皁角刺的作用與功效
皁角刺始載於《圖經本草》。蘇頌謂皁刺與米醋熬嫩刺作煎,塗瘡癬有奇效;《本草綱目》將本品列於"皂莢"項下。李明珍雲:"治癰腫妒乳,風歷惡瘡,胎衣不下。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皁角刺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皁角刺的功效和作用
消腫排膿
皁角味辛溫鹹,有消腫拔毒。排膿之功。《本草匯言》:“皂莢刺,拔毒祛風,”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於瘍毒藥中為第一要劑,又洩血中風熱風毒,故而風藥中亦推此藥為開導前鋒也。”
搜風拔毒
本品辛成,溫。辛能散,能行血行氣,成能軟堅散結,溫能搜風,活血祛瘀。托裡排脹,常用於厲癰,癬瘡等證。
行氣理氣
本品味辛減溫,入肝腎經,有行氣行血,溫經通絡,活血祛瘀,催胎衣下行之功,常用於胞衣不下,妒乳,閉經等證。
抗癌作用
體外試驗,熱水浸出物對JTC-26抑制率為50-70%。
體內實驗,對濁鼠肉瘤-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劑60g/kg灌胃對肉瘤-180的抑制率為32.8%。
抗菌、抗炎作用
皁角刺能抑制或殺滅多種G+菌和革蘭陰性菌。3%的皁角刺水煎液對星形奴卡菌等有抑菌作用。瓊脂平板打洞法檢測顯示,皁角刺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噬菌體篩選法提示皁角刺有抗噬菌體作用。皁角刺還可抗麻風桿菌,外治麻風。皁角刺抗炎作用顯著。
皁角刺的治病驗方
治癰疽惡毒,外發內發,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則痛極大腫,在胸膈腰脅肚腹腸胃之內者,則痛極大脹
皂莢刺飛尖一兩,乳香、沒藥、當歸、川芎、甘草各二錢,白芷、花粉、金銀花各五錢。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後服;毒在中半飽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潰。***《醫鑑初集》***
治癌瘭惡瘡
皁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治婦人乳癰
皁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和研,每服一錢,溫酒下。***《仁齋直指方》***
治瘡無頭者
皁角刺***陰乾燒灰***,為末,每服三錢,酒調,嚼葵菜子三、五個,前藥送下。***《儒門事親》***
治痔疾,肛邊癢痛不止
皂莢刺二兩***燒令煙盡***,臭樗皮一兩***微炙***,防風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藥,搗羅為末,用釅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餘藥,和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前,煎防風湯下二十丸。***《聖惠方》皂莢刺丸***