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
確定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準,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們一起了解一下外匯匯率表示方法吧。
外匯匯率表示方法: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如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才等價值。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國貨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 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的主要交易幣種中,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 如:
USD/JPY=119.05
表示1美元兌119.05日元 USD/CAD=1.1215
表示1美元兌1.1215加元 USD/CHF=1.2386
表示1美元兌1.2386瑞郎 USD/CNY=7.9920
表示1美元兌7.9920人民幣 這裡,美元稱為基準貨幣***Term Currency***,其他貨幣為報價貨幣***Commodity Currency***。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稱之為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稱之為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比如:USD/JPY2006年5月17日開盤於109.69,6月22日收盤於116.13,匯價從109.69執行到116.13。這表示5月17日開盤的時候1美元可以兌換109.69日元,而到了6月22日收盤的時候1美元則可以兌換116.13日元,可兌換的日元更多了,這就是說:美元在這一階段升值,而日元相對應地出現了貶值。
加元、瑞士法郎的標價方式與日元相同,所以看升值還是貶值的方式也相同。標準的技術分析圖形也是依據這些貨幣的直接標價法來繪製的。
外匯匯率表示方法: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叫“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100、1000、10000***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才等價值。相當於計算出售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所應收到的外幣,所以叫應收標價法。
在國際外匯市場的主要交易幣種中,一般是英聯邦國家採用這一標價法,如英鎊、澳大利亞元等。1999年1月誕生的歐元也是採用間接標價法。 如:
EUR/USD=1.2566
表示1歐元兌1.2566美元 GBP/USD=1.8212
表示1英鎊兌1.8212美元 AUD/USD=0.7355
表示1澳元兌0.7355美元 這裡,其他貨幣稱為基準貨幣***Term Currency***,美元為報價貨幣***Commodity Currency***。
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比如:EUR/USD2006年5月1日開盤於1.2626,6月1日收盤於1.2813,匯價從1.2626執行到1.2813。這表示5月1日開盤的時候,1歐元可以兌換1.2626美元,而到了6月1日收盤的時候1歐元則可以兌換1.2813美元,可兌換的美元更多了,這就是說:歐元在這一階段升值,而美元相對應地出現了貶值。 英鎊、澳大利亞元的標價方式與歐元相同,所以看升值還是貶值的方式也相同。標準的技術分析圖形也是依據這些貨幣的間接標價法來繪製的。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相對性
對於同一個匯率而言,相對於不同的國家或者貨幣來說,所使用的標價法是不一樣的。
前面兩部分內容在介紹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時實際都是假定我們站在非美貨幣的角色,然後來判斷我們的貨幣兌美元的標價法是哪種。比如USD/JPY=118.55,對日元來說這就是直接標價法,又比如USD/CNY=7.9920,對人民幣來說是直接標價法。
而如果反過來,我們站在美元的立場上,對美元來說USD/JPY=118.55的標價法就是間接標價法。 比如:
EUR/USD=1.2850的標價,對歐元來說,這是間接比較法,對美元來說,這是直接標價法。
USD/JPY=112.00的標價,對美元來說,這是間接標價法,對日元來說,這是直接標價法。 簡而言之,就是對排列在前的貨幣是間接標價法,對排列在後的貨幣是直接標價法。理解了這一點就能很好地理解EUR/GBP=0.6930這個標價對誰是間接標價法,對誰是直接標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