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突然發燒怎麼回事

  媽媽別慌,寶寶突然發燒?小編來幫忙!

  寶寶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發燒的症狀發生,有的父母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醫問藥;有的父母,則只求孩子迅速退燒,吃的,塞的統統來,事實上,過與不及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種負荷。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醫生們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戲哪個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便慌亂不已,孰不知醫生治病,著重於病因的發現及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單隻為了退燒,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讓發燒症狀持續一段時間,以便查出病因。因此,愛子心切的爸爸媽媽們,切記不要一味地要求醫生退燒,而是要遵從醫囑,準確的找出引起發熱的真正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寶寶發燒時,父母之所以會抓狂,不外乎存在一個傳統的錯誤想法,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這就不必擔心了,其實,發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智力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療知識尚未普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所導致的。其實只有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腦質本身受病毒破壞才會傷及智慧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還有就是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達40攝氏度,孩子發燒時只要知道如何去處理就可以了,至於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分憂心的。

  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身體,因為它屬於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分析發燒的形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造成誤診。但是若放任高燒,也是不可取的,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使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對於嬰幼兒則容易脫水,造成惡性迴圈。所以,要適當發熱,掌握好一個度。

  給孩子測體溫不能放在口裡,因為他也許會把體溫計弄碎,割破口、舌或煙下水銀,這是很危險的。給嬰兒測體溫只能從腋下或肛門測量。在量體溫之前,先將體溫計中的水銀柱甩到35度以下,然後把體溫計夾在小兒腋下,體溫表要緊貼小兒面板,不要隔著衣服。由家長扶著小兒的手臂約3-5分鐘,取出觀察體溫表上的度數。

  小兒的正常體溫是36-37度***腋下***。

  如果孩子發燒,應讓他臥床休息,多喝開水,體溫太高可以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冷毛巾溼敷、頭枕冷水袋等,不可盲目服退燒藥片。

  寶寶發燒了。父母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要掉以輕心,導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要學會有技巧、有智慧、有知識的面對它,在此向您推薦簡單退燒6招。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在25~27攝氏度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服一些,但如果四肢冰涼又猛打寒戰,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衣物

  3、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毛巾***37攝氏度***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區域性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帖也可以,退熱帖的膠狀物質中的水分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事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總之,寶寶發燒時,父母不必緊張,只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獲得降低,隨後再帶寶寶就醫即可.看病之後,就要按醫囑吃藥,只要沒有出現特殊情況,就不要按連不斷地再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