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行業佣金戰激烈

  近日,一則來自於上海大陸期貨深圳營業部的“百萬年薪,虛位以待” 招聘資訊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百萬年薪”在期貨行業較為罕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主要期貨公司中,除中糧期貨、中國國際期貨以外,包括永安期貨在內的大部分都是券商系期貨公司。資料顯示,2015年16家上市券商人均年薪高達77萬元。

  :人均薪酬不足20萬

  雖然近幾年期貨行業創新業務提速,也曾有過類似“百萬年薪”招聘人才的訊息,但主要集中在創新業務領域。比如,推出國債期貨時,有期貨公司傳出高薪挖人,因為當時國債現貨人才都很稀缺,90%集中在大銀行的固定收益部門,這些人的薪水都非常高。

  對於“百萬年薪”挖人,上海大陸期貨深圳營業部副總經理徐卉卉表示,此次招聘主要職位需求為業務團隊負責人、產品客戶經理、產業客戶經理、 大客戶服務經理等業務方面的人才。上半年,深圳營業部整體增長勢頭良好,想借機發展壯大,未來還考慮成立廣東分公司。只要個人能力達到公司的業務考核要 求,公司願意給員工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和發展平臺。

  相對於券商、銀行、基金等其他金融機構,期貨公司的薪酬水平一直比較落後。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了2家在香港上市以及5家在新三板掛牌的期貨公 司的2015年薪酬情況後發現,平均人均年薪***本年度實際支付工資/期末員工人數***僅為19.99萬元。其中,永安期貨人均年薪最高,達35.25萬元; 人均年薪最低的是天風期貨,僅有11.49萬元;在香港上市的魯證期貨和弘業期貨人均年薪分別為20.51萬元和17.64萬元。與上述資料相對應的是, 同期16家上市券商人均年薪為77萬。

  華南地區一位期貨公司從業人員對記者表示,近年來一般業務人員的底薪沒有太大變化,每個月約2000~3000元,但是不同期貨公司的提成比例會有區別。和券商、銀行等其他行業相比,薪酬待遇差別比較大。

  盈利模式單一

  雖然去年股指期貨交易受到限制,但近幾年國內期貨行業的交易量與交易額增長迅速,國內期貨公司的淨資產及淨利潤也保持快速增長。截至2015年末,期貨行業淨資產達到783億元,同比增長27.8%;淨利潤60.37億元,同比增長45.72%。

  國內期貨公司的資產及利潤規模遠小於銀行、保險、信託、租賃等金融子行業。2015年,150家期貨公司整體利潤只有60億元,相當於一家 中型券商的水平。期貨行業客戶保證金規模僅在4000億元左右,而保險、券商、信託管理規模都在十萬億級別,租賃行業也達到3萬億元。

  海通證券非銀金融團隊認為,國內期貨公司利潤規模小,淨資產收益率***ROE***較低,其中一個原因是業務結構簡單,過於依賴經紀業務。目前期 貨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有三類:一是交易手續費收入;二是保證金利息收入;三是其他業務收入,主要是近兩年開展的期貨資管、風險子公司業務收入等。

  其中,期貨公司對經紀業務的依賴程度最高,以期貨行業2014年的收入舉例:2014年國內期貨公司總收入為188.1億元,其中手續費收 入高達102.4億元,利息收入68.8億元,其他業務收入16.9億元。國內期貨公司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只能從事與境內期貨交易相關的期貨合約買賣。 2012年以後才被允許從事一些現貨業務及資管業務,且必須通過子公司去做。但從目前來看,這些新業務的收入佔比不到10%。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期貨業中FCM***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是最主要的期貨經紀中介機構,相當於我國的期貨公司,FCM業務涉及經紀、自營、結算、代客理財、基金管理投資顧問以及融資等業務,盈利渠道較多。如美國的Interactive Broker,經紀業務收入佔比僅為32%,對經紀業務的依賴度遠低於國內期貨公司。

  佣金戰過於激烈

  國內期貨公司淨資產收益率***ROE***較低,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主營業務的價格競爭過於激烈。期貨公司5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傳統的經紀業務。值得注意的是,最近10年間,期貨行業的成交額漲了20多倍,但佣金率大幅下降,導致手續費收入只漲了4倍。

  2015年,國內期貨行業手續費收入達到123億元,為歷史第二高位。不過需要警惕的是,行業佣金率持續下降,已經跌至萬分之0.11附 近。2007年,全行業手續費收入僅有30.2億,但佣金率達萬分之0.74。海通證券非銀金融團隊表示,國內期貨經紀業務缺乏技術含量和差異化服務,且 期貨行業集中度低,基本還處於完全競爭格局,導致了佣金率一路下滑。

  一位期貨公司業務員對記者透露,一些比較大的客戶不僅要求返還利息收入,甚至連交易手續費也要求返還,為了挽留或者開拓這部分客戶,公司也會答應他們的要求。

  海通證券非銀金融團隊認為,與海外市場相比,國內目前期貨品種相對較少。能源期貨中最關鍵的原油期貨沒有推出;金融期貨中的利率期貨、外匯 期貨沒有推出;國債期貨雖有,但國債的主要持有人銀行不能參與。這些重要期貨品種的逐步放開將進一步提升期貨行業交易額。此外,新的期貨業務未來也將放 開,如做市業務等。國內期貨行業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