一個審美,我們人的一個修養。所以禮是我們內在修養的外在的表現,它起到這樣的作用。所以我們今天穿衣,要穿什麼樣的衣服,這個很重要。我們可能都看到在這幾天的課程當中,我們上臺的老師們都是穿的唐裝,為什麼會穿這個唐裝,這也有它的一個原因。我們的民族在古時候就有豐富的這些服飾,可是現在我們說我們這個民族有什麼衣服,我們都不知道,反而很多海外的一些華人還保持著這樣一個傳統的服飾,所以當時就說我們一定要穿自己的衣服。所以衣服也是文化的一個承傳的部份之一,一個民族一旦失去了文化,其實就失去了靈魂,就沒有了它的生命力,所以我們要恢復。

  我們現在看到形形色色,尤其是女性的穿著,尤其是那天彭老師給我們講了之後,我們都非常的,可以說是感受應該都非常的深刻。在生活當中都常常見到,坦胸露背、露肚、露這個命門,這樣的現象很多。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到一個國度,到一個地區,看人們穿什麼,看人們說什麼,看人們做什麼,就知道這個民族他的未來,就知道他的這個民族接受教化的程度到哪裡,不要去交流,看這些現象就知道了。所以有一次,周老師跟他的太太在地鐵裡,在那裡等車,看到一個女孩肚臍露出來,可是褲子底下很長,卻免了這麼一截。周老師就說,如果把那截剪下來補在這裡就好了。所以我常常會觀察到我們的女性,一些年輕女性,他們走路的時候都是一直在這樣,一直在扽衣服,走一走,扽一扽,這代表什麼?人之初,性本善。可是為什麼又穿成這樣?叫苟不教,性乃遷。是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健康的常識。

  而孔老夫子在二千五百年前說了一句震撼我們人心的話,「冶容誨淫」,也是我們那天彭老師講到的,今天女性如果打扮得非常的妖豔,穿著非常的暴露,其實我們就是在怎麼樣?引導世人朝著不善的方面去發展,就是讓人們起淫心。誰是教育工作者?不是今天站到臺上的老師,不是學校裡的老師是教育工作者,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承擔著社會教育的工作,每個人都有這個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別人參照的一個座標,我們的言語行為都會影響別人的價值觀。

  所以今天我們穿唐裝,這個唐裝很有講究,其實它不是唐朝的服裝,它是一種改良的衣服。稱為唐裝是因為我們的唐朝是我們中華民族非常鼎盛的時期,稱為唐人、唐人街、唐服。你看這個衣服,我把它立起來,它是立領,你看它很有講究,立領它能夠怎麼樣?保護我們的頸椎,這個大椎也是進風的地方,不會讓我們生病。所以我們穿衣服,儘量不要背後露得太多,很多的寒氣就是從這裡進入的。你看衣服它是寬袍大袖,這個衣服穿起來心境不一樣。如果我們穿得很緊,裹在身上的時候,我們的肌肉也會緊張,我們的心胸也打不開,也會心量變得可能會比較小;你穿得雍容博大,你那個心境都會不一樣,這是唐裝的一個特點。

  我們透過幾天的課程,我們覺得我們一個人要怎麼樣?要吃得健康,要穿得健康,還要怎麼樣?更重要的,行為要健康,再來就是我們的心靈、思想要健康。因為人的命運是由思想決定的,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的思想決定一個家庭的命運,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思想就決定我們整個民族的命運。所以我們透過學習,我們瞭解到穿衣吃飯是不是小事?不是小事,也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